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發展晚秋生產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受霜凍災害影響,2009年我縣小春糧食比正常年份減產29.83%。災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通過穩定大春播種面積,擴大間套種面積,大春糧食作物種植48.8萬畝,比上年增21.9%。但是,由于今年降水偏多、雨量集中,暴雨、洪澇災害頻繁,病蟲害較往年偏早、偏重發生,農業生產形勢仍不容樂觀。為全面完成全年農業生產任務,經縣人民政府研究,現就切實抓好2009年晚秋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2009年晚秋生產按照“因地制宜、滿栽滿種、選好品種、突出樣板,強化套種”的總體思路,根據各鄉(鎮)的區位、自然條件和產業優勢,在間套種模式、新品種展示、新型農業科技措施推廣運用上加大力度;在規模連片種植示范基地上加大力度;在規劃布局、規格質量上加大力度;在種植面積、單位產量上加大力度;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增加農民收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09年計劃晚秋作物播種33萬畝,同比增15.42%。其中:晚秋糧食18.5萬畝,預計產量4949萬公斤,同比增17.83%,秋馬鈴薯15萬畝,產量4290萬公斤,秋蕎1萬畝,產量128萬公斤,秋豆類1.95萬畝,產量311萬公斤,秋紅薯0.17萬畝,產量100萬公斤,秋玉米0.38萬畝,產量120萬公斤;晚秋經濟作物14.5萬畝:秋播蔬菜3.5萬畝,黃白蘿卜5萬畝,綠肥6萬畝。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晚秋生產是我縣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2009年農業生產目標、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尤其是今年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切實抓好晚秋生產顯得更加重要。各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直各涉農部門,要進一步認清當前農業生產的形勢和任務,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嚴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充分統一,規劃上科學合理,組織上精心安排,行動上堅強有力,技術上全面落實,切實加強對晚秋生產的領導,細化任務和明確責任,扎實抓好2009年的晚秋生產,確保全縣2009年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目標實現。
(二)推進結構調整,提高經濟效益
在確保糧食產量的情況下,要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規劃布局,按照“宜糧則糧、宜菜則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適應市場”的要求,進一步優化晚秋作物種植結構,提高晚秋作物經濟效益。一是壩區四鎮要重點做好蔬菜種植和桑園套種工作;二是半山區鄉(鎮)要重點做好秋馬鈴薯、煙后菜、秋玉米、蘿卜、綠肥等作物;三是山區鄉(鎮)要在做好秋馬鈴薯種植的同時,重點做好秋蕎、豆類等雜糧的種植。
(三)著力實施“優良品種”工程,提升農產品質量
要精心穩妥選擇優質、高產、低投入、市場前景好的適宜品種,加大良種的選育、推廣、普及力度,全面實施優良品種工程,有效打破目前我縣糧食作物品種“多、雜、散”的格局。一是秋馬鈴薯要重點推廣合作88號、早紅皮,秋玉米要重點推廣會單4號、宣黃單5號等早熟抗病品種,秋后菜要重點推廣煙套豆、煙后菜等套種模式;二是要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將新品種的種植技術、管理措施、市場前景、效益分析講深講透,提高農民生產水平,增強群眾選用新品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對帶頭種植新品種的農戶和村委會要想方設法給予適當的資金補助;同時,采取賒銷化肥、農藥、種子以及增加支農貸款等方式,鼓勵農戶積極選用新品種,全面加快“優良品種”工程進程。
(四)著力抓好標準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我縣晚秋作物種類多,生產周期短,技術性強,必須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節令、統一栽種規格、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管理措施的“五統一”要求,扎實抓好標準化生產。一是要統一選用優質、早熟、抗病、適應性強的品種;二是要搶抓節令,在8月20日前全面完成各類晚秋作物的栽種任務;三是要適當加大晚秋作物種植密度,統一種植規格,重點在15萬畝秋馬鈴薯上推廣高壟雙行種植、淺免耕栽培技術;四是要認真抓好測土配方施肥、晚疫病防治等科技措施的落實;五是各鄉(鎮)、縣農業部門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扎實做好晚秋作物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工作,將各項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到鄉(鎮)、到村、到戶,真正把標準化生產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
(五)著力抓好“樣板工程”,增強帶動功能
各鄉(鎮)、縣農業、科技等部門要切實抓好樣板工程,要因地制宜,選擇在公路沿線和群眾看得見、學得到的示范效果好的集中連片地塊實行規格化種植,以點帶面,規模連片,輻射帶動大面積生產,確保示范樣板效果,促進農民增收。一是縣農業局、小百戶鎮、芳華鎮要重點抓好1萬畝玉米套種秋馬鈴薯高產創建示范樣板,1萬畝煙田套種秋馬鈴薯經濟高效示范樣板,2萬畝農業部秋馬鈴薯晚疫病綜合防治示范樣板;二是*等鄉(鎮)要根據各自實際和特色,各舉辦1塊1000畝以上連片的樣板;三是中樞、*、*、*等鎮要各舉辦1塊200~500畝連片的示范樣板;四是要強化服務意識,根據今年晚秋生產的具體規劃,及早做好晚秋生產所需種子、種苗、化肥、農藥等物資的組織供應,為晚秋生產提供有力的物資保障。
(六)著力抓好大春中后期管理,提前為晚秋生產做準備
大春作物中耕管理是當前農業生產的重點工作,做好大春作物中耕管理有利于晚秋生產任務的落實,也有利于各項科技措施的推廣落實,各鄉(鎮)人民政府、華僑農場管理區和農業、科技部門要加強對大春作物中耕管理的指導、服從和督促,切實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一是按照平衡施肥的原則抓好大春作物追肥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當前重點指導農戶做好水稻的抽穗肥和灌漿肥;二是圍繞稻瘟病和稻飛虱防治重點抓好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同時,抓好中耕除草,為晚秋生產奠定扎實基礎;三是認真組織農科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分類管理,確保農業科技指導服務到位;四是高度重視防雹和防汛抗洪工作,切實抓好田間排澇等防災減災工作,同時,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災情信息的規范上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