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加快普高技術課程指導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保證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順利實施,根據《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第一階段工作方案》,結合實際,現就我省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切實加強對通用技術課程的領導與管理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高度重視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工作,選派專人負責檢查各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準備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2.各普通高中應有一名校長具體負責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工作,加強對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管理,做好實踐活動的安全工作。各普通高中必須開設通用技術的兩個必修模塊,每周2課時(建議連排),共72課時;至少為2006級學生在高三開設一個選修模塊,并逐年增加選修模塊的開設數量。
二、高度重視通用技術教師隊伍建設
3.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早規劃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結構的調整,督促學校根據需要逐步配齊配足通用技術教師。通用技術必修課按每5-6個平行班配備1位專職教師,選修課可配專職教師,也可聘請固定的兼職教師。
4.各普通高中應安排原教學能力較強的勞動技術教師、科技發明教師或動手能力較強、知識面較寬、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理科教師任教通用技術,應鼓勵和吸收青年教師充實通用技術教師隊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支持學校招聘工科院校的優秀應屆畢業生來擔任通用技術課程教師,支持學校聘請職業高中、職業技校的專業教師擔任通用技術兼職教師。
5.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切實做好通用技術教師的培訓工作,要堅持&ldquo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rdquo的原則。
6.各高等師范院校應積極創造條件,盡快開設技術教育專業或設置有關的選修課程,及早開辦通用技術課程的師資培訓班或函授班,解決教師的培養途徑和專業技術培訓問題。
三、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抓緊專用場地建設
7.省教研室應統籌規劃、組織開發通用技術教學資源,編寫學生活動手冊、教學案例集,建立浙江省通用技術教研網頁。
8.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學校建設通用技術專用教室。各普通高中應在20*年至少配有一個專用教室,并在3年內達到每6個班級配有一個專用教室的標準。專用教室依據《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裝備配備目錄》配備器材,各普通高中應在3年內達到標準。建設專用教室時應充分發揮學校已有的勞動與技術教室的作用,根據通用技術實施要求對其進行改造,并利用好已有的器材。專用教室應配有通用技術實驗員進行管理。
9.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規劃選修模塊教學場地的建設,除利用已有的勞動與技術教育中心、勞動與技術教育實踐基地、職業高中實踐場地以及學校自建實踐基地外,還可統一建設技術教育基地(中心),或由臨近的幾所學校分別建選修模塊的專用教室,實行學生跨校選課制度。
10.各普通高中應積極開發和利用通用技術課程資源,建立有特色的通用技術資源庫,并鼓勵通用技術教師開發課程資源。
四、充分重視通用技術課程評價工作
1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教研部門和高中學校通用技術課程評價研究工作加強指導,監督各普通高中的通用技術學分認定工作,監控和評估各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通用技術項目測評的質量。
為確保各普通高中按規定開好通用技術課程,在課改剛實施的現階段,通用技術課程會考暫不執行免考制度。各地各校要組織做好通用技術課程的會考工作。
12.各普通高中要加強通用技術課程的過程管理和檔案管理,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五、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13.各市和規模較大的縣(市、區)必須配備通用技術專職教研員,其他各縣(市、區)必須配備專職或以通用技術為主的兼職教研員。各市、縣(市、區)應成立由骨干教師組成的中心教研組,負責指導通用技術教學和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14.各級教科研規劃部門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通用技術課程方面課題,通過課題研究解決本課程推進實施過程中的教育教學問題,提高通用技術教學質量。
15.各普通高中應成立通用技術教研組,或跨校聯合成立通用技術教研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六、認真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16.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通用技術教師的工作量核算、職稱評定、繼續教育及評先評優等相關政策。可參照理科教師的標準確定通用技術教師工作量,職稱評審時對通用技術教師可單獨設置學科評議組,并給予適當傾斜。加大通用技術學科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以引領學科的持續發展。
17.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向當地政府爭取,為通用技術課程專用教室建設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通用技術課程的順利開設與實施。各普通高中應設立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相應的配套經費。
18.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輿論宣傳,營造有利于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通用技術課程的意義和價值,爭取社會和家長理解、支持通用技術課程實施。
19.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每年對通用技術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把通用技術課程實施情況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年度考核范圍內,并把考核結果作為省級重點中學復評以及市縣高中學校評估的評判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