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快工業發展實施工作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工業發展實施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工業跨越發展是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主導力量。工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社會就業的重要載體,保障民生的重要財源。期間要實現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工業肩負著更加繁重的任務。只有充分發揮工業主力軍作用,率先推進工業跨越發展,才能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推進工業跨越發展是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國內外發展經驗表明,在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速度的快慢、發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工業經濟發展。期間要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實現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著力調整工業結構,扎實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積極創造贏得新一輪競爭的新優勢。

(三)推進工業跨越發展是發揮資源優勢的現實選擇。我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鉛鋅、黃金、銻、硅礦石、石灰石、花崗巖、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儲量大,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到末國內生產總值力爭翻一番,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幅度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核心在工業。只有通過實施工業跨越發展,才能有效調動和充分發揮這些資源優勢,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四)推進工業跨越發展是實現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城市化是商品交易不斷繁榮,城市人口不斷聚集,就業更加充分,服務業不斷發展的漸進過程,只有工業的跨越發展才能促進各類生產要素的聚集,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我市有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的良好條件,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小,產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帶動基地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只有工業跨越發展才能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質的飛躍。

二、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的總體要求

(五)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支撐,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和提高競爭力為基本目標,深入實施區域發展和工業強市戰略,把握大趨勢,發展大產業,緊盯大企業,建設大園區,提供大服務,扎實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六)發展目標。通過今后5年的努力,使工業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速度、效益、質量和后勁明顯提升,安全發展形勢明顯好轉,單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顯降低。期間,全市工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8%以上,在基礎上翻一番;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20億元,比投資總額翻一番;力爭到末,培育3戶市場競爭力強、有知名品牌、主營業務收入達15億元的上市公司,3戶市場競爭力較強、主營業務收入達10億元以上的企業集團,5戶主營業務收入達5億元以上的優勢企業,10戶主營業務收入達億元的骨干企業,30戶主營業務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企業。努力把建成全省重要的有色冶金工業基地、水電能源基地和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

(七)發展重點。時期要依托優勢資源,發展壯大鉛鋅、硅鐵、黃金、水電、建材、綠色食品加工、醫藥化工、加工制造業等八大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不斷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

1.鉛鋅產業。依托和鉛鋅資源,采用國內先進工藝技術,重點對廠壩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寶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鉛鋅采選、冶煉系統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加快廠壩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鋅冶煉、10萬噸鉛冶煉等項目建設,延長產業鏈條,轉變增長方式。力爭末,全市鉛鋅冶煉能力達到40萬噸。

2.黃金產業。依托、等縣的黃金資源,重點推進陽山金礦、紫金、兩當招金、后川壩、大橋金礦等黃金項目建設,通過市場化運作,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規模化、科學化開采。加快實施尾渣綜合利用及環保治理項目,提高銀、鐵、銅、鋁等金屬回收能力。力爭末,黃金產量達5噸以上。

3.硅鐵產業。依托硅鐵資源,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的要求,加強資源整合,重點發展裝機容量在12500KVA以上的特種鐵合金生產能力,抓好萬利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臨江20萬KVA鐵合金生產基地建設。力爭末,硅鐵產能達到30萬噸以上。

4.建材產業。根據我市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及區位特點,重點發展干法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等產品。加快祁連山集團100萬噸、新增200萬噸干法水泥等項目的建設進度,力爭末,水泥產能達到600萬噸。加大石材產業開發力度,發展紙面石膏、新型瓷磚、復合門窗、環保涂料、防火材料、頁巖磚等新型建筑材料。

5.綠色食品產業。依托優勢農特產品基地建設,按照市場規律,整合資源,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有效聚集,促進龍頭企業的聯合、兼并、資產重組。期間,加快金徽酒業1.5萬噸、紅川酒業6000噸白酒生產技改擴建,白酒生產能力達到3萬噸;建成10家以上科技水平高、生產規模大、與基地農戶聯系緊密,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省級龍頭企業;積極開發高質量、高附加值的油橄欖、核桃、花椒、茶葉、蘋果、銀杏等系列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6.水電能源產業。把握新能源發展趨勢,調整能源工業結構,加快橙子溝、苗家壩等一批在建水電項目進度,水電裝機達到130萬千瓦以上;加快現有煤礦技術改造,增強安全發展能力;積極論證實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等新興能源項目。

7.醫藥化工產業。以發展現代中藥制藥為重點,建設一批優質藥材基地,培育醫藥龍頭企業,藥品生產全面實現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重點中藥品種的主要原料向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過渡。加快獨一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獨一味系列產品新藥研究、佛仁制藥有限公司中成藥生產和各類中藥材飲片、有效成份提取等項目建設,促進醫藥工業發展。以礦產資源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為突破,大力發展無梯炸藥、磷肥、硫酸鋅、鉛鹽化工等化學工業。

8.加工制造業。緊緊抓住省上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機遇,加快農機、礦山機械加工企業技術改造步伐,鼓勵生產成套設備;積極培育服裝、工藝品加工等勞動密集性產業,擴大就業,創造社會效益。

三、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的工作措施

(八)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按照“在建一批、上報一批、儲備一批、論證一批”的思路,切實抓好工業項目建設和儲備,加快實施更多更好的項目,對列入省上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及“六大行動計劃”的重大項目,要主動搞好銜接落實;對列入全市工業發展規劃中的重點項目和每年的市列重點項目要嚴格實行責任制,確保按計劃組織實施。對已建成項目,要加快投產進度,爭取早日達產達標;對在建項目,要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對擬上項目,要加快論證評審,爭取盡快上報審批,盡快組織開工建設

(九)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依靠科技進步,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改造提升鉛鋅、硅鐵、黃金、建材、水電、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增強競爭力。要積極探索引進生物質能源、機械加工和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

(十)加快資源和資產整合重組。要充分利用富集的資源優勢和現有的資產基礎,進一步挖掘潛力,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盡快形成產業集群。推進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鼓勵優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與關聯企業實行兼并重組,支持省內外大企業特別是央企控股、參股市內企業,實現企業產權多元化,培育一批大企業集團。進一步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加大鉛鋅、黃金、硅鐵、建材、農特產品深加工等產業資源整合、資產重組和嫁接兼并力度,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有知名品牌的骨干企業。

(十一)推進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轉化。充分發揮資源開發轉化對工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積極借助大企業特別是央企、省屬企業的力量,大規模開展資源整裝勘查,高水平實施開發轉化,盡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按照“先易后難、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重點抓好成礦區帶和優勢礦產勘查,在鉛鋅、黃金、銻、銅、煤炭、大理石、重金石等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面取得新突破,為現有資源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在更大、更廣范圍內開展資源整合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持。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探礦權的清理整頓,對一些長期占而不探和工作進展緩慢的業主要依法取消其探礦權資格。發揮市場配置基礎作用,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推動優勢資源向優勢大型企業集中,切實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整體水平,實現規模開發、快速轉化、循環利用,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礦產資源產業體系。

(十二)加快工業園區(集中區)建設。根據工業跨越發展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產業特色,貫穿循環經濟理念,抓緊完善工業園區規劃,進一步細化發展目標,明確產業定位,優化園區布局,努力把園區建成管理科學、充滿活力、極具吸引力的工業聚集區,切實推進工業集群發展。時期,要加快工業集中區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吸引項目入駐,力爭把工業集中區建設成為工業主導、科技示范、特色鮮明的工業經濟增長極;要加快實施西成經濟開發區擴區規劃,確定開發區發展核心區,建設集工業、物流、商貿于一體的環境優美、布局規整、功能完善的新型生態工業園區,發揮西成開發區對全市工業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要加快武都工業集中區、石堡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康縣王壩循環經濟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多方引進項目落戶,提高企業入駐率,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十三)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理念,著力推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服務機構共同推進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加快產學研體系建設,著力構建以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為依托、科研院所為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扶持有條件的企業組建研發中心,推進重大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廣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積極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名牌工程,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健全完善企業科技投入機制,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十四)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正確處理跨越發展與節能減排的關系,切實加快工業發展,嚴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努力實現協調推進。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積極采用節能環保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污染排放。切實加大節能減排監管力度,突出抓好工業、交通、建筑、城市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等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努力把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限度。更加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細化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加廣泛動員企業、單位乃至全社會力量積極行動,確保完成節能減排控制指標。

(十五)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加快編制全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以循環經濟項目和循環經濟園區為載體,在有條件的企業和園區開展試點,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搞好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新型節能環保和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努力使資源開發由初級加工向高效節能和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轉變。抓住國家、省上對節能和循環經濟項目加大扶持的機遇,以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為重點,開展工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圍繞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污染防治,積極開展項目論證,做好項目的申報,對已列入省上的循環經濟重點項目要加大匯報銜接力度,爭取更大的扶持,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十六)加強企業基礎管理。繼續強化質量管理、成本管理、財務管理等基礎管理,特別是要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扶持企業搞好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認證工作。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進程,帶動企業管理模式創新,促進信息技術在工業產品研發、生產過程自動化、企業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應用,提升管理現代化水平。

(十七)切實加大投融資力度。加大市、縣區財政投入力度,整合工業發展資金,引導銀行貸款和社會資金投向,為工業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市災后重建工業發展基金和市市級工業發展基金要優先扶持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優先扶持市列重點項目。建立政府、銀行、企業溝通銜接機制,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擴大融資規模。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擔保再擔保機構管理和政策支持體系。重視啟動市內民間資金,引導民間資本參股投入工業發展。加大資本運作,引導扶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包裝上市等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十八)強化企業安全發展。生產安全、環境安全、質量安全是推進跨越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保障安全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安全責任落實,突出抓好專項整治,切實強化生產安全基礎,努力提高監管水平,推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確保不突破省上下達控制指標。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切實提高企業安全發展水平,努力保障企業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突出抓好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大氣污染治理,切實加強環境保護監測和控制,努力保障群眾“喝上干凈水、吸上干凈空氣”。突出推進質量振興,切實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努力保障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十九)用足用活扶持政策。認真落實國家出臺的擴大內需、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西部大開發政策中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扶持企業加快發展。根據工業跨越發展要求,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產業扶持、財稅支持、金融服務、土地供應、資源配置、環境評價、科技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營造更優政策環境。有關部門要針對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和重點區域跨越發展需要,認真梳理、分類匯總相關支持政策,及時準確地向企業,努力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咨詢服務。

(二十)強化招商引資。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招商引資機制,充分利用各種招商機會,大力宣傳和推介,積極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邀請國內知名企業到考察投資。建立重點建設項目設備運輸的綠色通道,著力解決招商引資企業落地難等問題,保障招商項目順利實施。

(二十一)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進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工業企業是主導力量,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所有企業都要切實履行好跨越發展責任,以服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己任,發揮好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央、在企業及在落戶的招商引資企業要積極爭取總部支持,不斷增加項目投資。全市重點骨干企業要強化管理,挖掘內部潛力,論證建設新項目,加快發展步伐。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要進一步發揮機制靈活作用,積極拓展經營范圍,不斷發展壯大。

四、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的保障措施

(二十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縣區政府主要領導要把工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氣抓工業,分管領導要傾注全力抓工業,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的工作格局。市、縣區工業發展領導小組,要研究解決工業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協調理順關系,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實行工業發展領導小組包抓工業制度,把項目爭取、資金投入、建設實施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市、縣區各有關部門都要以支持工業發展為己任,以服務工業發展為本職,找準參與工業、服務工業的切入點,上下聯動、各負其責,條塊結合、通力協作,形成發展工業的強大合力。

(二十三)嚴格實行目標管理。期間,市政府將根據全市工業跨越發展既定目標,分年度對各縣區分別下達完成指標,并按季度通報進展情況。市工信委負責對各縣區完成指標的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市統計局負責每季度按增長幅度由高到低排列通報。同時,市政府將把分解下達的完成指標,納入與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簽訂的目標管理責任書,列為年終考核重要內容,按年度進行通報,嚴格兌現獎懲,并作為干部調整使用的重要依據。

(二十四)科學組織運行調度。切實改進和完善工業運行調度辦法,著力提高針對性和時效性。要根據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市場形勢變化,及時相關信息,為企業搞好生產經營提供科學依據。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有效進行分類指導,及時幫助解決遇到的問題。統籌協調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優先保證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需要。市工信委要切實搞好月調度、季分析,協調解決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及時為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準確依據。

(二十五)健全完善獎懲機制。要抓緊完善加快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的考核獎勵辦法,切實加大對各縣區和企業的獎勵力度,對完成工業跨越發展目標任務的進行獎勵,成績突出的實行重獎;對完不成目標任務的,予以通報批評,并實行工作問責。同時,抓緊建立民營企業和中央、省駐隴企業激勵機制,對為全市工業跨越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既要實行物質獎勵,也要提高政治待遇。

(二十六)切實優化發展環境。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立項、融資、征地、供電等具體問題。要加大對工業發展環境的整治力度,堅決制止“三亂”現象,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要進一步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工業戰線的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企業家和支持工業發展的先進單位及個人,努力營造一切為了發展、一切服從發展、一切服務發展的良好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秦皇岛市| 大英县| 台南县| 夹江县| 马边| 万载县| 武清区| 北安市| 衡山县| 昆明市| 英吉沙县| 体育| 新竹县| 鄯善县| 甘孜| 常州市| 奈曼旗| 益阳市| 凌源市| 交口县| 成安县| 揭东县| 宜兰县| 茂名市| 贵南县| 唐山市| 枣庄市| 弥勒县| 若尔盖县| 全椒县| 彝良县| 维西| 额济纳旗| 吉木萨尔县| 太和县| 双柏县| 略阳县| 濮阳县| 子洲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