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貿局油茶產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也是我市一大優勢資源,許多地方都有種植油茶的習慣。油茶綜合利用產業鏈長,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產業發展的潛力大、前景廣。發展油茶產業,既可綠化、改善生態環境;又可提高林地資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油供給能力,滿足社會和大眾對良好生態產品、天然綠色產品的需求,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貫徹落實省政府加快發展油茶產業的部署與要求,推進我市油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育大產業為目標,遵循現代林業發展理念,強化科技支撐,加強政策扶持,注重示范帶動,重視品牌建設,大力推廣優良高產油茶新品種和豐產栽培新技術,著力研發油茶產品加工新工藝,加快發展龍頭企業,不斷提高油茶產業化經營水平,努力形成資源充足、開發利用水平高、綜合效益好的油茶產業發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綜合分析各種生產要素和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科學編制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合理進行產業布局,突出資源優勢,形成區域特色產業。
2.堅持造改結合,穩步推進。既要充分利用適生區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產油茶林,又要著力抓好現有低產油茶林的改造,全面擴大高產油茶資源培育規模和產出總量。要對現有油茶林撫育墾復進行分類指導,根據油茶林低產低效原因,分別采取撫育管理、補植改造或更新重造等措施,提高油茶的產量和效益。要根據土地資源、良種優苗供應、投資規模、加工能力、技術力量、市場需求等情況,積極穩妥推進,防止一哄而上。
3.堅持科技先行,示范帶動。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加快優良新品種選育和豐產栽培技術研究,加速新產品開發,促進油茶產業高起點、高標準發展,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加快建設優質高產示范林基地,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逐步把油茶產業做大做強。
4.堅持龍頭帶動,產業化發展。要把油茶高產資源培育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抓好加工利用,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綜合經濟效益。要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原料生產基地,與農民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共同體,帶動油茶產業發展。
5.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油茶產業經濟和生態效益好,但前期投入大,各級政府要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導扶持油茶產業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推動油茶產業發展。要正確處理統一規劃與尊重農民意愿的關系,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充分調動農民發展油茶的積極性,使廣大農民真正成為油茶產業發展的主體。
三、目標任務
我市栽培油茶地理環境優越,改革開放初期全市達80多萬畝,但由于缺乏優良新品種,又采用實生苗造林,遺傳品質不一,植株良秀不齊,加上管理粗乏,多數處于半野生和原始耕作狀態,產量很低,效益很差,以致生產下滑,銳減為現在的43.8萬畝。近來來,隨著油茶品種的更新,龍頭企業的發展,社會需求的激增,油茶產業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對接省上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結合南平實際,現確定我市油茶產業發展目標如下,具體規劃由市林業局負責制訂并下達。
1.第一階段目標:即2009至20*年,新造油茶林面積4萬畝,撫育改造低產林面積20萬畝(包括撫育墾復和更新改造面積),新建(新造或低改)高產油茶示范林5萬畝;加快油茶良種繁育和優質種苗生產能力建設,新建油茶良種采穗圃200畝、建立油茶種質資源庫*0畝、建立油茶種子園*0畝,建立良種苗圃基地200畝。至20*年,爭取全市油茶林面積達48萬畝;積極扶持培育油茶加工龍頭企業,形成相對完備的油茶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
2.第二階段目標:20*年至20*年,新造油茶林面積32萬畝,撫育改造油茶低產林23萬畝(包括撫育墾復和更新改造面積),新建(新造或低改)高產油茶示范林7萬畝,爭取至20*年全市油茶林面積達80萬畝,平均畝產茶油20公斤以上;扶強做大油茶龍頭企業,形成完備的油茶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逐步形成資源相對充足、利用水平高、產出效益顯著的油茶產業發展格局。
四、工作措施
1.加強種苗生產與監管。一是建設油茶良種繁育基地。發展油茶產業,種苗是根本、是關鍵,要保證油茶種苗的質量和供應。要在順昌、浦城、邵武等地建立油茶良種采穗圃、油茶種質資源庫、良種優苗培育基地,要抓緊落實地點、確定育苗單位(或育苗大戶),迅速展開工作,保證油茶產業發展需求。二是加強油茶種苗質量監管。林業部門要加強油茶種苗質量的監管,認真做好采穗圃種源和品種的調查核實、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等工作,對符合要求的發給“采穗許可證”。要嚴格執行油茶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種苗質量檢驗合格證、出圃種苗標簽等制度,做到“四定三清楚”,即:定點采穗、定點育苗、定單生產、定向供應、品種清楚、種源清楚、銷售去向清楚,確保生產用苗品種優良。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油茶種苗生產單位與種苗使用單位要簽訂良種優苗供應及售后服務協議,種苗監管部門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因種苗不合格造成用戶損失的,要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2.建設優質高產示范基地。2009—20*年,全市要建立(新造或低改)油茶林優質高產示范基地2萬畝,市、縣(市、區)、鄉(鎮)三級林業部門都要建立示范點,促進油茶產業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集約化發展。浦城、順昌、光澤、邵武、延平、建甌等6個國家或省上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市、區),要帶頭抓示范抓典型,建設好樣板,為推進全市油茶產業發展多做貢獻。與此同時,要不斷拓展油茶發展空間,新造油茶示范林可與營造防火林帶相結合,與“老桔園”、“老果園”更新改造相結合。
3.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目前,我市油茶加工龍頭企業有兩家,分別是順昌天福油脂有限公司、浦城龍凌植物油有限公司,現已成長為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所生產的“老知青”牌山茶油和“龍凌”牌山茶油在當地已有一定的知名度,要繼續加大力度扶持發展。同時,要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與農民合作,建立原料生產基地,形成原料生產、產品加工、市場營銷一條龍的產業發展模式;要實施品牌戰略,幫助企業打造“老知青”牌山茶油和“龍凌”牌山茶油品牌,爭取盡快成為全省或全國的知名品牌;要重視扶持發展經濟合作組織、新興龍頭企業,推動油茶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4.加強科技支撐的力度。一是加強新品種選育和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加強與省農林大、省林科院、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系合作,加快高產、穩產、多抗優良新品種的選育,加強相關配套技術的集成創新,促進產學研相結合。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順昌、浦城、邵武建立油茶良種繁育基地、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基地。二是加大油茶新產品研發力度。鼓勵順昌天福油脂有限公司、浦城龍凌植物油有限公司等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加快油茶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提高出油率,不斷開發適合市場需要的茶油新產品;加大精深加工研發力度,把油茶富含的多種營養成份提煉出來,制成營養品、保健品、化妝品等,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加工剩余物的綜合利用率,加快茶皂素、飼料、肥料、洗滌產品等副產品的開發,延長產業鏈,提高綜合經濟效益。三是加快優質高產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要重視油茶生產技術培訓,加強對農民和基層技術人員的培訓,普及相關知識和操作規范,提高農民種植和經營油茶的技術水平。加大優質高產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促使油茶生產全部實行良種良法。
5.加大資金扶持的力度。一是建立油茶良種優苗補貼制度。設立油茶良種優苗專項補貼資金,鼓勵農民利用良種優苗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產油茶林和對現有低產林進行更新改造,由林業部門給予適當的良種優苗補貼。二是建立優質高產油茶示范林資金補助制度。從2009年起,凡列入縣(市、區)級新造優質高產油茶示范林的,油茶良種優苗由縣(市、區)林業部門無償提供;凡列入縣(市、區)級油茶低產改造示范林的,經檢查驗收合格后,由相關部門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三是建立科技研究與推廣專項資金。設立油茶科學研究及技術推廣專項資金,支持油茶新品種選育、豐產栽培及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支持油茶加工龍頭企業開展以茶粕產品開發利用和高級保健茶油產品研究開發為主要內容的加工利用技術研究。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發展油茶產業意義重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成立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政府分管林業的領導任組長,由林業局局長兼任常務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在林業局,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確保有效運作。相關部門要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林業部門要做好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加強種植技術指導,加快新品種選育,落實良種優苗供應。科技部門要主動與科研院校的加強聯系,力爭在油茶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發展改革部門要指導企業做好油茶產業項目申報,組織油茶產業項目推介,開展油茶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鄉鎮(街道)要廣泛宣傳發動,充分調動林農的積極性,加快油茶基地建設步伐,努力推進油茶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