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秋種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
秋種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是結構調整的起點。實現全年農業生產發展目標,開好頭,起好步至關重要。為保證秋種工作順利展開,為明年午季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就做好20*年秋種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理清思路,明確秋種目標任務
今年全縣秋種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穩定夏糧生產為基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提高綜合生產水平為重點,以小麥高產攻關為抓手,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力爭在結構調整、農產品質量安全、產業化經營、關鍵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主要目標:全縣完成夏糧播種面積118萬畝,其中小麥115萬畝,優質率達60%以上,雜糧3萬畝;油菜8萬畝;秋冬菜20萬畝。小麥良種普及率在95%以上,適期播種在90%以上,機播面積在90%以上,一、二類苗在80%以上,全縣小麥優質率再提高*%。
(一)推廣優質高產品種。在品種布局上,根據茬口銜接和避災保收的要求,在品種使用上重點推廣豫麥70、偃展41*、豫麥18。積極發展雙低油菜種植,品種以*油14、*油18、華*油1號等雙低油菜為主。
(二)推廣科學播種技術。重點把握好播期、控制好播量,打好播種基礎;大力推廣小麥半精量機播,改進播種機械,實行寬行機械條播。油菜育苗要留足苗床,苗床與大田比例控制在1:6左右。
(三)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心組織測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動,在測土的基礎上,按照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進行配方施肥。認真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千、百、十”示范工程:項目鄉鎮每鄉鎮抓千畝核心示范片1個,每個行政村抓百畝示范片1個,每個村抓科技示范大戶*個。
(四)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加強小麥紋枯病、赤霉病、吸漿蟲、穗蚜、紅蜘蛛和油菜菌核病、蚜蟲等病蟲害的測報與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按照優質無公害栽培要求,選準對路農藥,抓住防治適期,推行統防統治。要通過健全病蟲監測網絡,強化病蟲預報體系建設,病蟲綜合防治率在90%以上。
二、突出重點,全力推進小麥高產攻關
今年秋種,按照市小麥高產攻關目標任務分解,全縣建立核心示范片8萬畝,各鄉鎮要突出抓好小麥高產攻關核心示范片和示范大戶的培育,推進活動順利開展。要在S202和S328沿線布局高產攻關片,三塔、田集、苗集、柳溝、城關、柴集各抓一個萬畝以上的核心示范片,城郊、黃崗、中崗、焦陂等鄉鎮要分別建立1個5000畝以上的核心示范片。核心示范片的建立要與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和測土配方項目相結合。全面落實小麥高產關鍵技術,明確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確保實現小麥高產攻關的各項目標要求。明年夏收前,縣農委配合上級有關部門組織對各鄉鎮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進行觀摩和驗收,夏收后進行評比表彰。
三、科學種田,大力推廣關鍵技術
重點落實四項秋種技術措施:一是機械深耕。大力推廣機械化深耕技術,旋耕作業時耕深要達到15厘米以上,有條件的地方示范推廣土壤深松技術,提高整地質量,改良土壤結構。二是配方施肥。抓緊取土化驗,提前制定施肥配方,發放配方卡,大力推廣專用配方肥料和化肥機械深施技術。三是藥劑拌種。全縣小麥藥劑拌種率要達到85%以上,提倡使用包衣種子。四是科學播種。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播期和播種量。適期播種的半冬性小麥品種每畝用種量控制在8公斤以內,春性品種控制在*公斤以內。嚴格控制播種深度,防止播種過深,嚴禁撒播。旋耕田塊播種后要進行鎮壓、保墑、防凍。
四、圍繞增效,調整優化秋種結構
(一)發展適銷對路的越冬作物。在穩定夏糧面積的同時,擴大油菜、越冬蔬菜面積,大力發展秋延瓜菜、越冬保護地栽培、大棚蔬菜、特色菜、精細菜等高效經濟作物。
(二)積極發展間作套種。以地膜覆蓋為手段,以育苗移栽為重點,抓好麥棉、麥花生、麥瓜等多種形式的間作套種,推廣立體多熟、高效益栽培模式,提高種植效益。全縣秋種作物間作套種面積力爭達40萬畝,秋種時要合理安排茬口,留好留足麥田預留行,確保間作套種任務落到實處。
(三)大力發展優質無公害農產品。擴大以越冬蔬菜為重點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同時積極推進優質小麥標準化生產。各地優質專用小麥高產攻關示范田應全部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積極組織申報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創建品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五、強化措施,確保秋種任務落到實處
(一)落實惠農政策。今年秋種,我縣實施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40萬畝。各鄉鎮要會同有關部門,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切實做到政策宣傳到戶、面積落實到戶、技術服務到戶、補貼兌現到戶、訂單簽訂到戶。要加強補貼種子質量的監管,確保農民足額享受國家優惠政策。要把良法配套作為良種補貼政策落實的重要內容,在項目區開展全程技術服務,確保項目區豐產豐收。
(二)強化技術服務。農業部門要認真組織“三情”監測,把握苗情動態,強化分類指導,實現均衡增產。突出抓好高產示范,新品種展示、配套技術試驗。落實好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組織技術人員劃片包干,駐點指導,責任到人,為農民提供全程技術服務。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開展技術宣傳。組織專家講師團,開展秋種送科技下鄉活動,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把技術送到千家萬戶。
(三)繼續推進小麥良繁體系建設。今年小麥良繁工作重點是規范原有良繁基地,完成2萬畝良繁面積,突出抓好“三圃田”建設,確保明年秋種滿足我縣優質小麥良種補貼項目統一供種需要,為實現攻關目標打下堅實基礎??h里繼續抓“萬、千、百”高產攻關活動,對達標的報省獎勵。
(四)加強市場監管。從*月份開始,集中2個月時間,深入開展以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為重點的秋季農資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整治沒有審定或引種未批準的品種、沒有登記的肥料和農藥、質量不合格的農資產品及假冒偽劣產品。嚴格審查和管理種子、肥料、農藥廣告和標簽,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強化對重大農資案件的查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配合有關部門搞好農資價格監測與調控,防止農資價格過快上漲。
(五)創新生產方式。繼續開展“六統一”(統一供種、統一機播、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服務試點,探索把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的有效途徑,找準實現優質化生產、規模化開發、標準化栽培、產業化經營的抓手和著力點,不斷提高技術到位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生產效益。引導和鼓勵各類服務實體投入秋種,為農民提供機械作業、配方施肥、化學除草、代育秧苗、病蟲防治等專項服務,提高秋種服務的社會化、組織化程度。推進產銷銜接,引導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與農戶發展訂單生產,推進產業化經營,確保優質專用小麥能夠銷得出去,銷出好價格。
六、加強領導,確保秋種工作順利進行
各鄉鎮要從糧食增產、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高度,切實提高對秋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秋種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對秋種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繼續開展秋種進度日報制。把秋種面積落實、秋種進度、主推技術普及到位率、高產攻關示范片建設以及農資市場監督等情況,作為秋種考核重點。加強監督檢查,對工作被動、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有關責任人將予以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秋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