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各鄉黨委、人民政府,港閘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區各相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創新培養手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優化提升農村經營管理隊伍,推進我區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現就加強街道(鄉)、村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是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涉及農村財務公開、集體資產管理、土地承包流轉、失地農民安置、村級組織運轉、農村收益分配、政策調研和新農村建設等內容。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土地承包流轉糾紛不斷增多,失地農民維權意識逐步加強,村級組織事權與財權矛盾日益凸顯,群眾對集體資產管理和對生產生活環境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農村經營管理隊伍作為承載上述任務的有效載體,工作好壞,直接關系到當前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關系到農村不同群體利益的調整,關系到各類項目和城市建設的有序推進。而從目前我區農村經營管理隊伍總體情況看,年齡老化、學歷不高、結構失衡、整體素質不強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在工作能力、業務技能、組織紀律和群眾工作水平等方面尚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因此,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農村政策、具有較高業務水平、較強工作能力、熱心為群眾辦事的專職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二、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為目的,以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加強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業務建設和廉政建設為主要內容,以實施專業化、規范化管理為手段,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優良、業務過硬、作風正派、紀律嚴明、相對穩定的農村經營管理隊伍,為全面推進港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和諧港閘、活力港閘提供組織保障。
發展目標:針對我區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實際,結合港閘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加大農村經營管理隊伍人才開發、培養、使用和管理的工作力度。通過3年左右時間的努力,到2010年,隊伍專業、學歷、年齡、結構得以優化,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隊伍成員培養、使用和發展的環境初步形成。根據目前工作職能,街道(鄉)農村經營管理人員要不少于3個,黨員占比60%以上,大專(含大專)以上學歷、農經、會計或相近專業占比100%,會計證、電算化上崗證持證率100%,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占比70%左右;以街道(鄉)為單位,村經管員普遍具有較為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黨員占比達到60%,大專(含大專)以上學歷、農經、會計或相近專業占比50%以上,男女性別比例基本達到1:1,會計證、電算化上崗證持證率100%,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占比50%左右,年齡在35-45歲的占比達到50%以上。
基本原則:一是黨管干部的原則。農村經營管理干部是街道(鄉)承擔農村工作的中堅力量,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必須堅持黨對干部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切實加強制度和機制建設,積極規范創新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各項舉措,有效提供服務和指導,不斷促進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健康發展。二是服務農村的原則。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要立足于農村、服務于農村、發展于農村,尊重農村經營管理干部的勞動價值,發揮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其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貢獻力量的激情和熱情。三是用備并重的原則。根據工作需要,明確準入條件,落實工作人員,建立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干部進出暢通和異地交流任職機制,能者上,庸者下,以街道(鄉)為單位,按照1:0.5比例,建立農村經營管理后備干部隊伍,實施動態管理。
三、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主要內容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與群眾接觸密切,職責范圍廣,工作難度大,業務要求高,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目前街道(鄉)、村農村經營管理隊伍現狀,從解決根本問題著手,進一步明確隊伍建設的主要內容。
強化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加強隊伍政治理論學習,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用“*”重要思想指導工作,才能正確貫徹黨的農村路線、方針、政策,才能養成深入基層、扎實工作的作風。街道(鄉)、村農村經營管理隊伍要繼續發揚勤于探索、勇于創新,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團結和諧、奮發有為和善于工作、不畏艱難的精神,強化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通過教育學習,進一步增強隊伍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工作的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
強化隊伍職業技能建設。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紛繁復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需要有較高的業務工作水平。要把加強學習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黨的農村政策和農經基礎理論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不斷提高農經工作水平,不斷提升群眾工作能力,不斷提高群眾對農經工作的滿意度。
強化隊伍勤政廉政建設。加強隊伍勤政廉政建設,做到守法自律,秉公辦事,是隊伍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要教育隊伍嚴格執行各項勤廉工作制度,提高隊伍遵紀守法、拒腐防變能力。
強化隊伍服務意識建設。農村經營管理隊伍要寓工作于服務之中,努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密切隊伍與群眾關系,通過具體工作提升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
四、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是建章立制,夯實隊伍建設基礎。制度是規范隊伍行為的重要保證。街道(鄉)農經站要立足于規范管理體系,制定理論學習、業務培訓、集體決策等制度,不斷提高農經站全體人員和所轄街道(鄉)農經人員的政策水平、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強抓大事、議大事能力,形成團結進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要立足于規范管理秩序,制定工作流程、勤廉措施、環境衛生、工作督查考評、辦公設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規范,明確具體業務的工作流程、工作標準,辦公場所的環境衛生要求,勤廉自律、監督檢查、紀律約束的具體規定,保證日常工作規范有序。
二是以活動為載體,增強隊伍凝聚力。結合隊伍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活動,是增強隊伍凝聚力的有效措施。要開展爭先創優和“十佳”經管員評比活動,大力宣傳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讓隊伍學有榜樣,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圍。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使隊伍形成團隊精神,增強敬業愛崗意識,養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要開展互幫互助、互學互帶活動,促使隊伍團結一心、共同前進。要組織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把溫暖送到隊伍困難成員、困難群眾心中,樹立隊伍的良好形象。要組織知識競賽、“我愛農經”等主題演講活動,促使隊伍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工作水平。要通過定期不定期集中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隊伍學習政策、學習業務、學習新知識,及時了解掌握農經理論最新動態。
三是建立考評體系,促進隊伍健康發展。通過制定工作目標和具體工作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引導和標準控制,強化督促檢查,是獎優罰懶,加強隊伍建設和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要建立標準控制機制。把土地承包流轉、失地農民安置、資產財務管理、農民增收減負、政策調研、新農村建設和信訪接待處理等工作具體細化,制定工作目標、工作標準,落實到人。要建立檢查整改機制。定期不定期開展工作進度、工作質量檢查,自覺接受社會各方面尤其是群眾監督,虛心接受各方面意見,及時整改工作薄弱環節,有效辦理領導交辦事項,熱情接待上訪群眾,積極處置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按照獎優罰劣原則,把工作業績與獎勵掛鉤,把考評結果與獎懲、培訓、職務升降、職稱申報有機結合,激發隊伍工作熱情,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五、切實加強對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組織領導
加強組織領導是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與其他重要工作共同計劃,共同研究,共同檢查落實。要落實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機構,理順工作關系,在街道(鄉)農村經濟服務站增掛“農村經營管理站”牌子。要保證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經費,逐步提高農村經營管理人員相關待遇。要營造良好氛圍,重視農村經營管理工作,重視農村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管理、使用。要制定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規劃,明確各層次工作責任,對隊伍現有人員要逐個分析,通過培訓提升一批,通過調整轉崗一批,通過招錄引進一批,列出工作時間表,切實加以推進落實。區委組織部、區委農工辦等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對各街道(鄉)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情況進行督查、調研,總結典型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指出努力方向,使我區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走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