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農村創優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在農村黨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以“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村富裕”為目標,以服務農民群眾為重點,以“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為載體,通過建立“六大機制”,動員各方,形成合力,強力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實現了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與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互動雙贏。
建立培訓長效機制,提升水平。探索建立“一堂兩壇三化四式”的干部教育培訓新機制,以農村干部流動培訓學校為平臺,對全區12個鎮辦的干部、村主任、黨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經濟能手、致富帶頭人、企業代表進行流動式集中輪訓,開展各類專題教育培訓活動10余次、專題講座64場次,授課培訓1300多人次。先后組織相關部門、鎮辦領導、村級黨組織書記、主任、村級干部等800余人,赴四川成都、旬邑、永壽縣渡馬鄉、禮泉袁家等地學習先進經驗。通過培訓,使農村干部對“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同時,加大對農民的技術培訓。舉辦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105期,培訓農民23300人次,組織勞務輸出2.1萬余人,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勞務經濟的發展。
建立“聯席會議”機制,破解難題。建立“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領導小組成員聯席會議制度,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領導小組聯系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提出對策;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總結經驗,鞏固成果;每年結合慶七一召開一次表彰會,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按照成員單位職能,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開展調研,尋找制約升級晉檔的“瓶頸”因素,提出整改對策,創新發展舉措。同時,結合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活動,啟動“我做一周村官”、“農村謀富裕”活動,把主題實踐活動的成效體現在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上,真正實現農村基層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雙贏。
建立“城鄉共建”機制,凝聚合力。在部門包抓基礎上,為全區30名區級領導確立了“升級晉檔、科學發展”包抓聯系點;堅持一村一策指導、一組一計幫助、一戶一法扶持,建立部門長期包聯、干部定期駐村“城鄉共建”長效工作機制。部門黨組織定期選派干部做“村官”,切實做到村子面貌不改變、幫扶農戶不增收,晉檔目標不實現,包聯工作就不脫鉤,全區先后下派干部1100多人,走訪農戶2.3萬多戶,填寫相關表格9萬余份;征集群眾意見建議14類1264條;幫村制定完善發展規劃140多個;引進農業產業化項目3個,開展各類科技下鄉活動360多次,落實惠民措施80多項,有力推動了我區“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的步伐。
建立分類指導機制,明晰思路。對全區146個行政村進行摸底調查,分類建檔,堅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原則,確立了“主攻示范類,擴大一類,提升二類,消除三類”的創建思路,對示范村級黨組織堅持高目標引領,重點突破,不折不扣地完成創建任務,起好模范帶頭作用;對擬提升二類村的村級黨組織專題研究,分析存在問題,采取領導干部包抓、干部駐村指導、部門聯村幫扶、強弱村結對幫扶、政策和項目扶持等有力措施,促其盡快升級晉檔。按照“依托城市,發展農業、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的總體思路和“南有苗菜花、北有果蔬奶”的產業布局,緊扣“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核心,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升級晉檔加快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意見》,以實施“三千三萬”工程為抓手,調結構、建基地、引龍頭、樹品牌、促產業、提效益,全力推動戶戶升級,村村晉檔。
建立典型培樹機制,迸發活力。圍繞基層黨建“創爭出”目標,在西安商報開辟了創先爭優專欄,在中省市媒體共刊發相關信息224條。注意發掘典型示范,培養樹立了釣臺街道黨工委、古渡街道蘇家堡村黨支部、馬莊街道林孟村黨支部等3個市級升級晉檔活動典型,評選表彰了渭濱街道香柏李村黨支部等25個區級“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雙照街道消渡村黨支部書記常亞瓊,被評為全國和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典型的成功推出,為創先爭優提供了趕超榜樣和經驗借鑒,有力推動了全區農村“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深入開展。
建立考核獎懲機制,激發動力。一是將“升級晉檔、科學發展”具體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鎮辦,與鎮辦黨(工)委書記簽定目標責任書,切實夯實鎮辦責任。二是將升級晉檔活動的15項考核評價指標分別分解到13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實行百分制考核,并將考核結果按20%計算計入年度目標考核。三是對包村部門實行百分制考核,考核指標分2個層次,即包抓村“三聯三爭三共建”活動開展情況和包抓村年度升級晉檔情況。由區委升級晉檔辦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分兩次對全區146個行政村的升級晉檔進行全面考核,形成全區上下推動“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
通過開展“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全區村級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引領發展能力、推動科學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有力推進了村級黨組織升級晉級,加快了全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步伐。年,全區新增設施蔬菜1130畝,新增雜果經濟林3100畝,新增苗木花卉2000畝,創建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5個,綠化農村道路10公里,創建綠色家園示范村5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家,培育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948元,同比增長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