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外來務工人員權益維護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海黨〔20*〕58)號精神,切實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推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區總工會就進一步做好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發揮組織群眾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外來務工人員組織到工會中來認真貫徹全國總工會“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大力宣傳《工會法》和工會的作用,提高外來務工人員加入工會組織的積極性。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領域,以外來務工人員為重點對象,大力推進建筑業、制造業、服務業、外(臺)商企業以及社區、樓宇等領域的工會組建工作。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在全區范圍內實行外來務工人員“一次入會、務工享受、持證流動、進出登記”的會籍管理制度。簡化入會手續,采取81890窗口入會等有效辦法,最大限度地把外來務工人員組織到工會中來。
二、充分發揮引導群眾的作用,努力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積極運用社區學院、民工學校、工會文化陣地等載體,通過舉辦培訓班、知識競賽以及其他健康文明的文體活動,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特別是用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廣大外來務工人員,努力幫助他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打牢共同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緊密結合“五五”普法教育,廣泛開展以《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增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意識,引導他們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正確享用民主權利,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妥善解決各種利益矛盾。組織開展適合外來務工人員特點的崗位培訓、技能競賽、技師帶徒等活動,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
三、充分發揮凝聚群眾的作用,不斷激發外來務工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大力組織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建設“創新型企業”、“節能減排”勞動競賽等活動,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和企業形成你追我趕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注重利用工會的宣傳陣地和《*通訊》等區內媒體,大力宣傳外來務工人員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的重大貢獻,協調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在外來務工人員入黨、入團、職務晉升、技術職稱評定以及評選勞模、首席工人等方面,與我區城鎮職工一視同仁。區總工會將每兩年組織一次“十佳外來務工人員”評選活動,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關愛外來務工人員的良好氛圍,增強廣大外來務工人員的光榮感、自豪感和主人翁責任感。進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外來務工人員民主權力的各項制度,職工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中要有相應比例的外來務工人員代表,暢通外來務工人員利益訴求渠道,促進外來務工人員各項民主權利的落實,不斷激發外來務工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四、充分發揮維護群眾的作用,切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認真貫徹《勞動合同法》和《寧波市工會勞動保障法律監督條例》,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勞動合同制度建設,幫助指導外來務工人員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大力推行企業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積極推行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工特殊權益保護等專項集體合同。在小型企業比較集中、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地區,大力推行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制度,協同行政執法部門加強對勞動合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引導企業制定科學的工時定額,推動企業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協助有關部門監督用人單位按時足額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工資,依法支付加班工資,保證支付最低工資。及時清欠拖欠工資。大力推進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各項社會保險,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建立健全工會勞動保護三級監督網絡,完善工會主動參與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增強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意識和能力。推廣和應用安全檢查提示卡,建立外來務工人員“安康”志愿者隊伍,鼓勵他們參與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的管理和監督。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督促企業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工健康檔案。指導基層工會協助企業,改善外來務工人員生產生活條件,執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加強對女性外來務工人員的“四期”保護,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切實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五、充分發揮服務群眾的作用,努力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的維權幫困工作
切實加強區和街道工會職工維權服務中心網絡建設,健全工作制度,進一步抓好維權服務中心人員、場地、經費的落實。充分發揮工會“12351”職工維權服務熱線作用,積極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維權服務。進一步完善工會法律援助制度,加強與司法、勞動、法院等有關部門的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及時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法律保障。認真實施《寧波市工會公職律師實施意見》,積極運用工會公職律師和工會法律援助志愿者,為外來務工人員做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訴訟等法律援助服務,幫助外來務工人員依法理性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加強基層工會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建立工會勞動爭議預警機制,加強工會對勞動關系矛盾的預測、預報、預警工作,努力把勞動關系矛盾及時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建立完善市、區和街道、企業四級工會困難職工檔案。對已加入工會組織、并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領取務工地暫住證一年,生活特別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建立困難職工檔案,根據他們的實際困難,依托工會開展助醫、助困、助學等幫困送溫暖活動。大力推動基層工會建立企業內部職工互助幫困機制,積極開展包括困難外來務工人員之內的互助互濟活動,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工會組織的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減輕醫療負擔。動員各級工會廣泛開展為外來務工人員送法律、送溫暖、送健康、送文化、送崗位、送會員等“六送服務”活動,切實為外來務工人員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