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加強種植業技術推廣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各項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實施“*”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切實做好20*年度的農業工作,對于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意義重大。種植業技術推廣系統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1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圍繞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中心任務,強化公共推廣、促進多元推廣、構建和諧推廣,切實提高集成創新、執法監管、指導服務、推廣應用、和諧發展等5種能力,突出抓好10項重點工作。
一、全力服務糧食高產創建。一要積極參加農業部開展的在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主產省(區)建設500個糧食萬畝高產示范片的創建活動,主動參加高產創建活動方案、技術方案的制定,抓好主要糧食作物優良品種及其配套技術的遴選、展示、示范、推廣,開展現場觀摩與技術培訓活動,并協助做好高產創建示范片驗收工作。二要以作物免耕栽培、超級稻新品種與水稻精確定量栽培、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與氮肥后移、玉米增密高產栽培與地膜覆蓋栽培、馬鈴薯脫毒種薯與間套作等關鍵技術為主體,集成創新配套技術,分作物、分區域、按主栽品種集成推廣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模式。三要在關鍵季節組織農技推廣人員深入一線,開展生產督導和技術指導,確保關鍵技術進村、入戶、到田。四要立足抗災創高產,提前制定抗御干旱、洪澇、霜凍、病蟲害等災害的預案,并抓好災后自救技術措施的落實;特別是南方遭受持續雨雪冰凍災害的地區,要抓緊抓好夏糧抗災奪豐收關鍵技術的推廣普及。
二、全力服務油料生產振興。一要積極配合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分解落實恢復和擴大大豆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的任務目標,以及良種補貼政策;抓好100個油料生產大縣的“321”高產創建活動,即創建畝產300公斤的花生萬畝示范片、200公斤的油菜、大豆萬畝示范片,100公斤的芝麻千畝示范片,重點開展油菜免少耕栽培、大豆“壟三”栽培與窄行密植、花生地膜覆蓋等關鍵技術展示、示范和現場觀摩活動,大力推進油料生產農藝與農機的結合。二要加大花生、大豆、向日葵、芝麻、胡麻等油料作物新品種試驗與鑒定工作力度,及時優良新品種,搞好新品種的展示、示范,并組織開展現場觀摩與技術培訓活動。三要在關鍵農事季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培訓指導活動,當前要抓緊開展冰凍雨雪災害對油菜生產影響的評估,指導農民因地制宜采取抗災增產的技術措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三、全力服務經濟作物提質增效。一要以提高棉花市場競爭力為目標,篩選優良品種,加大優質轉抗蟲基因棉花新品種和無土育苗移栽等輕簡栽培技術示范、推廣力度。二要大力推進園藝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推廣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無公害栽培及采后產品保鮮、加工技術,大力推廣甘蔗脫毒種苗和機械深松耕技術,不斷提高生產效益。三要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研究分析災情,提出切實可行的抗災對策,幫助災區農民落實抗災保收措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確保災年增收。
四、加強重大生物災害綜合防控。一要系統監測重大農業生物災害發生動態和流行趨勢,提前制定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預案,配合做好流行性、遷飛性、暴發性重大生物災害應急防控行動組織與實施。二要組織以小麥條銹病源頭治理、蝗蟲生態控制與生物防治、稻飛虱抗藥性治理、蔬菜和果樹害蟲誘殺等重點的綠色植保技術萬畝示范片,篩選、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和先進施藥機械,推行重大生物災害統防統治和專業化防治,推進農田統一滅鼠和“毒餌站”滅鼠。三要全力推進西北、東北等沿邊、沿海三個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帶建設,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四要加強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影響的評估,提出科學的應對措施;密切監測重大生物災害發生消長動態,及時提出技術對策并組織防控行動。
五、加強科學施肥技術示范推廣。一要組織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建立“示范方”、“展示片”,集成推廣“測土、試驗、配方、配肥、施肥”五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做好主要農作物分區域施肥指標體系建設工作,積極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咨詢系統;組織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關鍵環節技術培訓,進一步規范取土化驗、田間試驗、農戶調查、配方制定等關鍵環節的技術,并做好測土配方施肥進度統計、數據匯總工作。二要推進縣域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和耕地地力評價工作,抓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化驗室檢測質量控制和考核工作。三要認真實施有機質提升試點項目,集成推廣以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為重點有機質提升技術,探索適合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技術規程。四要積極開展肥料新品種和施肥新方式的示范推廣,做好不同區域、不同作物肥料不同施用方式的試驗比對,示范推廣緩控釋肥料等肥料新品種;當前要積極推廣農作物防凍抗寒肥料新產品、施肥新技術,促進受災農作物苗情轉化。
六、加強農田節水技術集成推廣。一要結合農田節水示范區建設,重點抓好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土壤水庫營建、集雨補灌、經濟植物籬、聚水保墑、抗旱坐水種、冬小麥測墑節灌、水稻淺濕控制灌溉等9種技術模式集成推廣與技術培訓,因作物、因地創建農田節水技術萬畝示范片,并組織現場觀摩。二要結合實施農田節水中央財政補貼項目,推廣應用結構調整節水、生物節水、農藝節水和基礎設施建設節水等重點措施,探索建立“蓄、保、集、節、用”一體化農田節水技術體系,并組織好農田節水技術總結、宣傳和現場觀摩活動,力爭做強做大項目。三要加強農田土壤墑情監測網點建設,定期開展農田墑情與旱情測報,指導農田抗旱保墑和節水灌溉,并組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農田節水技術指導、培訓和觀摩活動。
七、強化執法管理與投入品監管。一要加強植物有害生物疫情聯合監測與防控,實施好蘋果、柑橘非疫區建設項目,推廣應用植物檢疫計算機管理系統,并做好種苗調運審批管理。二要加強品種區試、審定及退出管理,加大品種DNA指紋鑒定技術、品種真實性和純度SSR分子鑒定技術開發推廣力度,并抓好非審定農作物的品種試驗與鑒定等工作。三要做好《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及其配套規范性文件的宣傳貫徹和培訓工作,做好質量手冊改版,開展能力驗證活動,按照統一管理、兩級考核機制開展質量檢驗機構考核認定工作。四要在春秋兩季用肥高峰期對市場肥料質量狀況進行監督抽查,公布抽查結果,指導農民科學施肥。五要按照農業投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農業部“農藥種子肥料管理年”的工作部署,積極參加農資市場打假、偽劣農資查處和送放心農資下鄉等活動,嚴格實行農業投入品應用試驗—示范—推廣程序,推行農藥、肥料生產性試驗示范,配合把好農業投入品推廣準入關。
八、強化標準建設與綜合服務。一要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做好相關農業標準制(修)訂規劃,加強專業間的協調配合,積極組織開展標準宣傳貫徹和示范推廣工作。二要及時重大有害生物發生動態預報,大力推廣監測新技術,全面推進病蟲害發生與防控信息可視化;加強監測設施和人員隊伍建設,推行監測數據的標準化處理與網絡化傳輸。三要按照“構建數字農情體系”要求,強化現代信息手段,提高信息的專業化、系統化水平,加強耕地質量、土壤墑情、農作物苗情、肥料市場信息監測網絡和種子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規范調查監測、數據采集分析、信息報送等程序與方法,力求做到信息及時、準確、規范。四要以實施“金農工程”為契機,加大種子、植保、土肥、農技推廣等各類信息資源整合力度,發揮農技推廣系統主辦的網絡和期刊雜志在傳播“三農”新政策、農業新技術、農資新產品、科技新成果、推廣新方法和各地推廣工作改革創新新經驗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農技推廣信息化水平。
九、強化推廣改革創新與行業指導。一要繼續跟蹤各地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進展,及時總結宣傳典型經驗,針對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切實加強指導。二要積極推進以規范內部管理、創新推廣方法、健全考評激勵機制為主的基層農技推廣運行機制創新,著力提升農技推廣的活力和效能。三要加強優糧工程、種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重大行業建設項目的建設內容指導、申報協調和實施監督,加強農技推廣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推廣條件;協助組織好全國肥料、種子、植保“雙交會”、優質稻米交易博覽會,以及“兩雜”種子生產供需形勢分析會、“兩刊”通聯會。四要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的支持,優化隊伍,提高素質。五要積極推動修訂《農業技術推廣法》和爭取出臺地方性農技推廣法規,爭取早日實現依法明確各級政府的農技推廣投入責任,建立健全農技推廣保障機制;依法規范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技人員的推廣行為,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十、進一步推進自身建設。一要加強各級推廣機構領導班子建設,著力強化班子成員的大局意識、創新意識、和諧發展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執行力。二要推進各級推廣機構和諧文明單位建設,組織干部職工學習政治理論、專業技術、政策法規等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完善規章制度,加強規范管理,努力推進內部改革,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弘揚精誠協作、奮發有為的團隊精神,構建和諧文明長效機制。三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競爭擇優的崗位管理制度建設,鼓勵農技人員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構建年輕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建設一支政策理論水平高、專業服務技能強和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農技推廣隊伍。四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上下共同努力,爭取支持,力爭從今年起通過3-5年的建設,使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具備必要的辦公場所、儀器設備和試驗示范基地,顯著改善推廣條件和手段,提高農技服務能力。五要加強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發揚求真務實精神,不斷改進學風和文風,著力精簡會議和文件,鼓勵農技人員深入農村、農戶、農田,為基層和農民解難題、辦實事、謀福祉。堅持圍繞中心抓重點、圍繞重點抓落實、圍繞落實抓督查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農技推廣工作順利開展;強化廉政意識,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保持勤儉辦事、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各級農技技術推廣部門要以良好的作風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開拓20*年種植業技術推廣工作新局面,為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