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柑桔產業化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直屬各單位:
一、指導思想
加快發展柑桔產業化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柑桔果實品質、桔農組織化程度和提升產業檔次、市場競爭力為核心,堅持基礎設施配套、標準技術改造、服務組織完善為重點,著力加快柑桔產業化發展,實現柑桔增效、桔農增收。
二、主要目標
從20*年起,通過五年努力,使全區柑桔果實品質明顯提高,品種進一步優化,品牌效應更加凸現。全區柑桔面積穩定在18萬畝,年產量達35萬噸以上,精品率由15%提高到70%以上,柑桔年總產值達5億元。力爭建成柑桔品質提升工程示范點100個,面積10000畝,輻射面積10萬畝。全面普及無公害栽培、標準化生產技術,優質果率達到80%以上。建成柑桔專業合作社100家以上,參加農戶20000戶以上。發展和培育年加工包裝柑桔千噸以上的企業100家和年加工包裝能力萬噸以上龍頭企業5家。積極扶持和引進柑桔深加工企業,年加工消耗原料3萬噸以上。新增柑桔產品及其加工品市級以上名牌產品3個以上,國家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2個以上。建成浙江*農產品物流中心,年柑桔交易量達20萬噸以上,推進我區柑桔產業化經營水平上個新臺階,實現柑桔大區向柑桔強區轉變。
三、主要任務
重點開展“*”工程,即實施3項工程,開展2項活動,推進2項創新,建設8個示范基地,推廣10項柑桔實用技術。
(一)品質提升工程
柑桔市場競爭激烈的核心問題是果實的品質,要以“三疏兩改”栽培技術的推廣,提高果實品質,轉變柑桔經濟增長方式,通過疏樹、疏枝,改善樹冠光照條件;通過疏果,大幅度提高果實均一性;改變以化肥為主的習慣,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改善水利條件,根據椪柑需水規律,重點解決秋旱對品質的影響。以創建全國無公害柑桔示范區為切入點,全面推廣柑桔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
1.開展柑桔品質提升競賽活動。從20*年開始,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柑桔品質提升競賽活動,按照示范競賽考核驗收標準進行綜合驗收考核,給予表彰獎勵。
2.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大力扶持柑桔專業合作社。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按照“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組織服務、統一品牌銷售”的模式,重點培育100個示范性柑桔專業合作社。形成“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的組織體系和經營機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3.扎實推進服務體系創新,大力組建柑桔科技服務隊。通過組建柑桔科技服務隊,集中技術培訓和典型示范,提高桔農綜合素質,提高技術到位率。積極探索桔園管理公司,提高農民社會化服務水平。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和科學管理辦法,提升柑桔生產、加工、貯藏、保鮮、包裝等方面的技術保障能力。
4.繼續推進技術創新,重點推廣10項柑桔實用技術。加強檢測預警體系建設,主要做好病蟲預測預報、桔園土壤營養檢測、柑桔非疫區建設、災害性天氣快報系統工作。重點推廣柑桔三疏二改、增糖降酸、凍后護理、節水灌溉、桔園生草、無公害栽培、節肥減藥、遮陽網和反光地膜應用、早熟溫州蜜柑完熟栽培、利用爛果生產沼氣等10項主推技術。
(二)品種優化工程
優良品種是促進柑桔果品優質和滿足市場需求的基本條件。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最終目的,堅持適地適栽的原則,穩步調整品種結構。對近年來受凍害的山壟田、低洼地可以考慮改種耐寒性較強的早熟溫州蜜柑,輔以完熟栽培技術,生產高品質的果品。同時,要拓展柑桔產業升級的途徑,建設桔海休閑觀光(采摘)游基地。
廣泛開展群眾性選種活動。發掘桔園群體中的優良單株,重點向農戶公開征集優良椪柑、衢桔等品種(品系)。加大“汪村1號”“派溪頭7號”“嚴村216號”等優良單株的擴繁工作。建設寬皮桔類品種資源圃。
(三)品牌帶動工程
積極鼓勵柑桔專業合作社和營銷公司參加各類農產品推薦會、農博會,申報國家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參加名牌柑桔評比,培育和保護柑桔產品及加工品的知名品牌。大力開展柑桔包裝評比,在全國重點銷售的大中城市推介宣傳“*椪柑”。抓好柑桔商品化處理園區和柑桔深加工項目建設,扶持壯大現有柑桔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引進柑桔深加工企業,加快農產品物流中心建設。加大力度,扶持通過桔園流轉建立生產基地,從事柑桔生產經營加工為一體的柑桔龍頭企業。對獲得國家級有機食品、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及浙江著名商標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區政府已成立以區長為組長的加快發展柑桔產業化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安排,決策重大事項,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農業局,負責全區柑桔產業化的協調、考核工作。各鄉鎮、街道也要建立相應組織,進一步明確職責,層層落實責任制,確保每個環節工作都有人抓落實。
(二)制定方案,精心實施。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意見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對各階段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進度,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和有力的措施,確保各項重點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三)加強培訓,強化服務。通過柑桔技術講座、函授等多種有效的途徑和形式,重點對規模種植大戶、經營大戶、青年農民進行培訓。引導與扶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開發,加強對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銷售和使用管理。區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柑桔科研、市場信息、新技術推廣、新農資試驗、病蟲測報等公益性事業。
(四)加大投入,保障運行。積極爭取省市財政支持,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60萬元,主要用于桔園改造、公益性事業發展和水利設施配套,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民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和多渠道投資的格局。
(五)抓好典型,加大宣傳。在加快發展柑桔產業化的進程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大膽試驗,敢于攻堅,善于創新。及時發現典型,總結經驗,樹立樣板,擴大實施效應。要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輿論工具,廣泛宣傳提升柑桔產業化取得的成效,擴大影響,為全面推進柑桔產業化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