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機關效能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深化績效評估,提升績效管理水平;規范行政行為,打造高效法治政務環境;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強效能督查,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認真辦理效能投訴,有效維護群眾利益;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對政府機關效能建設意見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強化對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步伐、明確效能督點、創新效能督查方式、做好效能投訴分析、加強作風建設、創新效能督查方式積極推行績效問責制度、做好效能投訴分析、完善投訴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投訴件辦理質量、加強作風建設、提升業務水平、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機構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報情況,研究工作,協調解決機關效能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具體材料請詳見:
2008年機關效能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十七屆二中全會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精神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各時期中心工作,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為重點,以提高工作實效,推動工作落實為主線,服務大局,明確主體,規范完善,持續提升,為我市發揮縱深推進的前鋒作用,加快實現躍升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一、深化績效評估,提升績效管理水平
繼續開展對十個縣(市、區)政府和市直政府組成部門的績效評估工作,縣(市、區)政府組成部門,部分鄉鎮參照開展。
一是科學制定方案。認真研究科學制定評估體系,力爭使績效評估成為政府及其部門各項工作的指揮棒,重點科學設置評估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既與省上對接,同時根據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的工作任務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突出政府職能轉變,突出加強服務和科學發展,力爭指標體系能夠全面、較好體現宏觀經濟社會躍升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既體現政績,又體現責任,使指標體系在績效管理中更好地發揮導向作用。
二是強化工作推動。圍繞指標體系及各階段工作,加強部門聯動,推動工作落實。認真總結半年點評,定期反饋和建立臺帳等好的做法與經驗,使之融入指標考核、公眾評議、察訪核驗三者結合的評估辦法中。在公眾評議方面,盡量對接指標體系內容,加大專家評議和管理相對人參與的力度,通過走訪企業和基層,更大程度地了解民意,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察訪核驗方面,加大明查暗訪力度,除堅持一年四次對縣(市、區)績效察訪以外,運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搜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監督員、政府部門的監察室,廣泛開展明查暗訪活動,建立績效檔案,將明察暗訪平時掌握的情況記錄在案,確保評估結果的真實、客觀和公正。
三是做好結果運用。把績效評估結果與行政問責、評先評優、獎勵懲戒等有機結合起來。對好的事例、好的現象予以表揚推動,對發現的問題,如虛報浮夸,急功近利等行為嚴肅處理,對評估中發現的薄弱環節督促加強整改,切實把績效評估作為加強管理、推動工作、提升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規范行政行為,打造高效法治政務環境
今年,要把規范行政行為作為效能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著力推進。
一是強化對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圍繞發展環境建設,繼續把行政辦事效率納入績效察訪范疇。繼續抓好行政服務第一道門檻的效能建設,促進機關科室和基層所站轉變作風,提高服務水平。對行政辦事效率低下,存在嚴重推諉扯皮,對不依法行政,濫用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人和事予以通報和責任追究。
二是強化行政效能。在政府工作部門繼續開展評選“服務發展最佳科室”和“群眾不滿意事項”活動,評出十件以上群眾不滿意的事項,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有效糾正行政監督的錯位、越位和不到位問題;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以制度管人、管事,出臺“群眾不滿意”的標準,評出真正意義上的“群眾不滿意事項”。
三是推行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試點。積極探索行政綜合執法改革,進一步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選擇市林業局、建設局、規劃局、環保局、工商局等單位作為提高政府行政監督效率,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試點,把涉及發展環境和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行政許可事項作為工作重點,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政府職權,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形成監督制約機制和執法責任制,切實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動市直具有行政監督的部門單位結合自身工作自行開展規范行政監督工作,推動各縣(市、區)參照開展,由點到面,逐步推廣。
三、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社會和公民的關系,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行政結構重組,流程再造,手段更新,職能轉變。
一是深化審批制度改革。配合市委編辦做好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落實,深化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減少妨礙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的審批事項和環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著力解決政府職能存在的越位、缺位、不到位問題。大力推行網上審批和電子政務,配合XX市經濟信息中心等部門加快網上審批系統建設,督促市直有關部門做好審批項目清理,流程再造工作,實現網上咨詢、網上受理、網上審批。
二是加快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步伐。按照市區一體化的要求,抓緊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按時完成籌建工作并投入使用。積極推行設立審批科成建式入駐中心和全程式網上審批、集中審批、并聯審批、電子監察等做法,切實解決項目進駐中心和審批授權情況的監督,杜絕“前店后坊”、“體外循環”現象,提高行政服務中心運作水平,整合、集成和創新為民服務運作機制和模式,在機構重組、流程再造、手段更新、體制創新上下功夫,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條,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
三是健全完善行政管理制度。通過嚴格執行機關管理制度,有效治理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敷衍了事,故意刁難等機關通病,以及“脫崗、虛崗、串崗、私崗”等現象,促進機關管理規范、有序、高效,增強制度的執行力,確保政令暢通。
四、加強效能督查,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一)明確效能督點。今年重點圍繞五個方面開展督查,一是圍繞市委、市政府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推進閩北躍升發展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開展督查,促進各級各部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加快追趕步伐;二是圍繞加快發展的實際效能開展督查。對各級各部門在駕馭市場經濟、提高宏觀經濟形勢預警應對能力乃至節能減排、惠民政策的落實和應對突發事件方面的實際效能進行督查,為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三是圍繞維護群眾根本利益開展效能督查。對損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進行嚴肅處理,決不手軟,決不姑息;四是圍繞重要投訴件和領導批辦件進行督查,找準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解剖麻雀,舉一反三,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五是強化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督查,對辦事不公開、責任不落實以及違反公開制度的行為進行績效問責。
(二)創新效能督查方式。健全和完善效能督查機制,整合本級部門的督查力量,加強與信訪舉報部門的聯系,加大明查暗訪專項督查力度,進一步發揮效能監督員作用,加強培訓,明確專題,有計劃,分階段開展效能督查工作;分清責任,明確主體,發生在基層的問題,責令當地效能辦予以督查并按時反饋,各部門管轄范圍內發生的問題,由各部門自行解決。
(三)積極推行績效問責制度。完善績效問責制度,加大過錯責任追究力度,對政令不落實、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以及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不力,濫用職權等行為進行績效追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五、認真辦理效能投訴,有效維護群眾利益
圍繞維護企業和群眾利益,認真辦理效能投訴。
一是做好效能投訴分析。圍繞效能投訴的熱點問題進行跟蹤分析,抓住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投訴件認真加以分析,找準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堅持“一訴一整改”和重要投訴件的跟蹤回訪制度,持月分析和定期向領導小組呈報制度,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有效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是完善投訴長效工作機制。建立與完善“投訴有門、辦理有效、結果透明、督查到位”的長效工作機制,認真總結“六辦制”、“項目官員制”等好的投訴受理機制,修訂完善工作規劃,規范主體、程序、范圍,暢通渠道,完善網上投訴,整合投訴路徑,方便群眾投訴。
三是進一步提高投訴件辦理質量。加大自辦力度,對影響發展環境,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投訴件,組織人員直接辦理、限時辦結,及時回應投訴人的訴求,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調查屬實的投訴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及時糾正解決;涉及違紀違法的,依紀依法處理,對違反效能建設有關規定的以及行政活動中出現過錯的行為進行通報,并對責任人進行效能告誡。
六、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加強作風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干部頭腦,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肅工作紀律。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努力使效能辦的作風建設能為機關起表率作用。
二是提升業務水平。加強理論研究,抓住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工作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戰略性的效能課題,抓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中企業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研究,適時提出對策,不斷推動實踐創新,提高工作水平。組織力量對效能建設好的做法和經驗予以總結,加強信息工作,確保我市效能建設信息在省效能建設“簡報”中的用稿量。加強業務培訓,繼續舉辦業務培訓班,組織干部學習管理、經濟、法律、金融、科技等知識,深入開展工作調研和政策理論研究,用心、細心、耐心地務實運作,不斷提高機關效能建設工作能力。學習借鑒其他地方有益經驗和做法,開闊眼界,拓展思路,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三是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機構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報情況,研究工作,協調解決機關效能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一步規范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內部管理,確保機關效能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四、加強效能督查,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一)明確效能督點。今年重點圍繞五個方面開展督查,一是圍繞市委、市政府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推進閩北躍升發展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開展督查,促進各級各部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加快追趕步伐;二是圍繞加快發展的實際效能開展督查。對各級各部門在駕馭市場經濟、提高宏觀經濟形勢預警應對能力乃至節能減排、惠民政策的落實和應對突發事件方面的實際效能進行督查,為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三是圍繞維護群眾根本利益開展效能督查。對損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進行嚴肅處理,決不手軟,決不姑息;四是圍繞重要投訴件和領導批辦件進行督查,找準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解剖麻雀,舉一反三,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五是強化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督查,對辦事不公開、責任不落實以及違反公開制度的行為進行績效問責。
(二)創新效能督查方式。健全和完善效能督查機制,整合本級部門的督查力量,加強與信訪舉報部門的聯系,加大明查暗訪專項督查力度,進一步發揮效能監督員作用,加強培訓,明確專題,有計劃,分階段開展效能督查工作;分清責任,明確主體,發生在基層的問題,責令當地效能辦予以督查并按時反饋,各部門管轄范圍內發生的問題,由各部門自行解決。
(三)積極推行績效問責制度。完善績效問責制度,加大過錯責任追究力度,對政令不落實、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以及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不力,濫用職權等行為進行績效追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五、認真辦理效能投訴,有效維護群眾利益
圍繞維護企業和群眾利益,認真辦理效能投訴。
一是做好效能投訴分析。圍繞效能投訴的熱點問題進行跟蹤分析,抓住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投訴件認真加以分析,找準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堅持“一訴一整改”和重要投訴件的跟蹤回訪制度,堅持月分析和定期向領導小組呈報制度,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有效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是完善投訴長效工作機制。建立與完善“投訴有門、辦理有效、結果透明、督查到位”的長效工作機制,認真總結“六辦制”、“項目官員制”等好的投訴受理機制,修訂完善工作規劃,規范主體、程序、范圍,暢通渠道,完善網上投訴,整合投訴路徑,方便群眾投訴。
三是進一步提高投訴件辦理質量。加大自辦力度,對影響發展環境,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投訴件,組織人員直接辦理、限時辦結,及時回應投訴人的訴求,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調查屬實的投訴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及時糾正解決;涉及違紀違法的,依紀依法處理,對違反效能建設有關規定的以及行政活動中出現過錯的行為進行通報,并對責任人進行效能告誡。
六、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加強作風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干部頭腦,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肅工作紀律。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努力使效能辦的作風建設能為機關起表率作用。
二是提升業務水平。加強理論研究,抓住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工作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戰略性的效能課題,抓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中企業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研究,適時提出對策,不斷推動實踐創新,提高工作水平。組織力量對效能建設好的做法和經驗予以總結,加強信息工作,確保我市效能建設信息在省效能建設“簡報”中的用稿量。加強業務培訓,繼續舉辦業務培訓班,組織干部學習管理、經濟、法律、金融、科技等知識,深入開展工作調研和政策理論研究,用心、細心、耐心地務實運作,不斷提高機關效能建設工作能力。學習借鑒其他地方有益經驗和做法,開闊眼界,拓展思路,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三是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機構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報情況,研究工作,協調解決機關效能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一步規范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內部管理,確保機關效能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