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發展殘疾人康復服務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繼續深化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內涵,進一步推動我市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全面深入持續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根據《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7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見》(浙政發〔20*〕29號)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提升殘疾人生活品質的暫行規定》(市委辦〔20*〕16號)等文件精神,本著“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從杭州市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托業已成熟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切實做好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打造“15分鐘康復圈”,體現黨委、政府對殘疾人的關心和愛護,推進我市和諧社會建設進程。
二、責任分工
對有康復需求的視力、聽力、智力、精神和肢體殘疾人實施康復治療、訓練和轉介;開展康復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
(一)社區康復站服務
為殘疾人提供康復場地和康復器械,幫助殘疾人改善或恢復殘體功能;由各區、縣(市)殘聯配備必要康復器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確定專(兼)職專業技術人員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康復指導。其職責要求:
⑴張掛標牌,工作制度上墻告示;
⑵康復器材旁須張貼詳細的使用說明;
⑶對到站康復的殘疾人,要求逐人建立一套完整、詳細的《健康檔案》和《“十一五”殘疾人康復檔案》(見附表1);
⑷建立詳實、完整的工作臺帳;
⑸每年舉辦1-2期殘疾預防和康復知識講座,對社區康復協調員定期開展培訓;
⑹開展康復知識的普及與宣傳,積極組織并策劃“愛耳日”、“愛眼日”、“防治碘缺乏病日”、“全國助殘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等專題宣傳活動。
(二)家庭康復服務
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健康咨詢、慢性病管護、診療和相關康復指導與服務。
1、殘聯職責要求:
⑴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責任醫師的康復訓練計劃,向有需求的殘疾人配發、出借康復訓練器材和輔助器具;
⑵協助聾兒家長開展聽力語言康復訓練;
⑶組織社區內盲人開展定向行走訓練;
⑷組織病情穩定的精殘、智殘人員開展工療、娛療和其他康復活動;
⑸根據殘疾人在文化教育、職業培訓、勞動就業、生活保障、無障礙環境改造及社會參與等方面的需求,聯系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有效的轉介服務。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職責要求:
⑴電話詢訪
了解殘疾人的近期健康情況和康復需求,填寫電話詢訪記錄;與確有需求的殘疾人預約上門時間。
⑵上門服務
詳細了解殘疾人的近期健康情況和殘疾發生史、康復史;進行心肺功能檢查和血壓檢查(視情輔以便攜式心電圖儀進行檢查);
填寫《健康檔案》和《康復檔案》。按照“兩檔”所列欄目逐項填寫,要求描述詳實、書寫規范、字跡清楚;
視情提出有效、可操作的具體康復指導方案;
視情提供醫療康復轉介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條件所限,無法為視力、聽力、智力、精神和肢體殘疾人提供所需治療和康復技術,報各區、縣(市)殘聯同意后轉介至市、省級醫院或其他殘疾人專門康復機構進行康復治療;
發放康復聯系卡,預約下次服務時間,并登記在冊。每月至少提供一次服務,如有特殊服務頻率需求的,由各地殘聯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協商確定。
三、經費來源
各區、縣(市)殘聯對“兩無”殘疾人的康復服務費用給予補助。服務費用由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統一核算,報各區、縣(市)殘聯審核。具體結算辦法由各地協商制定。
四、工作考核
各區、縣(市)殘聯于每年10月底,對社區康復站的工作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服務質量進行自查考評。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召開座談會、進行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上門隨機抽訪、電話回訪等辦法,對社區康復站的工作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服務質量進行考核、評分(《社區康復服務考核評分表》(見附表2)。
市衛生局、市殘聯于每年11月份聯合對各區、縣(市)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進行抽檢。年底,對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五、具體要求
㈠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殘聯要進一步形成合力,努力做好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要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健全組織,落實人員,明確責任。要加強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開展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工作的日常指導和定期考評,確保我市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如期完成。
㈡確??祻头盏轿弧8魃鐓^衛生服務中心(站)責任醫師和街道、社區康復協調員要嚴格按照《實施細則》要求,及時走訪有需求的殘疾人家庭,為殘疾人提供適恰的康復指導和服務。康復服務實施率和康復服務達標率等相關指標要達到《中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評審標準》的要求。
㈢確??祻推鞑呐渌偷轿?。各區、縣(市)殘聯要定期開展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按“個性化配發”的要求,及時為殘疾人適配康復器材,基本輔助器具配置要滿足殘疾人的康復需求。
㈣確??祻腿瞬抨犖榻ㄔO到位。各區、縣(市)殘聯要按照《全國殘聯系統康復人才培養規劃(20*年-2015年)實施細則》要求,與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共同建立社區責任醫師和康復協調員的殘疾人康復服務資格認證制度和知識更新培訓制度。在2010年前,建立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基層殘疾人康復人才隊伍。
㈤確??祻头招麄鞯轿?。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殘聯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媒體,積極開展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的宣傳工作,努力提高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的公眾知曉率。要采取多種方式,向殘疾人及其親友,以及社會公眾宣傳殘疾預防和康復知識,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扶殘為榮,助殘為樂”的新理念、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