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精品果業創建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發展目標
根據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化的要求,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這一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突出本地特色,確立以“楊梅、枇杷”為主導特色優勢水果,以“穩定面積、優化結構、提高品質、產后保障、做大品牌、拓展市場”為工作重點,做強特色果業,建設精品基地,提升產后技術,致力打造“*精品果業”。
發展目標:到2012年目標,水果面積穩定在16萬畝左右,產量7.5萬噸,產值2.5億元,果品加工率15%以上。優質果率達到80%,精品果率30%,果品質量達到無公害以上標準。做大做強“*楊梅”、“*枇杷”等一批果品名牌。
二、實施“精品果業”的主要對策
(一)優化區域布局,加快結構調整
1、強化區域布局:根據現有產業的生產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進一步規范區域布局,確立特色優勢水果重點區域發展,形成優勢互補的水果區域格局。全市規劃4個主要水果產業區:
——楊梅區域規劃:以*、*、*、*為主的五十里楊梅長廊
——枇杷區域規劃:以*、*為主
——柑桔區域規劃:以*為主
——早熟蜜梨區域規劃:以赤溪、梅江為主
2、改良品種,開展良種引選:提倡品種多樣性,以優質鮮食品種為主。加強水果優良品種引進選育,重視地域特色品種選育開發,重點引選鮮食品質優良的特早熟溫柑、白砂枇杷、早熟楊梅品種、在特色水果主產區建立5個良種母本園。
發展:特早熟柑桔、白砂枇杷、荸薺種、東魁楊梅、圓黃早熟蜜梨為主。
調減:大幅縮減鮮食品質不佳的中晚溫洲蜜柑,質量不高的楊梅本地品種。
3、穩定面積,調整結構。改造生產條件較差果園,發展適宜種植其它的優質水果。
(二)實施品質提升工程,建立特色精品基地
1、實施精品水果技術推廣計劃
——加快推進標準化實施。建立一套適合我市特色優勢水果生產和品質的標準體系,規范生產的各個環節。以楊梅、枇杷為重點,逐步建立產品的可追溯制度。建立基地生產記錄檔案,加強農藥源頭管理,實現果品“生產過程安全,產地出貨安全,運輸銷售安全”。
——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無公害生產技術推廣,重點推廣楊梅矮化豐產、枇杷疏果套袋、柑桔三疏一改及完熟栽培技術。在具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設施栽培,提高精品生產能力。
——強化科技示范培訓推廣。以農民之家為載體,改善環境,完善設備,加強示范培訓力度。大力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在主要鄉(鎮、街道)、村或合作社建立果品生產技術服務隊,推行果園統一標準化生產技術管理,提高技術到位率,重視對新病蟲害的防控。到2012年,技術服務隊果園管理面積在30%以上。
2、加強精品基地建設。
——建設特色水果精品示范基地。以“精品果品”為目標,改善果園生產條件,提升精品水果生產水平。重點加強楊梅、枇杷等特色優勢明顯和柑桔、早熟梨等有一定規模的示范基地建設。核心精品基地建設目標:排灌溝渠等水利設施、果園操作道等基礎設施、殺蟲燈等植保設施完善,扶持發展噴滴灌、大棚、選果機等設施。標準化精品生產技術到位,果品精品果率50%以上。
——加強特色優勢水果的專業村和科技示范戶建設。對產業基礎較好水果專業村進行重點指導,建設一批特色明顯、品種優、品質佳、品牌強、基礎設施先進的特色果業示范村。在楊梅、枇杷等重點水果上,樹立一批科技典型示范戶。
——開展基地認證。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基地建設,鼓勵支持生產基地進行無公害、綠色(有機)基地認證。
(三)實施采后保障計劃,提升果品品質
1、控制采收質量。指導和引導合作社、生產大戶等利用簡單實用儀器,加強采前檢測,控制采收時間,提倡完熟分批采摘上市。
2、推行果品分級包裝、銷售。制定楊梅、枇杷等不同等級的質量標準,指導合作社和果農實行分級包裝和銷售。鼓勵配套選果機等先進設備。
3、建立功能齊全的水果市場。在特色優勢水果主產區,建立貯運、冷藏、信息網絡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水果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場,提高果品商品化處理水平。
4、提高果品加工能力。果品加工企業要加大技術設備的更新改造,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提升深加工能力。重點扶持山田等加工企業3家,對影響環境加工企業增加投入,加快治理,將水果加工量保持在5000噸左右。
(四)實施品牌推進計劃,拓展果品市場
1、培育優勢果品品牌
——開展質量評比和推介活動。結合省、地精品水果展示會、農博會和市楊梅節等的活動,開展品精品果品評比活動,并積極組織果業參加展銷、推薦活動,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擴大宣傳,提高品牌意識和產品知名度。
——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市農產品品牌建設促進會、水果協會、大紅柿協會為載體,做好“*楊梅”、“*枇杷”的地理證明商標注冊,規范商標使用和管理。優先扶持“下蔣塢楊梅”、“穆塢枇杷”、“東翠蜜梨”等現有優勢品牌。加強對優勢品牌產品質量認證管理,實行質量全程監控,以達到“生產安全、流通安全、品質安全”。
2、加強品牌市場營銷
——強化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由*市農產品品牌建設促進會、*市農產品營銷管理中心、*市水果產業協會聯合開發楊梅、枇杷、柑桔等果品營養保健功能、文化等潛在資源,改變產品營銷理念,提高知名度。
——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提高產業帶動力。做好果品市場的產銷分析,開展分析咨詢活動,建立市場導向的銷售體系,發展多元化銷售渠道,根據產品質量合理市場定位,運銷批發市場、超市和直接消費者。
3、加快農業觀光游、農家樂的發展。強化特色品牌,整合包裝出具有吸引力的觀光游活動,重點推介*五十里楊梅長廊觀光游、*枇杷風情游等活動。
三、配套扶持政策措施
1、建設精品示范基地。根據特色優勢水果區域布局規劃,重點扶持建設一批優勢特色明顯、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實施優化改造工程,改良生產品種,引導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發展設施果樹。
2、示范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推廣標準化生產、三疏一改、矮化豐產、果實套袋、設施栽培等優新技術,建立技術推廣服務體系,開展技術培訓。
3、提升果品采后處理、深加工技術和產業化經營水平。重點引導扶持推廣規模化生產、植保和產后商品化處理、深加工等機械化技術。扶持帶動能力較強、與果農緊密結合的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
4、品牌營銷建設。積極引導鼓勵無公害、綠色(有機)果品認證,鼓勵開展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認證,支持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優勢特色果品品牌整合,支持開展精品果品評比、展示展銷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