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節能降耗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全力做好2014下半年節能工作
2014下半年全縣節能任務更加艱巨,形勢更加嚴峻。主要表現在:一是省、市將按進度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省、市提出在年度目標基礎上增加“十一五”進度目標考核,兩項指標各為20分。其中,年度目標為否決性指標,只要未完成年度目標值即為未完成等級?!笆晃濉鼻叭昀塾嬐瓿赡繕吮仨氝_到60%才不被扣分。二是當前節能形勢相當嚴峻。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企業訂單減少,開工不足,但企業公共設施仍然需要正常運轉,導致能源消費量沒有同步減少。另外,受市場需求萎縮、競爭加劇影響,有些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了產品的精細度和質量,使加工用能增能。
2014下半年,全縣節能工作一方面必須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為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另一方面,要按照國家、省、市節能工作的總體部署,推動節能工作深入開展,確保完成既定的節能任務。
做好2014下半年全縣節能工作,必須做到“五個結合”,具體是:一要把節能工作與促發展結合起來,要把節能作為促發展、拉內需、擴投資、保質量的重要手段,為促進全縣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實現經濟發展與節能相協調;二要把節能工作與落實“十一五”計劃結合起來,在全縣大力推動節能工作,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三要把節能工作與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附加值產業,實現工業化與節能相協調;四要把節能工作與產業轉移結合起來,在積極推進產業轉移園區建設中,嚴把項目的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嚴格控制引進高能耗產業,實現產業轉移與節能相協調;五要把節能工作與自主創新結合起來,積極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加大節能先進技術的開發、推廣與應用,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自主創新與節能相協調。
2014下半年是力爭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全縣上下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樹立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緊迫感,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始終堅持把節能降耗作為硬指標、硬任務,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全力推動2014下半年節能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把節能降耗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結構的重要抓手,作為擴大國內需求、培育新的增長點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完善法規政策,健全體制機制,落實工作計劃,強化目標考核,加大資金投入,狠抓節能技改,強化執法監督,加強綜合協調,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和參與節能降耗工作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格局,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按照2015年全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6%的目標任務要求,綜合考慮2011年、2012年兩年全縣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2013年全縣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以及節能工作的形勢和實際,確定2014下半年全縣單位GDP能耗下降3.5%。
三、工作措施
(一)實施節能強企工程,為促發展作貢獻
一是完善節能考核指標,實事求是考核企業節能完成情況。針對部分企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生產經營不正常造成產品單耗不降反升的情況,進一步完善原有節能考核指標,切實做好2008年度省、市監管的7家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考核工作。企業節能目標分為年度節能目標和“十一五”節能目標累計完成進度兩個考核指標,各占20分,超額完成對應目標的適當加分。兩個考核指標得分相加達到40分,視為完成2008年節能任務。
二是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幫助企業完成節能任務。推動企業加大節能投入,積極開展節能改造,確保完成節能任務。省對年節能量2000噸標準煤以上、1萬噸標準煤以下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行獎勵,獎勵標準為200元/噸標準煤,我縣將全力幫助達到標準的企業申報獎勵,提高企業節能技術改造的積極性。
三是落實省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開展資源節約工作。認真落實省陸續出臺的節能產品、節能設備、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減免政策,提高企業使用節能產品、節能設備以及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積極性,使省政府讓利于民、促發展、促節能的政策得到真正落實。
四是加強指導,幫助企業提高節能能力。對有重點耗能企業加大節能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的節能管理水平;加強與節能技術服務機構合作,協助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改造等工作,確保企業完成既定的節能任務。
(二)實施節能推廣工程,為降耗能作貢獻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耗能產品、設備。要加強節能監管,要求用能單位按照能效標準的要求,淘汰超過能耗的產品、設備,對未超過能效標準但耗能較高的產品、設備進行更新改造,為節能產品、設備的推廣應用騰出空間。
二是推廣節能產品及技術。要在落實國家節能產品、設備優惠政策的基礎上,有重點、有步驟地推廣節能產品及技術。在全縣組織推薦一批技術含量高、符合節能技術發展方向、節能效果明顯的節能產品。在全縣節能專項資金項目中,選擇一批實施后取得明顯成效的項目、技術,匯編形成重點行業節能技術,采取技術推廣會、座談會等方式進行推廣交流。
(三)實施節能重點工程,為擴投資作貢獻
一是用活用好省節能專項資金。按照省文件要求,盡快在全縣組織推薦節能專項資金項目。項目實施要突出重點,近期著重用于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余熱余壓利用工程、窯爐改造工程、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工程等節能重點工程,在全縣形成較強的節能示范和帶動作用。
二是充分發揮各級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繼續爭取省對我縣節能以及其他相關項目的支持,推動各企業繼續加大節能投入,爭取通過省、市等的財政引導,帶動社會資金投向節能技術改造領域。
(四)實施五項行動計劃,堅決打好節能攻堅戰
1、實施完善節能“三個體系”行動計劃。
一是完善節能考核體系。會同縣有關部門修改完善節能考核指標體系,報縣政府審定后實施。深化做好市對縣政府節能目標考核和重點耗能企業節能考核工作,落實節能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各有關部門、企業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采取有力措施,從多方面切實抓好節能工作,確保完成年度節能目標和“十一五”節能目標,推進節能考核工作順利通過。
二是完善節能基礎數據庫。建立健全重點耗能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季報制度,加強對重點能耗能企業節能情況的分析,實行“一季一報送、一季一分析”,及時全縣能源利用狀況公報。
三是加強節能統計監測。開展全縣重點耗能企業能耗預警監測分析制度,及時掌握和分析各重點耗能企業能耗變動趨勢。對各重點耗能企業上報的節能統計數據,加強監測,確保數據質量。
2、實施節能監察行動計劃。
一是健全節能法規制度。按照強化懲處力度的要求加快制定出臺我縣節能監察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推進節能監督檢查。出臺節能評估和審查配套辦法,推動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落到實處。
二是實行企業節能監察行動。制定2014下半年全縣節能監察行動計劃,把節能監察任務予以分解落實,發揮縣、鎮兩級積極性,實行縣、鎮聯動推動節能監察工作。在重點監察7家省、市監管的重點耗能企業基礎上,切實加強全縣其它規模以上企業的節能工作。把節能工作完成不理想、節能措施不落實、能源利用效率低的耗能企業優先列為節能監察對象。
三是開展節能專項檢查。根據節能形勢的需要,開展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報送情況、能耗限額執行情況、重點行業企業用能設備能源效率情況、公共機構用能狀況、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等專項檢查活動,依法促進各項節能法規、標準以及政策的落實。
四是加大節能懲處力度。建立節能監察情況定期通報制度,每半年向全縣通報節能監察進展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節能監察情況,視情況召開新聞會向社會通報。落實懲處措施,對浪費能源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3、實施節能宣傳培訓行動計劃。
一是開展全民節能行動。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每周少開一天車、減少電梯使用、普及使用節能產品等全民節能行動,形成全民節能的強大聲勢,積極推動節能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
二是積極開展節能宣傳活動。以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節能宣傳活動。及早籌劃2014下半年的節能宣傳周活動,營造濃厚的節能輿論氛圍,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是加大節能培訓力度。實行分類培訓,分期分批組織開展各鄉鎮和縣直部門分管節能領導、節能服務機構、重點耗能企業等節能培訓班,按計劃組織開展節能培訓,提高節能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4、實施公共機構節能行動計劃。
一是建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體系。建立由各鄉鎮和縣直部門分管領導、聯絡員參加的節能工作體系。
二是編制出臺縣公共機構節能“十一五”后兩年計劃。按照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要求,開展我縣公共機構節能“十一五”后兩年計劃,將向各鄉鎮、各部門發放用能狀況調查表,加快編制進度,確保完成編制工作。
三是實施公共機構節能示范項目。通過對全縣公共機構用能狀況的調查分析,啟動實施一批節能示范項目,縣專項資金予以一定的支持,充分發揮公共機構在全縣節能工作中的帶頭作用。
四是開展公共機構用能統計工作。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開展公共機構用能統計,全面掌握公共機構用能狀況,加強監測分析,及時提出開展公共機構節能的政策建議。
5、實施節能統籌協調行動計劃。
一是加強對全縣節能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建立定期節能形勢分析制度,健全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季度報送制度,及時通報全縣節能工作完成情況。
二是定期召開節能形勢分析會。及時發現節能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理清工作思路,找出相應措施。
三是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調查研究,研究掌握節能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指導,及時幫助各鄉鎮、各部門、各企業解決節能工作遇到的問題。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將交通、建筑、公共設施節能納入節能工作體系,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全縣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