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空心村整治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目的意義
農村空心村綜合整治按照“以耕為主、宜耕則耕、宜建則建”的原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總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具體要求,對農村宅基地實行“三統一”管理,切實盤活存量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針對我縣農村普遍存在規劃不科學、用地結構不合理、建新不拆舊、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等現象,積極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中心村集聚,進一步加快我縣城市化建設步伐,不僅有利于山區溝壑邊緣農民脫貧致富,也有利于解決地質災害隱患區群眾搬遷避險等民生問題。各鄉鎮、各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實施空心村治理工作對于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加快解決民生問題、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科學、協調、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全面部署,積極實施,切實做好轄區內空心村改造整治各項工作。
二、目標要求
各鄉鎮要牢固樹立惜土如金的責任意識,要堅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每年整治空心村不少于200畝,力爭在10—20年的時間內,逐步消除空心村,切實增加縣域耕地面積。
三、基本原則
1、堅持農民自愿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的原則。各鄉鎮要立足實際,深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增強整治工作的科學性和指導性,在空心村整治項目申報前,要及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協調處理各方利益,著力消除工作阻力。要注重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推動、資金扶持等方法措施,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引導農民積極支持并自覺投身參與空心村整治活動。
2、堅持典型示范與全面推進相結合的原則。各鄉鎮要按照“抓點帶面、示范引導、逐步實施、統籌推進”的方法,先摸清轄區內現有村莊和農村居民點的區位、規模、土地利用現狀及分布情況,然后選擇村組干部工作能力強、群眾積極性高的村莊建立空心村整治示范點,合理確定數量、布局和規模,聚集力量,整和要素,先行試點,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按照先易后難的工作思路,逐步實施,全面推開。
3、堅持因地制宜與集約用地相結合的原則。各鄉鎮要建立農村宅基地整理資源項目庫,對原農村建設用地進行重新整合利用;對溝邊廢棄窯洞宅基要進行復墾整理還耕;對遠離鄉村道路的塬上閑置宅基(空閑地),要根據地形位置等因素,首先考慮復墾為耕地。如果要調劑為建設用地的,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優先用于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和新農村建設。
4、堅持集中整治與分散整治相結合的原則。各鄉鎮要統籌規劃、科學實施,對集中連片、規模較大的空心村,由鄉鎮政府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組織實施。對相對分散、規模較小的空心村,由鄉鎮政府采取分散整治的方式,組織村組或有經濟實力的團體和個人進行整治。在土地所有權歸村級經濟組織所有的前提下,堅持“誰整治、誰受益”的原則,是集體整治的,土地使用權歸集體所有,是個人整治的,土地使用權歸個人所有。
三、工作任務
1、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建新拆舊”的規定。要緊緊圍繞“集約用地、規劃建房、利于生產、方便生活”的要求,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開展空心村整治工作。凡申請審批宅基地的農戶,必須與所在鄉鎮簽訂建新拆舊協議,并將老宅基地退還村組集體,由村組集體統一安排使用;除合理分家析產外,不得采取隱瞞、變通、買賣等欺騙手段回避老屋拆除,拒退舊宅基地;堅決防止超面積占用宅基地和“一戶多宅”現象。所有符合建房審批條件的農戶必須安排在規定的規劃區內建房。嚴禁農村集體宅基地非法買賣。
2、開展農村宅基地清理工作。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要及時摸清村莊建設規劃范圍內的現有老屋、空閑宅基地的面積、數量、位置、使用權人等基本狀況,分門別類提出清理意見,為宅基地收歸村集體統一安排使用創造有利條件。列入空心村整治的村莊,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向所在鄉鎮提出書面申請,由鄉鎮協調建設、規劃、國土等職能部門進行指導、監督并聯合執法,加大宅基地清理力度,確保空心村整治工程順利實施。
3、推行宅基地“三統一”管理。農村集體宅基地“三統一”管理是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全面有效行使集體土地使用權,把村內宅基地、空閑地收歸集體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安排使用的管理模式。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可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村規民約等方法,適當調整現有土地承包關系,實施“三統一”管理。建立宅基地退出機制,對自愿拆除原有房屋,將空閑宅基地交還村集體或自愿放棄老宅基地而不再安排新宅基地的農戶,均可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具體補償標準根據受損大小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協商確定,鄉鎮幫助做好指導工作。
4、加強土地復墾項目管理。要嚴把空心村宅基地整理項目“選址、論證、立項、實施、驗收”關,項目選址要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未編制村莊建設規劃、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一律不得立項。項目立項后,必須嚴格按規劃設計和規范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5、規范資金使用管理??h財政每年從國有土地出讓收入中列入一部分資金作為空心村整治費用。各鄉鎮各部門也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努力實施土地復墾、舊村改造和新農村建設工程。要加強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得挪、截留、擠占整治資金。
四、落實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縣上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發改、國土、規劃、城建、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各鄉鎮鄉鎮長為成員的空心村整治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空心村整治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各鄉鎮、各部門也要結合自身實際,各司其責,通力合作,幫助解決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國土部門負責對項目的立項、規劃及實施管理等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項目的竣工初驗工作;建設規劃部門幫助指導建設區塊規劃設計和住宅建設設計,負責空心村改造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驗收;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對農村空心村整治資金籌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農辦要結合和諧生態村建設,加快整理進程;交通部門要及時安排通村公路項目,幫助解決村間道路的配套建設;各鄉鎮建立相應組織,保障項目順利建設。
2、健全工作機制,嚴格考核獎懲。要建立“村為主體、鄉鎮負責、政策扶持、嚴格考核”的工作機制。村集體可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村規民約等形式,聚集群眾智慧,形成一致意見。各鄉鎮必須充分發揮政府在資源挖掘、政策處理上的優勢,組織編制新村建設規劃,負責具體項目的實施。探索建立政府支持、集體投入、農民自籌、滾動推進的空心村整治機制,使村莊整治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加強考核工作,完善考核體系,把空心村整治工作列入鄉鎮和部門的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之中,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嚴格獎懲,推動落實。
3、加大宣傳力度,正確動員引導。各鄉鎮、各部門要注重利用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把有關政策宣傳好、解釋好,并注重挖掘典型,總結推廣經驗,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支持空心村整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民意,貼近群眾,做實做細思想工作,引導群眾克服思想認識誤區,打破思維定勢,不斷提高參與空心村整治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