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改革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前階段削減審批事項的基礎上,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優化程序、減少環節、縮短時限”的要求,對原有的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做了梳理,并按照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的不同,制定了本方案。包括房地產建設項目指以招標、拍賣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商業、旅游、娛樂、金融、服務業、商品房等項目,下同和非房地產建設項目指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項目,下同的行政審批改革程序。其中,房地產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從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至建設工程開工縮短為個工作日;非房地產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限從立項至開工縮短為個工作日,體現了環節減少、時間壓縮、手續簡化的目標要求。本方案主要內容如下一、明確職責,按各自職能履行項目協調和審核的牽頭,
整個建設項目審批過程由職能部門按各自職能履行項目協調和審核的牽頭。有關職能部門針對不同的審批階段履行不同的牽頭職能,在土地招標拍賣、設計方案、初步設計方案、施工圖評審階段,組織召集評審會議,征求各相關部門的意見并進行匯總協調,或者組織各相關部門會審,然后由該部門負責審批,并在可行性報告送審及相關手續辦理階段負責督促和協調。
二、房地產建設項目中改革土地供應方式,實行市場機制運作
改革后房地產建設項目土地使用權由以往行政劃撥方式改為通過市場進行公開拍賣出讓,使土地資源的配置更趨合理。原經土地批租的商品房等經營性建設項目審批程序中,開發單位受讓土地使用權需經過的申請用地、申請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申請規劃設計條件、委托環評、申請配套條件論證、申請立項項目建議書等環節改為政府部門之間的內部工作程序,在開發土地出讓前各自做好準備,變為一個環節,開發單位在受讓地塊并與職能部門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不再辦理這些手續。
三、合并審批核準環節
將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合并,一次受理,同時核發;行政劃撥用地的建設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并一次審批、設計方案和初步設計方案合并辦理特殊項目除外。
四、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
簡化審批程序,把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對項目立項會審、設計方案和初步設計方案評審等由牽頭部門組織會審或以召開評審會的方式,形成會議紀要,開發單位據此辦理手續,各職能部門不再分別審核蓋章。
五、發揮社會中介機構作用
將部分事項,如建設項目工程的招投標工作、環境影響,評價、施工圖審核、施工監理等事項,轉至社會中介機構,把事務性工作與政務性工作相分離,發揮市場的機制作用,政府變事前審批為事后確認備案審查,通過事后備案的方式,加強監管。
六、分離政府行政審批手口非政府行政審批的行為
將不屬于行政審批的事項,如項目基地代碼編號、智能化小區、完整街坊、四高小區的申報和命名、環保設施試運行審核等,作為各部門的日常工作進行管理,不列入建設項目審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