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縣園區建設建議及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發展是硬道理;必須堅定不移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必須扎實有效破解園區發展難題;必須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園區建設;進行講述。其中包括:發展是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園區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園區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就必須進一步優化我縣經濟發展環境、從解放思想入手,著力解決園區用地不足問題、從經營園區入手,著力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從理順關系入手,著力解決征地拆遷難的問題、從完善職能入手,著力解決辦事效率不高問題、高起點重新規劃園區,走園中園和完善配套服務功能的路子、嚴格招商入園項目論證,實現園區建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等,具體材料詳見:
發展是硬道理。園區是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怎樣使得我縣園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怎樣發展過程中解決困繞發展的難題,根據本人在園區三年跌打滾摸的感受和不時外出到先進地區的學習和感悟,結合本次在全縣深入開展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出如下個人意見和建議,不妥之處,請予批評指正。
一、必須堅定不移抓好園區開發建設
發展是第一要務。我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是“堅持科學發展,建設區域強縣”,區域強縣的突破點是工業,工業的主戰場在園區。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園區成為我縣招商引資的主載體,改革開放的主窗口,對外宣傳的活名片,就業致富的主平臺,并將逐漸成為財政收入的主渠道。園區建設與發展,重新樹立了**的內外形象,鼓舞了全縣人民的斗志,園區也由此成為振興**的希望所在。實踐證明,建設園區是符合我縣發展要求的正確選擇。成績的取得,更加堅定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然而,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雖然自我縱向比,我們確實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橫向比,無論是量的擴張還是質的提高,與先進地區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特別是這次縣委、縣政府組織到合肥有關開發區參觀學習后,感觸更深。為此,我們一定要克服小富即安、小富即滿的思想,我們沒有任何驕傲的資本,容不得半點松懈。在咄咄逼人的區域競爭中,小進即退、慢進則衰。我們要實現追趕并跨越,實現在皖西南地區率先崛起,絕不能僅僅滿足于小步慢跑,必須加大步子,加快步代,必須以超常規的手段,必須付出幾倍于人家的努力,奮起直追,實現跨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
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園區工作的領導。園區經濟既市場經濟,又是領導經濟。在一定意義上講,領導重視的程度直接決定著園區建設和發展的速度。當前,我縣園區建設和發展正處在實現“第二次飛躍”的平臺攻堅階段,面臨的困難很多,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對園區工作的領導只能加強再加強,否則,要實現追趕跨越就將成為一句空話。
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就必須進一步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智。園區是實現振興**的希望,園區的事就是全縣的大事,是每個單位、每個部門、每個**人的職責和義務所在。脫離了全縣上下方方面面的支持,園區建設將無從談起。這就要求各級各部門始終堅持“發展高于一切,大局高于一切”的理念,不爭論,不扯皮,勇于負責,同心協力,真正把園區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共同推動園區快速發展。
堅定不移地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就必須進一步優化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是一個地方開放水平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經濟發展環境有多優,發展的空間就會有多大。影響經濟發展的眾多因素中,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都可以直接引進,唯有發展環境不能引進,只能靠自身努力來改善和優化。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總體上是不斷向前邁進,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實現追趕跨越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縣委、縣政府必須下大力氣、動真格,再一次掀起解放思想、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熱潮,為我縣園區實現快速提供強有力的環境支撐。
二、必須扎實有效破解園區發展難題
園區建設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性的事業,園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必然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如何堅持在困境中求突破、在發展中解難題、在挑戰中抓機遇是實現園區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從解放思想入手,著力解決園區用地不足問題
“用地不足”是目前各開發區普遍存在的難題。但同樣的區域、同樣的條件的開發區,卻往往有著不同的發展結果。為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近期園區管委會組織了考察團,前往懷寧、安慶、貴池、南陵等開發區實地考察學習,在解決“用地”途徑方面感觸頗深,深受啟發,特別是貴池工業園,起步我我們遲,入園項目比我們少,但他們已經報批并已經完成“三通一平”的儲備用地近5平方公里,確實令人羨慕。究其經驗,、計劃報批、土地置換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他們的成功之處就在于解放思想,敢于打政策“擦邊球”,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和國有及集體未利用地,大膽實施。眾所周知,我縣園區同樣具備這樣的條件,我們同樣有那么多荒山荒地、同樣有國有及集體林場,同樣不是基本農田保護區,關鍵就在于我們能不能解放思想,敢不敢沿著“政策紅線”,再次打一記漂亮的“擦邊球”,否則,我縣園區要實現快速發展、實現追趕跨越就將成為空談。
(二)從經營園區入手,著力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問題
目前,我縣園區已規模初具,人氣很旺,發展態勢看好,具備“以園養園”的基本條件,建議縣委、縣政府及時出臺相關政策,確定第三產業及社會公共事業進入園區的具體政策和規定,允許實行土地實行商業化運作,以地生財,以此作為建設期園區資金來源的主渠道,目前,明珠大市場600畝項目用地以及振興大道兩旁80米范圍內用地商業運作的時機基本成熟,建議縣委、縣政府適時啟動;積極籌建并有效運作園區投資公司,市場化融通園區建設資金,以此作為建設期園區資金來源的輔助渠道;同時,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及社會事業,促進第二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不斷提高園區財政收入,增強園區長遠“造血”功能,最終實現園區自我經營、滾動開發的良性發展格局。
(三)從理順關系入手,著力解決征地拆遷難的問題
征地拆遷一直是制約我縣園區快速發展的另一大難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園區機構不健全、職能不完善,與所在地鎮村工作關系不順、職責不清,工作機制不固定,政策連貫性不強,等等這些,造成園區征地拆遷工作一直十分被動。為此,建議縣委、縣政府著眼長遠,根據《安徽省開發區條例》及市縣已經批準發文的我縣園區管委會職能權限,將規劃區范圍內的所有行政村、社區劃入園區進行統一管理,充分發揮園區的“特區”優勢和園區社會事務局等有關部門的行政職能,實行職責合一,強力推進園區征地拆遷和有關社會事務工作。
(四)從完善職能入手,著力解決辦事效率不高問題
要實現我縣園區跨越式發展,必須切實解決園區管委會職能不全、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軟環境”問題。園區建設多年,大部分行政職能仍不具備,管委會實質上還是一個過渡性的協調機構,為了為企業提供服務,園區管委會不得不在人手緊缺情況下,周旋于縣直各相關單位和部門,這樣,勢必會延誤時間,降低辦事效率,不時導致許多投資商的嚴重不滿,從而影響了整個**發展環境。為此,建議縣委、縣政府根據市、縣早已批準的關于園區機構和職能文件,盡快完善園區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制,切實落實園區管委會相關職能,真正做到簡政放權。組建“園區行政服務中心”,各單位設在園區的派出機構,受園區管委會和業務主管部門雙重領導,真正落實部門在園區的工作職能,形成良性互動的工作協調機制,真正做到“區內事情區內辦”,使我縣園區能真正成為理念先進、管理規范、環境優化的現代型經濟“特區”。
三、必須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園區建設
園區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要求我們在快速推進、努力實現追趕跨越的過程中,必須切實貫徹和落實好科學發展觀。針對我縣園區目前發展現狀,提出如下兩點建議性意見:
(一)高起點重新規劃園區,走園中園和完善配套服務功能的路子。“規劃設計是園區建設的靈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次參觀的園區在規劃上都是大手筆,充分體現了科學規劃的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規劃起點高、功能全、布局合理、創新意識強,更關鍵的是規劃執行得力,實施到位。這一點,對我縣園區建設具有相當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我縣園區建設初期,為了提升人氣,盡快形成聚集效應,規劃檔次較低,且未能嚴格按照產業規劃執行,導致環保等方面矛盾越來越突出。長期的“非工莫入”的招商理念,導致園區目前配套服務功能嚴重跛腿。
根據成功開發區經驗,沒有商貿、物流、金融、房地產業、信息咨詢等第三產業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必將制約第二產業的發展,開發區也將很難做強做大,沒有產業規劃或不執行產業規劃的園區,必將自食其果。為此,我們應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建設現代化園區作為我縣新城區未來發展的方向,把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全方位融入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空間布局規劃當中,聘請高規格的規劃設計院,調整規劃,堅持科學性,突出前瞻性,注重開放性,強化協調性,體現兼顧性,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產業配套、設施完善的要求,高起點編制園區中長期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規劃,與縣城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進行有機的銜接。
提升產業規劃,完善配套功能,將園中園建設與配套服務業并肩發展。建議按照已經初具規模的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機械電子、新型建材等四大主導產業重新規劃調整產業布局,形成“園中園”發展格局。改變“非工莫入”的單一產業規劃布局,根據“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的發展理念,科學合理地規劃園區第三產業、社會公共事業等其它功能區,建議盡快出臺園區關于第三產業及社會事務業的招商引資政策,逐步引進醫院、學校、賓館、超市等配套設施,讓園區企業老板可就近休閑、職工可就近就醫、子女可就近就學,形成以“工業為主、二三產業配套、社會事務功能齊全”的綜合性開發新區。
(二)嚴格招商入園項目論證,實現園區建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我縣園區通過一定速度的量的積累,已經頗具人氣,隨著規劃檔次的提高和園區發展需要,我縣園區已經具備由量的積累向質的轉變的基本條件,為此,我們應該立足長遠,兼顧經濟效益與發展質量的平衡,注重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所以,入園項目不能再是“撿到籃子都是菜”,必須實現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
要強化專業招商的主流招商意識。建議逐漸改變指令性任務的行政招商方式,通過行之有效的激勵方式,努力實現行政招商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充分發揮專業招商隊伍的主力招商優勢,完善外出專業招商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強化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專業招商人員的壓力和動力,逐步實現由行政招商為主向專業招商為主轉變。確立以稅收貢獻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招商引資考核方式,避免任務性招商帶來“病殘兒項目”和“坐地分贓招商”、“虛增投資招商”等不正常現象,真正做到“招外商、招大商、招好商”,從而促進入園項目質量的提高。
要切實加強入園項目的科學論證。建議成立招商引資項目綜合評審工作小組,由相關職能部門和服務機構委派專業人員組成,形成對招商引資項目的綜合評價體系,對每一個招商引資項目從準入條件、環境影響、投資規模、稅收貢獻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論證,從源頭控制,嚴把項目質量關,嚴禁“人情”項目、“圈地”項目、“夕陽”項目、“三高五小”項目進入園區,為園區的科學發展、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前提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