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加強目標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一當好、三爭創”要求為統領,突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條主線,加大經濟調整和科技創新力度,著力在抓結構調整、抓民生民富、抓新鎮區建設上下功夫,確保實現打造*鎮經濟社會強鎮宏偉目標。
(二)、發展目標
到2*2年我鎮發展功能定位為:*市都市農業生產基地、加工制造業新的生產基地、環太湖的休閑度假區以及生態型新型居住區。新的*將發展成為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先進、經濟發達、市場繁榮、環境優美、法制健全、社會文明的新型城鎮。
預計到2*2年,我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4.7億元,人均GDP6萬元,全鎮人均收入達到15000元,財政收入6.5億元。建成集鎮區域面積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8萬人,以都市型農業和現代制造業為主體的生產功能,以物流和商貿為主的服務功能,以生態型居住區為特色的居住功能,以環太湖為重點的休閑度假功能基本形成。
(三)、今后發展的亮點特色
1、現代都市工業園通過努力,逐步把*工業園建設成為:
(1)城市搬遷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相對聚集的區域。在機床集團、宏大紡織專件等搬遷企業引進的基礎上,用足用好搬遷企業的相關政策,繼續加大對城區“退城進園”企業對接的力度,加快引進,提升園區乃至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水平。
(2)外資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域。繼續加大外資引進力度,發揮以商引商優勢,以良好的服務、和諧的環境引進外商,留住企業,力求在原有基礎上有新的突破。
(3)發揮標房經濟示范效應的區域。適應園區開發、重點工程建設、集鎮建設和農村“三個集中”的要求,嚴格供地,建造標準廠房,安置搬遷企業,并強化招商,通過租、售等形式,積極營造標房效應。
(4)具有一流建設水平和配套功能的區域。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快道路、管線、綠化等工程建設,健全生活配套、規范園區保安、綠化等物業管理,著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2、現代化新型衛星鎮按照小城鎮規劃,在建設工業區、商務配套區的同時,加快建設集鎮功能區,高標準建成:
(1)商貿區。重點加快環鎮北路商貿街建設和*農貿市場改造工程,發展居住區商貿業。
(2)居住區。重點加快商品房和安置房的建設。
(3)服務區。重點是有計劃發展醫療衛生、中學、小學、幼兒園、敬老院等社會事業,明確定位,提升水平。
3、現代商務配套區依托工業園的初步形成,大力發展現代商務業,逐步建成:
(1)商務配套中心。規劃建設集辦公、會議、休閑、住宿、餐飲、窗口服務與管理于一體的工業園商務配套區,發展現代商務業。
(2)生產資料配送中心。依托公路、水路、鐵路匯集的有利條件,通過構建倉儲、運輸、簡單加工等服務設施,積極引進各類物流服務企業。
(3)高檔品牌汽車供應維修中心。以正在洽談的奔馳4S店落戶*為切入點,依托有利的交通優勢,加大引進力度,發展品牌汽車供應維修產業。
4、著名的*生態旅游帶按照農業與休閑旅游業相結合的思路,大力發展:
(1)生態農業。在沿山北側,以唯瓊生態休閑農莊、九龍灣鄉村家園為龍頭,形成與觀光旅游相結合的生態農業帶。
(2)休閑旅游業。在沿山南側,依托*沿湖休閑帶的建成,策劃在孔灣、二灣等區域開發高檔別墅,形成觀光旅游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休閑度假區。
(四)、今后工作思路及措施
我鎮經濟社會發展要牢牢抓住調整、創新、提升、發展這條主線,著力構筑以下六大格局:
1、突出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構建布局集中、發展集約的現代產業格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二三一”發展思路,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原則,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優化調整產業布局,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和全面升級。一是以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為重點,加快農業都市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優質水果、精品花卉、經濟苗木、無公害蔬菜等主導產業,主導產業綜合經營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形成以唯瓊生態休閑農莊、九龍灣鄉村家園為龍頭,將發展重心逐步向劉閭路沿山和沿湖*轉移。到2*2年,農業總產值達1億元。二是以園區建設和標房經濟為重點,提高工業集約度。提高園區準入機制。在項目引進中,合理設置進園“門檻”,原則上進園用地項目投資額畝均不低于200萬元,畝均產出、稅收不低于250萬元和20萬元;對于進入園區標準廠房的項目,每平方米產出不低于5000元,通過引進項目規模和質量的提高來促進園區整體水平的提升。加快發展標房經濟。培育一批規模亮點,力爭2*2年全鎮形成工商兩業超億元村企50家以上,超5億元村企5家以上,超10億元村企2家以上,規模骨干企業達到200家。三是以現代商務配套中心和商貿街區為重點,做大三產服務業。建立綠色現代商務配套中心。以*商務配套中心的規劃為指導,凸現“綠色”新理念,服務于馬山,成為現代商務配套中心,成為有機連接藕塘物流和宜興物流園區的物流節點和*區域物流中心的西部基地,到2*2年形成50億元規模。提升業態發展現代商貿業。通過提升業態,增強現代商貿流通業的集聚度和輻射力。
2、突出推進“三個集中”,著力構建空間整合、環境整治的鎮村聯動格局。以“三個集中”為抓手,著力推進現代新農村建設。一是農業集中重點把握唯瓊休閑農莊和九龍灣鄉村家園的推進。確立發展生態、旅游、觀光休閑農業,強力推進九龍灣二期、唯瓊生態休閑農莊等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項目的建設。在我鎮范圍內的環太湖*周邊、劉閭路以東逐步開發建設形成一條集生態保護、休閑娛樂、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都市農業風光帶。二是工業集中重點把握“兩個一批”的落實。加快調整集中一批。以*工業安置區建設為載體,走高效益、集約、節能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標房經濟、外向型經濟發展,提高入園企業的產出率。重點吸納市區“退城進園”的大、中型企業,實現重大項目的帶動和產業層次的提高。對于搬遷小企業統一進標準廠房進行安置。加快提升保留一批。對鴻翔、龍延村的工業企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形成*延伸開發區域,并立足特色優勢,加大技術改造和環境整治力度,形成以石化配件、氣動元件為主的特色工業集中區,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產出率。三是居住集中重點把握“五個結合”的貫徹。一是把推進農民居住集中工作與市、區重點工程建設相結合;二是與*工業安置區、工業集中區、商務配套區、物流園區、生態旅游區建設相結合;三是與推進地塊拍賣改造相結合;四是與安置房建設相結合;五是與集鎮建設相結合。從而在拆遷安置工作推進的同時,確保農民居住集中任務的落實。
3、突出發展質態提升,著力構建技術支撐、人才支持的科技創新格局。把科技、人才擺到突出位置,促進人才、技術和資本的有效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一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以發展高科技產業為主線,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要加大重視生態高效農業基地建設。二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由外延式擴大再生產轉變為內涵式擴大再生產,重視科技人才引進,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努力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核心競爭能力和后續發展能力。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政府電子政務建設,實現政務辦公的網絡化,提高辦事效率;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提升技術創新和管理效率;建立和完善鎮村信息化網絡,擴大便民服務內容。四是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以人才資源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加快以培養管理人才、企業經營人才、技術創新人才為重點人才隊伍建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