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局開展旅游管理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體目標
“十百千”工程即要在“十一五”期間全省建成10個以上旅游經濟強縣、100個旅游經濟強鎮、1000個特色旅游村,以此構成旅游經濟強省的支撐體系,為我省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我市的目標是:20*年,*鎮、*村、清漾村分別創建省旅游強鎮、特色旅游村;2009年,*市創建*省旅游經濟強市,同時再爭創一批旅游強鎮和特色旅游村;2*0年,完成省旅游強鎮和特色旅游村創建工作。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創業創新,富民強市,以建設省旅游經濟強市為目標,全面實施政府主導戰略,進一步培育壯大我市“千年古道·錦繡*”旅游品牌,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完善現代旅游功能,不斷提升全市旅游業發展水平。
三、評分指標
*省旅游經濟強市創建工作主要由6個檢查項目組成,153個檢查要點,總分900分,得分630分以上為合格,其中的六項必備條件必須全部達標。具體內容如下:
1.旅游經濟發展水平(200分)。內容包括旅游業收入占本縣GDP的相當比重;旅游業總收入與全省縣相比居領先水平;年接待游客人次;年接待過夜旅游者人次;擁有年接待游客量達到一定規模的旅游景區;全市旅游景區門票總收入等。共6個檢查項目,涉及6個檢查要點和得分點。
2.旅游產業定位與政府主導機制(150分)。內容包括市政府對旅游業作出明確且重要定位;本市旅游業被納入國家或省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或旅游總體規劃范疇;旅游業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本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且有效實施;實施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建立旅游管理機構;旅游業發展有專項經費保障;旅游相關部門推出支持旅游業發展的配套政策(財政、規建、國土、交通、文廣、林業、物價等部門);旅游部門參與評審旅游投資項目的立項、規劃等,確保旅游發展規劃實施;有旅游功能的重點項目開發符合旅游發展規劃要求;旅游統計等。共13個檢查項目,涉及13個檢查要點和得分點。
3.旅游開發和環境保護(150分)。內容包括市境內擁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景區質量管理;資源開發規劃和保護;特色旅游產品與旅游宣傳促銷配套;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等。共5個檢查項目,涉及28個檢查要點和得分點。
4.旅游設施和服務功能(150分)。內容包括旅游標識及語言環境;旅游信息咨詢服務;旅游交通;星級飯店;旅行社;旅游餐飲;旅游購物;旅游文化娛樂;旅游廁所;市旅游部門積極推動旅游標準化工作,貫徹落實旅游業國家和行業標準;市旅游部門與相關部門制定頒布(或執行省、市級旅游部門制定的)家庭旅館(鄉村酒店等)、農家樂等服務質量標準等。共11個檢查項目,涉及30個檢查要點和得分點。
5.旅游市場管理和人才培養(150分)。內容包括旅游市場質量監管與執法機制;旅行社規范經營;旅游市場秩序;游客滿意率(問卷調查)等。共4個檢查項目,涉及19個檢查要點和得分點。
6.加分項目(100分)。內容包括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有機構、有規劃、有部署、有總結和檢查;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市旅游及相關部門每年組織開展行業崗位技能競賽、優秀導游員評選或專業知識競賽等活動;市政府及部門在全市居民中持續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市有關部門以多種形式經常性地宣傳居民中涌現出的支持旅游發展、服務旅游、善待游客的先進典型;飯店的高中級管理人員培訓;旅行社的高中級管理人員培訓;A級旅游景區的高中級管理人員培訓;旅游企業有直接從業人員專業培訓;旅游培訓工地等。共10個檢查項目,涉及12個檢查要點和得分點。
四、職責分工
1.市府辦:
(1)組織開展全省旅游“十百千”工程創建活動。
(2)提供近三年市人代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旅游產業定位的文本、文件資料。
(3)提供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建立旅游業發展協調機構,協調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的相關紀要、文件資料。
(4)提供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的文本、資料。
(5)提供我市出臺專項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文件、資料。
(6)提供近三年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旅游發展會議的紀要、文件及資料。
2.旅游局:
(1)協調、指導、實施“十百千”工程的整合工作,解決“十百千”工程中疑難問題。
(2)會同市人勞局提供建立“風景與旅游為一體”的旅游行政管理機構、編制、文件等。
(3)提供擁有年接待游客量50萬人次以上的旅游區點的資料、數據。
(4)提供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點的資料、文件。
(5)提供主要旅游景區點有中英文對照的說明牌和設置符合國家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型符號資料。
(6)提供近兩年旅游市場促銷年度計劃和目標,并付諸實施的資料。
(7)提供參加國家和省組織的旅游市場促銷活動的資料。
(8)提供我市每年組織的較大型的旅游促銷活動方案、能體現活動過程的圖文資料。
(9)提供反映我市旅游形象和主題的圖文、資料。
(10)提供車站、碼頭等交通集散地和商業街區均設有旅游咨詢服務點,接受游客咨詢投訴,提供旅游宣傳資料,代辦住宿、交通預定,提供電腦觸摸屏電腦旅游信息查詢的圖文、資料。
(11)提供對外公布旅游咨詢電話,24小時有人接聽的材料。
(12)提供廣告、車站、碼頭等交通集散地均設有中英文的旅游地圖廣告的材料。
(13)提供旅游咨詢服務場所的接待人員具備能用普通話、英語接待的相關材料。
(14)提供*國內旅行社的材料。
(15)提供旅行社服務質量達到國家和行業標準相關資料;提供國家或省的示范文本的簽訂旅游合同,合同率簽訂率100%,兩年來未發生嚴重質量事故的資料、數據;提供全市導游員的名單。
(16)提供旅游飯店客房床位數總量滿足80%以上旅游者需求的材料。
(17)提供有境內四星級酒店的材料;提供我市旅游飯店星級率達到70%,各旅游飯店符合國家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型符號,飯店交通訂票功能,免費提供本市的旅游地圖,按照省地方標準創建“綠色飯店”的圖文、資料、數據等。
(18)提供旅游主管部門對旅游餐館實行標準化管理的有關材料。
(19)提供旅游區(點)能滿足旅游者需要,布局合理,旅游廁所的服務質量符合國家標準有關圖文照片和資料。
(20)督促旅游購物場所及餐飲場所提供其廁所能滿足旅游者需要,布局合理的有關圖文照片和資料。
(21)提供*旅游網與*之旅鏈接的有關材料。
(22)能免費提供反映當地旅游資源宣傳冊的有關材料。
(23)完成旅游市場管理與人才培養31項工作的資料和文件。
(24)提供旅游投資項目立項、規劃,旅游投資項目的土地出讓的有關材料及文件、紀要,確保旅游發展規劃實施。
(25)提供擁有A級景區外,國家級稱號的旅游資源的材料、文件。
(26)負責對實施“十百千”工程對外宣傳工作,積極做好與省、*市“十百千”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溝通匯報工作。
(27)協調、督促景區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28)做好迎檢階段的相關工作安排,盡量少失分,確保2009年通過省旅游經濟強縣檢查驗收。
3.宣傳部:
提供我市電臺、電視臺及今日*等新聞媒體有固定旅游欄目的相關材料。
4.統計局:
(1)提供20*年、20*年我市旅游業所占全市GDP比重,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10%以上的數據及資料。
(2)聯系*市統計局,提供我市20*年、20*年旅游業總收入在全市各縣、區排名前三的數據資料。
(3)會同旅游局提供近兩年來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數200萬人次以上的相關數據資料。
(4)會同人勞局提供近兩年來全市旅游直接從業人員6000人以上的相關數據資料。
(5)會同旅游局提供近兩年來全市接待過夜旅游者人數50萬人次以上的相關數據資料。
(6)會同旅游局提供全市旅游景區(點)門票總收入1000萬以上的數據和資料。
(7)與旅游局聯合下發旅游統計制度文件。與旅游局聯合近兩年的統計數據,提供20*年、20*年與旅游局一起對海內外旅游者進行抽樣調查數據(每年2次以上,要求滿意率在95%以上),并對外。
5.交通局:
(1)提供距城區50公里以內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有關材料。
(2)提供有高等級公路連接高速公路通往城區的材料。
(3)提供通往城區的高等級公路上有規范的交通標識的圖文資料。
(4)提供境內交通車站、碼頭有旅游巴士或出租汽車服務,有高等級公路連接城區和主要旅游區、點的材料。
(5)提供城區通往旅游區點的高等級公路有規范的旅游交通標識的圖文、材料。
(6)提供城區主要道路有規范的交通標識圖文照片。
(7)提供距城區100公里以內有民用機場的材料。
(8)提供距城區50公里以內有火車站的材料。
6.衛生局:
提供各類餐館食品衛生符合有關法規和標準的相關材料。
7.財政局:
(1)提供政府每年核撥經費100萬元以上保障旅游市場促銷經費的數據材料。
(2)提供政府每年核撥旅游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以上的數據。
(3)提供本部門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材料。
8.發改局:
(1)提供旅游業納入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的文本、資料。
(2)提供我市旅游業納入年度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關文本、文件資料。
9.林業局:
提供我市對旅游區、點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資料、資金投入情況的數據。
10.環保局:
(1)提供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于或大于80%的證明材料。
(2)提供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率等于或大于60%的證明材料。
(3)提供城區噪聲平均值等于或少于58分貝的天數不低于200天的證明材料。
(4)提供城區污染指數小于100的天數不低于200天的證明材料。
(5)提供飲用水質合格率不低于95%,城區污水處理率不低于50%的證明材料。
(6)提供本部門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材料。
11.農辦:
提供*市鄉鎮及旅游區(點)、家庭旅館及農家樂床位300-800床位的清單、戶名。
12.規建局:
(1)會同工商局提供有地方特色風味餐飲較集中的街區及適合主要客源地游客口味的餐館名稱。
(2)提供城區主要街道的廁所數量,其適應滿足旅游者需要,布局合理,旅游廁所的服務質量符合國家標準有關圖文照片和資料。
(3)提供旅游區點有燈飾夜景或晚間室外游覽項目的資料。
(4)提供對旅游經營單位用水保障的證明。
(5)提供本部門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材料。
(6)提供須江公園園林保護投入及有關措施的相關材料。
13.工商局:
(1)會同規建局提供有方便旅游購物的步行商業街區,旅游購物場所設計本地特色商品專柜,標志性旅游紀念品的圖文資料。
(2)提供有旅游小商品市場或夜市的有關材料。
14.文廣局:
(1)提供我市對旅游區(點)的文物保護的措施,投入資金的相關文件、數據。
(2)提供有常年為旅游者提供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方案、資料。
15.電信局:
提供*市區及旅游區點的公用電話,分布合理,完好無損的資料。
16.水利局:
提供水上游覽項目的有關材料。
17.供電局:
(1)提供對旅游經營單位用電保障的證明。
(2)提供本部門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材料。
18.安監局:
(1)提供組織旅游等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旅游安全檢查的相關資料。
(2)提供全市近兩年內無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發生的證明材料。
19.質監局:
(1)提供全市近兩年來旅游業無重大質量事故發生的證明材料。
(2)配合相關單位指導旅游推薦單位、飯店、旅游區(點)、旅游購物場所、旅游推薦餐館,設置規范、醒目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3)配合做好旅游地圖廣告牌、旅游交通指示牌等的規范設置工作。
20.公安局:
(1)制定專門針對游客遇重大旅游安全事故迅速出警制度。
(2)做好迎檢階段的安全保衛工作。
21.國土局:
提供本部門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材料。
22.農業局:
提供我市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標志的綠色食品名錄及相關資料。
23.人行:
提供星級飯店和城區主要街道外幣兌換點的材料。
24.*鎮:
(1)提供民營企業投資開發旅游項目,到位資金達5000萬以上的證明材料。
(2)提供特色旅游項目馬術場的有關材料。
(3)20*年完成*省旅游強鎮檢查與驗收。
(4)清漾村20*年完成*省特色旅游的檢查與驗收。
(5)提供本鄉鎮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材料。
25.*鄉:
(1)確保*村20*年完成*省特色旅游村的檢查驗收。
(2)提供本鄉鎮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材料。
五、創建步驟
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我市的“十百千”創建工作分以下階段組織實施。
(一)準備動員階段(20*年8月前)
1.召開市“十百千”工程創建前期工作籌備會,布置“十百千”工程創建工作的具體任務。
2.制定“十百千”工程創建的實施意見、責任書。
3.在相關媒體上開設“十百千”工程創建專欄,新聞媒體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創建氛圍。
4.召開“十百千”工程創建動員會,與各有關鄉鎮(街道)、部門和單位簽訂責任書。
5.向省旅游局提出申請參加“十百千”工程創建的活動報告。
(二)創建階段(20*年8月至2*0年)
這一階段是“十百千”工程創建的實質性階段,分為二個時間段展開工作:
1.20*年與2*0年為重點創建強鎮(鄉、街道)和特色旅游村時段。
結合我市實際,20*年我市確定*鎮和清漾村、*村分別參加強鎮和特色旅游村的創建。
(1)有關鎮、村要對照《*省十百千工程強鎮、強村辦法》的標準和要求,成立領導小組;相關部門也要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專人負責該項工作,并將有關人員名單報市創建辦。
(2)有關鎮、村要落實創建任務,確保完成一項,合格一項。
(3)收集相關文件、資料、圖片,整理成冊。
(4)領導小組定期組織督查、考評,推進強鎮、特色旅游村工作的開展,并做好迎接*市創建檢查驗收的準備工作。
2.2009年為創建旅游強市時段。
根據我市20*年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經驗,現把我市創建旅游經濟強市分為具體實施階段、全面迎檢階段和總結提高三個階段。其內容分別為:
(1)具體實施階段(2009年1月-7月)
①有關鎮、村及部門要對照《*省旅游經濟強縣檢查標準》,分組落實創建目標任務,明確責任;
②收集相關文件、資料、圖片,整理成冊;
③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對不符合標準的督促及時整改;
④匯總信息,組織編寫工作簡報,及時通報工作進度;
⑤加大宣傳力度,對創建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動態報道;
⑥強化硬件和軟件建設,突出環境、秩序、安全、服務四個重點,市、鎮、村三級聯動,全力營造優質的旅游發展環境,建立健全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
(2)全面迎檢階段(2009年8月-2*0年9月)
①各責任鄉鎮、部門根據任務分解和落實情況,做好自查自評工作;
②領導小組對各責任鄉鎮、部門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定,對存在的問題要求及時整改;
③邀請市人大、政協領導和代表、委員對創建工作進行視察、督查;
④在自查初評基礎上,向*市旅游局提出初審申請,受理旅游強鎮、特色旅游村的初審申請,領導小組組織初審組對鎮、村創建情況進行初審,提出初審意見;
⑤接受*市旅游局初審組的檢查,按照初審意見進行整改,查漏補缺;
⑥領導小組再次組織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⑦迎接省旅游局檢查驗收,確保順利通過。
(3)總結、提高階段
①對我市“十百千”工程創建工作進行總結;
②按省旅游局提出的意見和要求,抓緊抓好整改工作;
③不斷深化,創出特色,把旅游經濟強市的成果變為一大產品,形成品牌推向市場,推動我市旅游產業化進程。
六、有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創建省旅游經濟強市、旅游強鎮、特色旅游村,對于提升我市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優化經濟結構,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對外開放,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村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創強活動的重要性,把創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保證創強工作順利進行。
2.加強領導,強化督查。成立*市開展旅游“十百千”工程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宣傳組、項目建設與衛生環境整治組、旅游服務組、臺帳資料組四個專業工作組。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要明確分管領導,安排具體人員,落實相關創建任務和工作職責,確保創強工作順利開展,并做好文件、資料、圖片的收集、整理、歸檔和創建信息的匯總編報工作。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把宣傳工作貫穿于“十百千”工程創建的全過程。各新聞媒體要及時宣傳我市“十百千”工程創建工作的進展與成效,不斷增強抓住機遇發展旅游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全市上下形成抓旅游、促發展的理念,營造全民參與爭創“旅游強市、強鎮(鄉)、特色旅游村”活動的濃厚社會氛圍。
4.精心組織,確保實效。按照“總體發動、階段實施、重點檢查、齊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要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創建人員、責任、目標、資金四到位,特別是要確保有專項資金投入;要建立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分工責任制,各責任單位一把手要把“十百千”工程創建工作緊緊抓到手上,工作到位,以倒計時的工作方式逐個逐項抓好“十百千”工程創建工作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