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農村經濟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是*鎮加快發展的關鍵一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一年。鎮人民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縣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以改革為動力,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牢固樹立工業強鎮、三產興鎮、創安穩鎮的發展意識,以建制度、強管理、促規范為重點,以解矛盾、順情緒、促和諧、快發展為目標,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是:
──實現現價生產總值1.15億元,比*年增13.8%。其中:第一產業4380萬元,增14.5%;第二產業2010萬元,增11%;第三產業5110萬元,增14.1%;
──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240萬元,比*年增6%;
──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896元,比*年增5%;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按照上述目標任務,今年政府將圍繞講科學、重民生,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增強發展的帶動力
堅持多措并舉,把農民增收建立在穩固的產業支撐上,建立在農業提質增效上,建立在農民勞動技能提高上,力爭2009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520萬元,比*年增7%,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7130萬元,比*年增5%。
──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科技措施普及率和到位率,力爭糧食單產提高5公斤,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5998畝,實現總產202.7萬公斤,確保糧食安全。提高優質高效蔬菜種植質量,爭創亞尼、古城無公害蔬菜基地,全年種植經濟作物7139畝,其中種植優質蔬菜5500畝;發展烤煙1000畝,單產提高2公斤,中上等煙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完成煙葉交售5萬公斤。著力抓好林果后續產業,鞏固提升柑桔、竹子等經濟林果品質,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做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完成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和省級公益林區劃界定及補償工作。積極爭取市、縣畜牧產業扶持,以專業村、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為重點,推進規模化養殖,新建養殖小區1個,新增養殖大戶10戶,年內出欄肥豬27900頭、大牲畜4050頭、家禽27萬只,肉蛋奶總產340萬公斤,實現畜牧業產值4823萬元,同比增10%。完善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農戶生產合作機制,依托綠源生姜專業合作社,發揮蔬菜種植技術和銷售信息的優勢,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加大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繼續抓好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年內投資146萬元,啟動8個自然村的建設試點。加大冬春溝渠和道路修復的資金投入力度,實施鳳凰革棚、太平頭塘和亞尼勒達、灑樹依等5件人飲及飲水安全工程,啟動磨刀溝箐水庫灌漿工程、平甸河水庫下游水毀工程治理建設,確保大春生產順利進行;實施煙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白家寨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工程;完成鳳凰社區辦公樓建設;積極爭取資金修繕文廟街、老慶豐路等老城區道路、燈光亮化等市政設施,完成古城村大啊秀至白家寨機耕路、古城路主干道至阿波左村莊道路建設,確保農產品外運銷售和人民群眾出行方便與安全;完成大壩山、大野坪公墓進場公路鋪筑建設。建立鄉村組道路養護機制,提升管養水平,提高道路通達率。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充分論證和實施好“城中村”治理和舊村改造,盤活和利用好農村宅基地和閑置土地存量,確保集體經濟從城市發展帶來土地增值中獲益,力爭年內實現集體經濟收入800萬元。
──完善農村發展機制。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面落實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實施意見,啟動農村集體土地經營權流轉擔保貸款試點工作,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償的原則,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步伐。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組織,鼓勵成立生產、銷售協會和合作社,發揮“支部+協會”作用,鼓勵各村、組集體組織在自愿、自主的前提下,以集體資金聯結,促進資金余缺互助,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資金互助,以方便廣大群眾急需,使閑散資金得到有效利用。
(二)依托全縣優勢資源,發展工業經濟,增強發展的支撐力
認真貫徹全縣工業大會精神,發揮地處中心城鎮、人口、區位、信息、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利用全縣各鄉鎮的資源優勢,加強協調服務,積極引導以農產品加工為重點的工業發展,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069萬元,比*年增6%;工業增加值1859萬元,比*年增10%。
──加強協調服務。抓住*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良好機遇和條件,強化工業發展意識,加強政企聯系,創造寬松、良好的發展環境條件,在用地、項目報批等方面全力做好協調和服務;認真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促進企業節能、降耗、減污、增效。
──大力發展農特產品加工業。全力支持抓好大、小橫山、斗戛工業聚集區建設,加快推進重點意向性工業項目。積極引資開發竹子、核桃、茶葉、生姜、醬菜制品等資源,著力培育“專、精、特、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協同龍頭企業抓好原料基地建設,滿足其生產需求。力促泰潤食品公司技改擴建提高達產率;推進年產400噸面條加工、云寶公司竹筍深加工、華興食品廠蕎米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切實推動鎮域企業進入工業聚集區發展。
──抓好項目儲備和引進。加大項目分析論證和策劃、包裝、推介力度,新增儲備項目3個以上。支持中小企業圍繞優勢資源的開發開展項目前期工作,促進更多的項目和企業落戶*。
(三)抓好“以鎮帶村”建設項目,搞活第三產業,增強發展的輻射力
按照經營城鎮、經營土地的集鎮建設思路,繼續走“以鎮帶村、以村促鎮”的路子,構筑促進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全年完成第三產業總產值1.52億元,比*年增14.2%;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5110萬元,比*年增14.2%。
──繼續實施“以鎮帶村”建設項目。抓好青龍電子城、玉溪百信新平購物廣場、鳳凰專業汽車快修店等以鎮帶村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并投入使用;配合國土、建設等部門加快開發建設縣城南區,啟動南片區集貿市場及商住樓建設;引導納溪河流域工程所征占土地而預留建設用地的村組集體合理投入資金進行項目儲備;實施平甸河古城段防洪治理工程、水景觀工程和南區“兩橫八縱”路面硬化等項目,推進平甸河沿岸美化和城南新區綠化,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為二、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加快餐飲業發展。開發建設特色街、美食城、鄉村旅游,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勵發展“農家樂”,形成多元化消費格局。
──加快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鼓勵支持農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自愿聯合生產,規模經營,增強農戶和農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鼓勵和倡導鎮內居民利用自己的資金、信息優勢,與鄉村農民在農產品生產、流通上有效對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生產發展,增收致富;建立農產品流通扶持機制,鼓勵社區居民從流通業中獲得就業并增加收入。
──加快發展勞務經濟。建立勞動保障和勞動信息網絡,挖掘勞務資源,廣開服務渠道。通過農村勞動力轉移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業生產提供較寬裕的流動資金。
(四)繁榮社會事業,構建和諧*,增強發展的向心力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發揮科技示范的作用,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和運用。落實優師優教和“三免一補”政策,不斷鞏固和提升“兩基”成果,實施*第四小學“三通一平”及教學樓主體工程建設。以“兩校”為陣地,失地、少地農民為對象,加大“轉業”、就業、擇業觀念和技能的培訓力度。改善農村醫療條件,加大村醫培訓力度,加強農村藥品配送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統籌標準提高到100元,進一步完善補償機制,提高資金使用率和群眾受益面。切實加強計劃生育工作,認真解決好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穩步推進農業人口獨生子女家庭“獎優免補”工作,強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穩定和降低生育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繼續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工作,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啟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努力解決貧困、孤、殘等弱勢群體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
──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采取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方式,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以政策法規、誠實守信、文明新風為重要內容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發展意識、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開展“文明單位”、“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和諧村組、生態文明村組創建活動,提倡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營造文明向上的農村社會環境。加快殯葬改革步伐,啟動殯儀館主體工程建設。
──加快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決定,暢通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渠道。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實施“三五”依法治鎮規劃;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條例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以制度建設為重點,依法指導村組開展工作,完善農村集體資源、資產和資金管理辦法,健全完善村(社區)、小組議事規則和村(社區)組接待管理制度,進一步深化村務、財務公開工作。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深入實施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強化防毒、防艾等“五防”工作,鞏固“禁毒人民戰爭先進鎮”和“平安*”創建成果。認真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防止各類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發生,把土地征占用、房屋拆遷、集體資產管理等矛盾糾紛引起的不穩定因素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分級負責,妥善處置,避免因工作不力導致事態擴大。積極償還政府債務,建立誠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總結治安承包、店鋪聯防的有益經驗,積極探索社會治安防范的新路子和新辦法。高度重視群眾的訴求,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維護權益、解決問題和矛盾,進一步化解民怨,理順情緒;堅決打擊欺行霸市、擾亂市場、無端生事、蠱惑、造謠發動不明真相群眾集體上訪鬧事的違法行為,營造懲惡揚善、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切實轉變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增強發展的凝聚力
按照“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職能,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依法規范、務實創新、科學高效、廉潔自律的人民滿意政府。
堅持高效行政,建設效能政府。努力把政府職能逐步轉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推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上。繼續實施四項制度工作,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實現機關、站(所)公文交換無紙化,以高效率實現高效能。樹立敢為人先、敢于實踐、敢于出新、敢于超越的思想理念,善于用新思路和新辦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新困難、新問題,不斷探索加快發展的新路子,開創工作新局面。加強政府工作目標管理,進一步細化任務、硬化措施,健全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強化監督管理,確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堅持從嚴執政,建設廉潔政府。牢記宗旨,廉潔從政,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全面推進政府系統反腐倡廉建設,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以勤政為民、清廉和諧的政風行風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讓我們在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鎮人民,以高昂的斗志銳意改革,以飽滿的熱情致力創新,以求實的精神促進發展,為建設富裕文明生態和諧*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