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規劃新農村建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農村建設是“*”規劃的重大任務,也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著力點。為鞏固發展20*年試點工作成果,切實抓好20*年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主要內容,以“三清三改”、“五通一氣”和文明村鎮創建為工作切入點,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
二、基本原則
1、發揮“兩個積極性”。一是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主動性,使群眾成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主體;二是充分發揮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使各個部門、社會各界積極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形成共建新農村的整體合力。
2、做到“三個引導”。引導群眾自己動手建家園;引導群眾服務規劃、顧全大局;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產業,自主投入建設新農村。
3、堅持“三個程序”。一是先基礎、后整體;二是先實用、后外觀;三是先村內、后村外。
4、注重“五個結合”。與異地新建相結合,與拆舊整治相結合,與“穿衣戴帽”相結合,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與發展產業經濟相結合。
三、建設內容
(一)總體目標
在鞏固和完善20*年72個省級示范點的基礎上,對20*年新增的146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以農民“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凈能源”為標準,突出實施“三清三改”、“五通一氣”,全部建設成型達標。
(二)具體任務
1、全面推進“三清三改”工作。按照“先基礎、后整體,先實用、后外觀,先村內、后村外”的建設程序,切實抓好“三清三改”工作。“三清”是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其中清垃圾,要實行垃圾歸池、垃圾歸園處理,每個示范點建2座以上垃圾池,并有專人負責垃圾清運工作;清污泥,要將房前屋后、菜園內外、村內村旁的陰溝明渠污泥清理干凈,保證排污設施暢通;清路障,要堅決清理村內、村外、路旁的爛廁所、破牛欄、殘垣斷壁和無人居住的破房。“三改”是改廁、改路、改水。其中改廁,要堅持群眾自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的原則,引導和扶持農戶興建一家一戶水沖式廁所,力爭示范村95%的農戶用上水沖式廁所;改水,要積極銜接農村飲水項目工程,全力實施農村飲水“戶戶通”自來水工程,采取集中式或單戶式等多種方式進行改水,使示范村100%的農戶用上安全自來水;改路,要堅持先村內后村外的原則,抓好示范點的巷道和進村主干道硬化,其中進村主干道的路面控制在3.0-4.5米,路面面層厚度控制在15-18厘米,基層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村內巷道寬度控制在1.0-2.0米,路面面層厚度控制在8-12厘米,墊層厚度控制在8-10厘米,實現主干道和村內巷道硬化80%以上。
2、積極推進“三進三能”工作。一要抓好“三進”。“三進”是電話進村、電視進村、文化進村。實現廣播電視信號到村,入戶率85%以上,固定電話或移動電話入戶綜合普及率95%以上,并建有10米以上宣傳長廊,將村情簡介、黨和政府的農村政策、“五好”家庭評比情況、農事宣傳、農業經濟信息等進行展示,體現各示范點文化底蘊。二要抓好“三能”。“三能”主要推廣普及沼氣、液化氣、太陽能等潔凈能源,努力使農村能源結構向潔凈能源轉變。積極銜接實施農村沼氣建設項目,引導和扶持農戶新建沼氣池,力爭示范村沼氣池普及率達65%以上,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添置太陽能或燃氣熱水器等洗浴設施。
3、全力推進“一分兩化”工作。一要人畜分離。將村莊內的牛欄、豬舍、雞棚等搬離村莊中心,因村制宜建立集中養殖區,徹底整治村莊環境衛生,實現改欄95%以上。二要綠化美化。注重環境的綠化和保護工作,多種樹、種大樹,逐步形成“人在村中、村在林中”的優美環境。同時根據本村建筑特色,因地制宜粉刷破舊墻面,整理房頂屋面,砌透視圍墻,努力把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打造成文明生態新農村。
四、工作措施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新農村示范點建設任務重、要求高,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細則。要堅持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要建立目標責任制,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建立激勵機制,落實具體措施,力求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政策到位、經費到位、措施到位。同時,各掛點幫扶單位也要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和扶持。
2、完善村莊規劃管理。嚴格執行新村鎮“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制度。縣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到位”的原則,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搞好村鎮勘測規劃設計,在3月初拿出規劃設計方案。凡是已經有建設規劃的村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嚴格按建設規劃要求審批農民宅基地,不得在規劃區外批宅基地。引導鼓勵群眾拆舊建新,逐步消滅一戶多宅現象,凡到規劃區內建新房的,必須拆除老宅基地上的舊房,其老宅基地由集體統一收回或流轉;凡不拆除舊房的,不得批準其在新宅基地建房。各鄉鎮的土管所要在做好原有土地管理工作的同時,抓好村鎮規劃建設的具體管理工作,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確保村鎮規劃的落實。規劃建設模式力求形式多樣,既可生態莊園式,也可農村社區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提高房屋設計水平,務求新穎別致,美觀大方。
3、拓寬資金籌措渠道。一要銜接項目資金。農村飲水工程、改廁工程、農村沼氣工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土地治理工程等專項工程建設,要盡力銜接列入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范圍內,使農民少花錢、多辦事。二要爭取各界人士捐助。爭取本村在外工作人員、知名人士、企業家的支持,為家鄉建設獻計出力、奉獻愛心。三要鼓勵社會融資。積極探索土地資產運作、個人資本參與、企業投資經營、業主承包開發、共同投資管理辦法,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新農村建設。
4、推行物資扶持機制。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要對照村莊規劃要求,明確建設項目,測算建設工程量,合理安排建設進度。堅持以物資扶持為主,各鄉鎮要根據工程施工進度,向縣新村辦提出物資調撥申請,由縣新村辦按進村道和村內主干道每立方米6包水泥、巷道每4平方米1包水泥的標準,在各示范點物資調撥量范圍內,統一將水泥調撥到各鄉鎮,再由鄉鎮分發至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其它項目物資調撥由各鄉鎮按照項目主管部門要求將物資逐級分發到新農村建設示范點。
5、加大產業培植力度。堅持把產業培植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挖掘特色產業,壯大優勢產業,引進新興產業,鏈接相關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各示范村要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并于3月底報新村辦。去年的72個省級整治村要進一步加大產業培植力度,確保每個村都有一個產業支撐。新增的146個示范點,基本做到每個點有產業基礎。
6、加快推進建設進度。各鄉鎮及相關部門要認真對照目標任務,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倒排工期,加快推進。在3月底前完成示范點村莊規劃設計,并完成理事會會長及會員的推選、理事會章程的制定;8月底前完成改廁、改欄、修建下水道等工程;9月底前完成改路、改水等工程;11月底前完成村莊內外環境的綠化、美化等整治工作,并全部成型達標。
7、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各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積極主動把項目工程銜接到新農村建設中,加快制定分項目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新村辦要加強整體工作的調度運轉、全面指導和督查、銜接各方面工作。建設、國土部門負責抓好示范點建設規劃,按時完成示范點規劃編制任務,并根據各村特色及地理位置,提供多種風格的民居設計圖紙供村民選擇;交通部門負責抓好示范點公路勘察設計,協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規劃設計,積極爭取鄉村公路建設項目計劃;衛生、老建、農業部門負責抓好環境整治、改水改廁和沼氣池建設;水利部門負責抓好“戶戶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技術服務;供電、電信、廣電部門負責做好示范點的通電、通訊、通廣播電視工作。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整體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
8、建立民主管理機制。通過各種途徑發動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使農民自覺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要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示范點建設方案應當經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堅持村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農民群眾監督。要注意發揮農村“五老”的作用,組建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或農村社區服務組織,具體負責各項工程的實施和監督管理,逐步形成農民自主決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長效機制。
9、嚴格考核獎勵制度。把新農村建設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評內容,由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考核。堅持每月定期抽查和年終目標考核相結合,對工作進度較快、效果好的,給予通報表彰;對因工作不到位、建設進度慢、成效不明的,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年終根據考核結果,評選出先進單位、先進示范村和縣直單位幫扶獎,由縣委、縣政府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