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
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快推進我市創建省科技強市工作,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的若干意見》(浙委〔20*〕29號)、《中共金華市委、金華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強市的決定》(金華市委〔20*〕16號)精神,結合蘭溪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1、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以強化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為中心,加強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通過培育創新主體,健全創新體系,完善創新體制,優化創新環境,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主要目標:通過兩年時間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以及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科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公眾科學素養明顯提升,力爭2009年通過省科技強市考核驗收。
二、加大科技投入,推進科技強市創建工作
3、加大財政科技投入。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增加財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年初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中的超收分配要體現法定增長的要求,確保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整個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達到省科技強市的創建要求。
4、建立科技創新資金。每年由市財政安排一定的科技創新資金,專項用于工業、農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科技創新的獎勵和補助。
5、設立創強工作經費。根據建設科技強市的工作需要,市財政安排相應的工作經費用于科技強市創建工作。
6、引導企業增加科技創新投入。充分發揮企業作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科技成果應用的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開發費分別達到年銷售收入的5%和3%以上,其他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以上的,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當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允許企業加速研究開發儀器設備折舊。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攤入管理費,其中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應單獨管理,但不提取折舊;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可采取適當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政策。
三、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
7、加快技術研發機構建設。建立一批以企業為主體或依托高校院所組建的技術研發中心,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培育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研發中心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省、金華市和蘭溪市級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和3萬元。
8、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科技合作。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技術依托關系或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每年從合作項目中,評選若干項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給予適當獎勵。建立“產學研合作蘭溪工作站”,為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搭建服務平臺,每年安排資金用于支持工作站的運行。企業通過“*網上技術市場蘭溪分市場”、“工科會”等科技合作途徑達成的科技合作項目予以優先立項,并給予一定的科技經費支持。
9、加強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對以骨干企業牽頭建立的市級以上行業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給予專項支持。支持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以科技服務為重點的中介機構建設,對經市科技部門確認的科技中介機構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加強蘭溪市高新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為企業提供科技項目申報、技術交易、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知識產權等服務。加強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安排一定資金支持蘭溪科技信息網、天然藥物網、科技信箱的運行和發展。
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
10、大力發展高新科技企業。積極支持企業申報金華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省、金華市高新技術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勵。被認定為省創新型企業的,給予10萬元的獎勵。被認定為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華市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蘭溪市科技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2萬元的獎勵。各級各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科技項目優先立項、科技經費給予優先安排。
11、鼓勵市外高新技術企業來蘭投資創業。凡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來蘭創辦企業并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經市科技部門審核,視同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獎勵。
12、鼓勵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列入新產品試制計劃項目并經評審確認的,國家級新產品補助5萬元,省級新產品補助2萬元。上述新產品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再補助1萬元。每年安排20萬元,選擇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夠在行業中起引導推動作用的蘭溪市級新產品給予一定的補助。
13、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積極支持和鼓勵企業實施金華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對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的,根據項目實際給予適當補助。對列入金華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無上級資金支持的,根據項目實際給予適當的補助。對國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按上級科技部門要求給予支持。
14、支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鼓勵傳統產業企業加強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和組織一批傳統產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水平。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扶持資金,重點支持傳統產業優勢特色企業通過運用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和先進節能技術改造提升。重點培育現代植物藥、裝備制造、新型紡織、有色金屬延伸、新材料、電子信息、綠色化工等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上述行業企業優先申報各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利示范企業。對列為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的,每年擇優評選若干項,給予適當的補助。
五、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15、鼓勵企業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積極支持企業和科技人員研發專利技術,對獲得授權的國外發明專利(限美國、日本、歐盟)、國內發明專利、國內實用新型專利、國內外觀設計專利的,分別獎勵1萬元、5000元、2000元、1000元。發明專利可以作為科技立項的依據。專利產業化成果效益顯著的,可視同科技成果申報科技成果獎。對獲得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名牌、*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申報科技項目優先立項,項目經費優先安排。
16、培育一批專利示范企業。對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省、金華市和蘭溪市專利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1萬元的獎勵。
17、鼓勵專利成果產業化、技術標準化。設立企業專利實施獎,對引進發明專利或自主專利技術形成產業化,首次實現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根據專利類型、經濟效益、行業引導作用等,每年擇優選擇若干項,給予適當獎勵。對企業主持或參與國家標準制訂的,給予適當補助。
18、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專利宣傳培訓力度,增強全社會專利意識。把獲得發明專利作為科技項目立項、科技成果評獎及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堅決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對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受到侵權,被侵權企業依法運用法律武器積極應對并勝訴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助。
六、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農業科技進步
19、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和壯大一批農業科技型企業、農業科技研發中心,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省、金華市農業科技型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勵。農業科技研發中心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省和金華市級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和3萬元的補助。繼續增加對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星火計劃項目的支持,對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和金華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的給予適當補助。
七、加強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創新
20、鼓勵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文化教育、廣播電視、電力通信等公共服務系統申報各級科技計劃項目,被列入金華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和本市級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的,視項目實際給予適當補助。
八、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21、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支持企業大力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高新技術人才和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在充分用好本地人才和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廣開招才引智渠道,重點引進高新技術人才、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和國外留學回國人才,培養引進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創新領軍人物開展科技攻關活動。鼓勵企業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對引進博士后到企業從事科技創新的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鼓勵企業聘請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企業兼職或技術入股。開展評選市“十佳科技人員”活動,充分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九、重視科技資金管理
22、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由市科技局牽頭負責。項目申請單位根據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條件向市科技局、經貿局等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蘭溪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使用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材料,有關部門初審后統一報市科技局匯總。經市科技局、財政局審核后提出資金安排意見,報市政府同意后實施。同一項目同一年度符合本意見多項資助的,原則上按“就高不重復”給予獎勵和補助。
十、切實加強對自主創新工作的領導,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23、加強領導。繼續堅持和完善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堅持黨政一把手抓科技工作不放松。鎮鄉、街道和各行業主管部門都要建立健全科技工作領導機構,切實發揮科技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加強鎮鄉、街道科技隊伍建設,重視科技隊伍作用的發揮。根據鎮鄉、街道、有關部門科技創新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年終考核評比。
24、強化宣傳。市科技局、經貿局、財政局、國稅局、統計局等部門要加強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相關政策的宣傳,實施業務知識輔導。鎮鄉、街道、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各項科技政策,積極實施自主創新工程,為企業科技研發、科技合作、科技服務、科技創業做好服務,為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輿論氛圍。對在科技強市建設和爭創科技型企業中有突出貢獻的有關部門和有功人員給予適當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