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各部門和單位:
為改變農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現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省、紹興市有關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農村生活污水整治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由于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相對比較薄弱,加上農民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大量農村生活污水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就直接流入河流、湖泊,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可以大大減少類似情況的發生,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提高農村的整潔程度。
2、有利于保障農民身體健康。農村生活污水給當地的空氣、河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時給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為保障農民健康,體現“以人為本”,必須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整治,以減少各種傳染病的致病源,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推進農村和諧社會的建設。
3、有利于加快社會能源建設。當前能源供應非常緊張,制約著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整治,可以在解決生態環境污染的同時,起到增加能源種類、緩解能源短缺有益補充的作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進一步明確農村生活污水整治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進度安排
(一)基本原則
1、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堅持以規劃為先導,充分考慮城鎮體系建設規劃、經濟發展狀況、污水排放現狀、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學規劃建設區域內的污水處理設施。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結合各地經濟條件、地形地貌和群眾積極性等現實情況,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科學確定不同類型的污水處理模式,分類推進整治工作。
3、示范帶動,逐步推進。按照先易后難,先集鎮后農村,先環境敏感區后一般區域的次序,在全市范圍內選擇一批具有一定條件的行政村進行試點,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取得經驗后逐步推開,有計劃、有步驟地梯度推進。
4、政府推動,多元投入。加強政府調控和指導,切實抓好各項配套政策的制訂和落實,優化項目配套,并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同推進整治工作。
(二)總體目標
到2010年,力爭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整治工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0%左右,農村生活無序排放現象得到明顯改變,實現農村衛生整潔、生態和諧。
(三)主要任務
各鄉鎮、街道要認真進行調查摸底,詳細了解本地農村污水排放現狀,精心制訂本地農村生活污水整治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年度工作重點和階段性目標。整治規劃要與新農村建設規劃、“*”規劃等已有的規劃相銜接。
要根據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環境和經濟條件,科學選擇城鎮污水處理廠(站)、無動力厭氧沼氣凈化池、微動力厭氧好氧、人工濕地或其他適合本地實際的污水處理方式。凡能納入城鎮(區域)污水處理管網系統的農村,如城中村、與城鎮(區域)污水處理廠臨近的行政村等,原則上要建設截污管網,將污水收集后由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不具備納管條件的經濟發達鄉鎮、街道和行政村,可根據實際采用適宜處理技術處理生活污水。
(四)進度安排
按照紹興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我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試點示范階段(20*年)。在全市選擇有一定條件的行政村(重點是中心村和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并根據這些行政村的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開展試點工作。
第二階段,重點突破階段(20*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推廣,全市有20%的行政村建成適合本村實際的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第三階段,全面推進階段(20*-2010年),全面推進并完成全市6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三、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的民心工程,需要政府引導、推動和農民的自覺參與。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務必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工作力度。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市府辦、農辦、農林、環保、發改、財政、建設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林水產局內,辦公室工作人員由農林水產局、環保局各抽調一人組成,實行集中辦公。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落實責任,協調一致,形成合力。各鄉鎮、街道也要根據實際,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全面負責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并落實一名專職工作人員,做好該項工作的指導,著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2、政策扶持,加大投入。20*年度開展試點的行政村,市財政、所在鄉鎮(街道)和行政村分別按項目總投入額的55%、25%和20%予以承擔,若有項目被列入省級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則按市財政補助金額與省級項目補助金額就高的原則予以補助。明年至2010年間實施項目的補助政策另行制訂。同時各鄉鎮、街道要多渠道籌集資金,鼓勵社會各界特別是工商企業、社會團體參與,形成財政投入為導向,農村集體、工商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共同參與的多元投資機制,全面推進整治工作。
3、建立制度,強化考核。要加強各項制度建設,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把日常管理作為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整治的一項長期任務和重點工作,不斷鞏固和擴大整治成果。建立相應的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檢查考核制度,對整治成效明顯、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鼓勵。
4、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以專欄、專題等形式及時報道工作進展,宣傳典型經驗。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環保宣傳和科普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加快轉變傳統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具體實施細則由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