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外來人員衛生服務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落實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實施意見》(甬政辦發〔*〕211號)和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海黨〔*〕58號)的文件精神,更好地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現就進一步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
生服務管理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充分認識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衛生條件,增進他們的健康素質,是新形勢下衛生工作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各街道、各有關部門和各醫療衛生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是做好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健康權益、統籌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促進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與緊迫感。
二、全面落實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的各項措施
(一)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外來務工人員中疾病監測力度,對來自疫區和疾病高發區的外來務工人員開展血吸蟲病、瘧疾、艾滋病監測,及時發現輸入性傳染源,阻斷疾病傳播。落實國家對血吸蟲病、肺結核病、瘧疾、麻風病減免治療的政策,使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戶籍居民一樣享受同等的減免治療待遇。外來務工人員中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在我區期間與本地戶籍居民同樣享受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并及時向其戶籍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通報,嚴格加強管理。
(二)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免疫規劃工作。進一步發揮公安、計生等部門的信息平臺和公共衛生聯絡員、社區責任醫師、社區健康教育宣傳員網絡的作用,收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信息,推廣和落實現場建卡、手機短信、電話語音催叫,強化免疫,查漏補種,新入學入園兒童查驗接種證等免疫規劃管理措施,提高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免疫規劃建卡率和一類疫苗接種率,消除免疫空白兒童,降低疫苗針對疾病的發病率。
(三)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職業病防治。督促有職業危害企業認真貫徹《職業病防治法》,為外來務工人員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對從事有職業危害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督促企業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指導教育其正確使用職業病防治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防止職業危害事件發生。對有職業病癥狀的外來務工人員,要及時進行職業病診斷、鑒定,維護其合法權益。
(四)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強規范化建設。根據就近就地原則,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等的診治工作。積極利用中醫藥等適宜技術,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簡、便、驗、廉的特色服務。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單位可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醫療定點關系。
(五)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婦幼保健工作。充分發揮公共衛生聯絡員和計劃生育專干的作用,利用統一的外來務工人員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切實掌握外來務工人員中的婦女兒童信息,為其提供婚前、孕前、孕產期和兒童保健宣教與服務,對外來務工人員中的婚孕期青年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婚孕期基本項目免費醫學檢查和保健咨詢。對外來務工人員中孕產婦的分娩,會同有關部門按規定予以救助。
(六)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衛生安全。加強對城鄉結合部等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區域的衛生監管,動態掌握餐飲單位的分類和分布情況,結合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確定食品安全風險度的高低,把監督重點放在風險度高、易發生食物中毒隱患的環節,提高監管效率。采取專項行動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非法行醫、非法接生的整治力度,加大對個體診所等的監管力度。
(七)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教育。通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組織、公共媒體等渠道,積極在外來務工人員中開展《傳染病防治法》、《職業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母嬰保健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在外來務工人員集聚區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衛生防病意識,增強其自我保健能力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八)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集聚地的環境整治。深入持久地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將外來務工人員集聚地的環境整治納入當地工作范疇。進一步建立居住地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的長效管理機制,鞏固生活垃圾袋(桶)裝化成果,在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地推廣“門前三包”制度,全面消除社區內暴露垃圾和衛生死角。合理規劃新建三格式無害化公廁,加強公廁長效保潔管理。
三、強化對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保障
(一)切實加強領導。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工作任務重。各街道、各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把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與管理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專人負責,研究制訂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同時,要加強考核與督查力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認真履行職責。各街道、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協作。街道要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集聚點的綜合管理;衛生部門負責外來務工人員傳染病防治、免疫規劃、職業病防治、基本醫療、婦幼保健、衛生安全及健康教育等服務項目的落實;愛衛辦牽頭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公安、計生部門及各街道協助開展外來務工人員的搜尋、登記工作,必要時做好對傳染病人強制隔離措施;教育部門負責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校、幼托機構各項防病措施的落實,開展健康教育;民政部門協助開展外來務工人員重大疾病的醫療救助;財政部門負責外來務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保障工作。
(三)努力加大投入。各街道和有關部門應根據轄區內外來務工人員常住人數,增加相應的衛生服務資源的配備,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常住人口(包括外來人口,下同)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公共衛生經費按常住人口撥款,撥款標準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逐步提高。要逐步建立“政府買服務”的補償機制,實施績效評估,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