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公路養護監管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金陽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省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辦法》和《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鞏固和擴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成果,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確保農村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充分發揮農村公路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村公路是公益性基礎設施,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文明進步、加快城鄉交流、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物質基礎。通過長期的不懈努力,特別是2001年以來的大規模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全市已擁有7874.76公里農村公路,其中:5527.21公里為油路或水泥路,占總里程的70%。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級公路和國、省骨架公路網為依托的市、縣、鄉、村公路網,通達深度已覆蓋了100%區、市、縣、鄉(鎮)、建制村和部分自然村寨,按當前造價估算積累了50億元以上資產,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是鞏固建設成果,延長公路使用壽命,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公共投入,充分發揮公路作用,促進交通運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艱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保證了縣、鄉干線公路的暢通。但是,由于體制、機制的轉化,各級政府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認識不到位,也由于財力、物力以及發展觀、政績觀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面臨比較嚴重的失養和半失養狀態,大量農村公路超齡服役得不到及時必要的養護維修,路況每況愈下,長此以往將會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出行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已是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各級政府是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主導力量,要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責,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二、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工作原則
(一)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交通運輸事業可持續發展。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管養是可持續發展”,以及“建養并重、養護優先”的理念。堅決轉變重建輕養的傾向,把加強管養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的具體體現,真正實現有路必養、有路必管,實現管理養護常態化、規范化,鞏固建設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二)主要目標:依法保護路產路權,經常保持列養農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不斷提高公路養護質量,2012年瀝青(水泥)路面(PQI)中等路率縣公路達55%,鄉公路達53%,縣鄉道無鋪裝路面和村道好路率達62%,不斷提升好路率,每年提高1—3個百分點,努力做到應養盡養。
(三)工作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原則。按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實行“省市指導、以縣為主”的管養體制,落實責任主體,明確主體責任。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所轄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2.堅持“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充分運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形成運行高效、統籌協作的管養機制。市及區、市、縣、鄉(鎮)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承擔責任。
3.堅持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原則。建立公共財政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穩定的資金渠道。養護工程費用除按國辦文件規定的標準在中央和省、市補助中列支外,不足部分和日常養護費用按照相關規定由區、市、縣、鄉(鎮)人民政府統籌解決,納入財政預算支出。鼓勵單位和個人捐資投勞養護農村公路。
4.堅持“建養并重、養護優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統籌兼顧,一手抓建設一手抓養護;一手抓成果擴大一手抓成果鞏固,兩者協調發展。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一)健全和完善養護管理機制,落實養護管理責任。要在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形成的以縣級人民政府為責任主體的體制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管養機制,把鄉(鎮)人民政府納入責任體系,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由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的轉變;通過宣傳引導和村規民約等各種形式宣傳、動員、組織農村基層組織和沿線受益群眾參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進一步增強養護管理能力,提高管養水平。養護體制改革以來,我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發生了兩個方面重大變化,一是管理體制以省公路部門為主轉變為以縣為主;二是公路養護在數量上由1020.2公里提升到7874.76公里,養護的公路從以前的泥路為主轉變為以油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為主。這些變化對增強養護管理能力、提高管養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市及區、市、縣、鄉(鎮)各級政府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加強和充實管養隊伍,培養和引進管養人才,提高管養隊伍整體素質;要配備必要的養護管理裝備,基本滿足技術和管理要求;保證必要的管理經費,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能力開展工作。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及公路管理機構要加強行業管理,完善規章制度,健全技術標準體系,強化質量監管,做好技術指導和培訓,努力提高管養水平。
(三)多方籌資,確保管養工作順利開展。資金投入是搞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保障,要把落實資金作為搞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重中之重來抓好。一是養護工程資金籌措:按照《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預算不得低于以下標準:縣公路油路(水泥混凝土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10000元,縣公路泥結碎石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5000元;鄉公路油路(水泥混凝土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7000元,鄉公路泥結碎石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2000元;專用公路參照鄉公路標準執行;村公路油路(水泥混凝土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1500元;村公路泥結碎石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500元。對交通量大的村公路由區、市、縣及鄉鎮財政根據實際需要增加養路費。縣、鄉公路日常養護、橋梁加固改造、水毀、綠化、安保及大中修(除省交通廳、省公路局安排的資金不足部分)等養護工程資金按照市與區、市、縣財政3:7的比例共同承擔。村公路的日常養護、水毀、綠化、安保及大中修(除省交通廳、省公路局安排的資金不足部分)等養護工程資金由區、市、縣及鄉鎮財政全額承擔。二是行政管理資金籌措:市及區、市、縣財政分別負責把本級公路管理機構行政事業費納入財政預算。目前,市財政資金每年足額到位,但一些縣級政府養護資金投入較少,導致部分農村公路處于失養狀態,大中修工程不能有效開展。因此,要求各級政府將管養資金足額納入財政預算,建立健全以縣級人民政府投入為主,以省級補助一點、市級投入一點、受益單位(企業)捐一點,利用公路冠名權、綠化經營權、廣告經營權等方式籌一點為輔的管養資金投入機制,確保管養工作順利開展。
(四)轉變發展觀念,加強路政執法,維護路產路權不受侵害。各級政府要充分體現維護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務職能作用,全力支持公路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實施公路保護工作,創造良好的執法和工作環境,堅決打擊暴力抗法和侵害路產路權的行為。交通公路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日常管理,保護路產路權不受侵害,遏制超限運輸對公路及設施的損壞,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開展。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一)強化組織保障,健全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公路養護工作的領導,依法履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職責,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理順領導和工作機制;加強組織協調,建立健全協調機制,組織發改、財政、建設、公安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目標管理,嚴格監督檢查。各級政府要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和督辦督查體系。市人民政府將對各區、市、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各項工作的落實及資金到位情況進行專項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