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糧食生產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各地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急劇變化、國際國內糧油產品市場價格劇烈波動、自然災害頻發、上年基數較高等嚴峻挑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緊緊攥住工作的主動權,沉著應對,奮力拼搏,圓滿完成了糧食生產發展各項目標。為了進一步做好2009年糧食生產工作,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號文件及全國、全省、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中央、省、市繼續加大糧食生產力度為契機,以優質稻生產基地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大惠農政策的落實力度,按照“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的要求,全面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完善政策,穩定面積,抓住重點,主攻單產,防災減災,增產增效,確保全區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為全區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標要求
2009年糧食生產主要目標:糧食播種面積6.29萬畝,總產確保2.22萬噸。其中水稻面積5.65萬畝,總產2.13萬噸,鄉鎮(處)具體目標見附件一。
三、重點工作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迅速把思想統一到上級對糧食生產的工作部署上來,加強對糧食生產的組織領導,協助政府認真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認真研究部署糧食生產的各項工作,真正把糧食生產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配合黨政領導建立領導干部的糧食生產聯系點(示范點)制度,加強糧食生產實踐指導,及時解決糧食生產中的具體問題。制定糧食工作計劃,設立目標責任制,細化各項措施,層層落實責任,一級抓一級,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并納入農業部門的考核目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對照職責,找差距,挖潛力,千方百計確保今年糧食生產目標的實現。
2、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一是完善補貼操作辦法。要按照市里統一部署,積極爭取參照*年早稻的做法,將中稻和晚稻的直補、農資綜合直補按中晚稻的實際種植面積發放,不再按計稅耕地面積發放。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加強協助溝通,細化工作措施,確保政策全面落實到位。二是認真做好水稻面積核實工作,指派專人負責,嚴格操作程序,加強面積審核,為糧食補貼政策的落實提供準確的面積依據。三是繼續搞好種糧大戶的補貼工作,提高和保護種糧大戶積極性,培育壯大種糧大戶隊伍,努力提高糧食生產規模化水平。四是強化督促檢查,確保糧油補貼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五是加大糧食政策的宣傳力度。
3、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一是要創造條件,積極開展糧食高產示范片創建活動。二是做到點面結合,不僅要求每個示范片都建有百畝核心示范區,更重要的是要求每個示范片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要求,抓好水稻“一增四推”等技術的推廣普及。三是創新管理方式。繼續細化明確責任區、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開展現場觀摩、搞好測產驗收,同時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督導和宣傳引導,并切實強化績效考核,對示范片除了考核單產,還要將其他相關技術環節的指標細化,一并考核。在全區范圍開展高產創建“學、比、趕、超”大競賽。
4、持續加強重大實用技術推廣力度。一是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步伐。重點推廣一批高產優質抗病的優良品種,實現品種更新更換率20%。二是加強病蟲害防控,加強病蟲監測,推進專業防治,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確保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病蟲為害處置在95%以上,將病蟲害損失控制在3%以內。三是全面恢復發展綠肥生產,力爭使綠肥種植面積恢復到1萬畝。繼續推廣秸稈還田技術,使秸稈還田率達到85%以上。四是大力推進糧食生產作業機械化進程,機耕、機插、機收水平分別達到75%、5%、60%,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5%。
5、大力提升糧食產業化水平。一是加快培育農民糧食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大力扶持農民組建、完善、提高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點放在統一品牌、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力爭今年建立和完善1家農民糧食專業合作社。二、是鼓勵發展種糧大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和“三個不得”的要求,通過市場建立以農民為主體的土地流轉機制,促進種糧大戶的發展,突破口放在鼓勵季節性流轉上。
6、扎實做好農情調度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正常的農情、災情調度和分析、匯總工作,盡力作到及時、全面、準確。二是加大農情基點調查工作。建立健全定點觀測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信息采集制度,建立農情信息固定采集點,同時開展實地調查,建立面上調度、定點觀測與抽樣調查相結合機制,從源頭上提高農情信息的可靠性。三是系統調度與部門會商相結合。繼續保持與統計、氣象等部門的良好工作關系,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對播種面積、苗情長勢、災害影響、產量預測等重要農情信息進行實地評估和會商研究,增強農情信息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四是常規調度與應急調度相結合。根據各級領導的臨時要求,不定期開展農資價格、農產品供應、政策實施、突發事件和焦點(熱點)問題等應急調度,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五是防災減災與信息服務相結合。要求及時準確上報災情,不漏報、瞞報、亂報,在此基礎上積極爭取上級救災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的督查。
7、突出抓實農資市場調控與監管。一是各級農業部門要依法履行農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管理的職責,把好農資源頭關、市場準入關和產品質量關,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農資市場和產品質量的監管。堅決維護執法主體的執法權,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發生,堅決杜絕重復執法,坑害農民的現象發生。二是要做好農資產品的市場供求、價格等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工作,認真組織好糧食生產物資供應,引導農民合理增加農資投入。三是要加大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力度,狠抓大案要案查處,重點加強雜交種子、肥料、農藥、秧盤等主要農資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和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四是要進一步規范農機維修市場行為,維護農機銷售市場秩序,擴大農機作業市場規模,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