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加快我省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意見的通知》(*府辦〔20*〕40號)精神,提高我市農村資源利用效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加快我市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加快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是推進農村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緩解我市農村能源不足矛盾、加快建設節約型和環保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村沼氣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農村沼氣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把加快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工作措施,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責任到位、資金到位、措施到位。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
“*”期間,全市以建制村為實施單位,按照突出重點、積極穩妥、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的原則,建設沼氣示范村和種養場沼氣示范點。具體是:生豬存欄量保持在5頭以上的農戶,基本普及沼氣池并使用沼氣;非禁養區內生豬存欄量保持在100頭以上的種養場,原則上100%興建大中型(50M3以上)沼氣池。東江、西枝江沿岸重點鄉鎮(惠城區:蘆洲鎮、橫瀝鎮、馬安鎮、三棟鎮、汝湖鎮、潼湖鎮、水口辦事處、小金口辦事處、河南岸辦事處;惠東縣:平山辦事處、白盆珠鎮、多祝鎮、大嶺鎮、白花鎮;惠陽區:良井鎮、平潭鎮;博羅縣:石壩鎮、麻陂鎮、楊村鎮、楊僑鎮、泰美鎮、羅陽鎮、龍溪鎮、園洲鎮、石灣鎮),在20*年6月底前,凡符合建設沼氣池條件的農戶和非禁養區內的畜牧種養場全部興建沼氣池并使用沼氣。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
(一)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要量力而行,堅持政府引導、扶持,農民自愿的原則,科學規劃,穩步推進,不搞包辦代替。各縣、區要盡快制定農村沼氣工程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要規劃到村和種養場,落實到戶到點,并突出“六個結合”,即沼氣工程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社區環境相結合;與減少種養場污染及保護周邊生態環境和節能相結合;與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相結合;與農村安居工程、扶貧開發和生態文明村建設相結合;與解放農村勞動力相結合,減少森林砍伐,加強水土涵養,鞏固生態環境建設成果。
(二)根據全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我市農村沼氣工程建設劃分為兩大類型進行管理指導:第一類為農村戶用沼氣池。在示范村重點推廣6—8M3的戶用沼氣池,引導農戶綜合利用沼氣、沼液、沼渣,開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家園建設,積極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第二類為生豬存欄量常年穩定在100頭以上的種養場,重點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改善種養場生態條件,治理農業面源污染,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形成“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新格局。
(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突出重點、先易后難、協調發展”的要求,選擇有一定條件,群眾積極性高的村、戶及種養場進行示范建設,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技術規程、統一組織施工,取得成功經驗后,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確保沼氣池建設一個,成功一個,使用一個,鞏固一個,美化一個。今后,凡新辦的規模化畜牧種養場都應配套沼氣建設。
四、加大投入,扶持引導
為推進全市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確保如期實現工作目標,實行政府投入為主、農戶自籌為輔的政策,對興建沼氣池的農戶和種養場實行補助。各級政府要把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資金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扶持農村沼氣建設。沼氣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后,給予補助。具體補助標準如下:
(一)農村興建戶用沼氣池,每個戶用沼氣池由市財政補助1300元,縣、區財政補助700元,不足部分由農戶自籌。享受省級財政建池補助的農戶,由市財政補助700元,縣、區財政補助500元,不足部分由農戶自籌。
(二)規模化種養場興建大中型沼氣池(沼氣只供本場使用)的資金由經營者自行解決。為鼓勵其興建沼氣池,對凡建有80立方米以上沼氣池的種養場,市財政一次性給予3000元補助,縣、區財政可結合實際給予適當補助。享受省級財政補助建池的種養場,市財政不再給予補助。
(三)專為村民供氣的規模化種養場興建沼氣工程,按供給農戶數量給予補助,補助標準按興建戶用沼氣池執行。
(四)以自然村為單位,農戶集中建豬舍養豬,并集中興建沼氣池的,按供氣農戶數量給予補貼。
(五)市財政每年安排15萬元,用于沼氣工程建設技工培訓以及沼氣工程推廣和指導工作經費。
五、明確職責,強化服務
(一)我市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各縣、區政府,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是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推廣工作的實施主體。按照“規劃到縣、任務到縣、資金到縣、責任到縣”的要求,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層層分解任務,抓好工作落實。各縣、區農業、畜牧、財政、環保、發改、科技等職能部門要按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互相協作,切實解決農村沼氣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要嚴格實行公開制度,規劃項目、實施方案、補助政策等都要公示。市農業、財政部門要定期開展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檢查驗收和獎懲制度,對在農村沼氣推廣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行動遲緩,完成情況差的進行通報批評。
(二)建立健全市、縣(區)兩級技術培訓和服務網絡。各縣、區實行沼氣池建設施工人員技術安全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期間,全市每年培訓持上崗證的專業技工60名,具體工作由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要加快建立健全農村能源技術服務體系,做到縣有農村沼氣推廣部門,鎮有專業施工管理隊伍,村有專業技術人員,及時向建池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原則上誰負責建池,誰負責指導用戶安全使用和維護沼氣。沼氣工程建設要積極探索,走專業化施工、產業化發展、物業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