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委循環經濟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市認真貫徹節約資源基本國策,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我市實際,強化管理,加強監督,全市節能工作取得較大進展。據統計,*年我市萬元GDP能耗為0.887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1.21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0.81%,單位GDP電耗1200.78千瓦時,同比上升0.08%。三年累計完成“*”期間降低率的10.2%,占“*”期間分解降低率的63.56%。
由于我市經濟總量少,要加快發展必須上一批重工業項目,而目前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項目中有相當部分如陶瓷、水泥、造紙、鋁型材等都是高耗能項目,加大了我市節能工作的壓力。2009年,全市節能任務非常艱巨,形勢不容樂觀。
2009年,全市節能工作一方面必須遵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為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另一方面要按照國家及省節能工作的總體部署,推動節能和循環經濟工作深入開展,確保完成我市既定的節能任務。
做好2009年全市的節能工作,必須做到“六個結合”,一要把節能工作與促發展結合起來,要把節能作為促發展、拉內需、擴投資、保質量的重要手段,促進全市經濟保持快速平穩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節能相協調;二要把節能工作與落實《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節能和循環經濟工作,把我市建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三要把節能工作與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我市傳統產業升級和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附加值產業,實現工業化與節能相協調;四要把節能工作與產業轉移結合起來,在積極推進產業轉移園區建設中,嚴把項目的節能準入門檻,嚴格控制引進高能耗產業,實現產業轉移與節能相協調;五要把節能工作與自主創新結合起來,積極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加大節能先進技術的開發、推廣與應用,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自主創新與節能相協調;六要把節能工作與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加強能源資源對外合作,積極學習借鑒發達地區和國外行之有效的節能新機制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實現對外開放與節能相協調。
2009年全市節能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國家關于節能工作的相關部署,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把節能降耗作為促發展的重要抓手,認真貫徹國家和省的法律法規,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實現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3.33%以上的預期目標。
2009年,全市節能工作主要任務具體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節能考核體系,推動節能工作的全面開展
一是完善節能考核指標,實事求是考核企業節能完成情況。針對部分企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生產經營不正常造成產品單耗不降反升的情況,對企業*年節能完成情況實事求是地進行考核。根據省的要求對企業節能目標分為年度節能目標和“*”節能目標累計完成進度兩個考核指標,各占20分,超額完成對應目標的適當加分。兩個考核指標得分相加達到40分,視為完成*年節能任務。
二是加強協調做好服務,幫助企業提高節能能力。對有專門節能管理人才的重點耗能企業,加大節能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的節能管理水平;對暫時缺乏專門節能管理人員的企業,指導其加強與節能技術服務機構合作,協助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改造等工作,確保企業完成既定的節能任務。
(二)實施節能市場化工程,為拉動內需作貢獻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耗能產品、設備。要加強節能監管,要求用能單位按照能效標準的要求,淘汰超過能耗的產品、設備,對未超過能效標準但耗能較高的產品、設備進行更新改造,為節能產品、設備的推廣應用騰出空間。
二是積極推廣節能產品及節能先進技術、工藝。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積極發動和組織企業申報國家節能財政獎勵項目和省節能專項資金項目,加快推進我市節能技改的步伐。
三是建立健全節能技術服務體系。繼續加大對節能技術服務機構建設的扶持,提高我市節能服務機構的能力和水平。鼓勵服務機構協助用能單位開展能源審計、節能規劃、節能量審核以及診斷、融資、改造、運行、管理等服務,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四是建立政府節能專項資金,加大我市節能技改和節能工作的扶持力度。利用節能專項資金,扶持企業節能技改項目,增強各地節能監察能力建設和節能服務能力建設。提高我市節能監測分析、監督管理等能力和推進各地節能監察能力建設。
五是繼續推動節能對外合作。逐步推進“粵港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培育參與計劃的伙伴企業,鼓勵條件成熟的港資企業積極申報“清潔生產伙伴計劃”資助。
(三)實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工程
一是指導和督促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抓緊組織完成實施方案,爭取盡早取得成果。鼓勵實施工作進度較快的試點單位,根據各自特點因地制宜地提出新一輪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任務和措施,以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物排放、促進廢舊物質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資源生產率為核心,在企業全面開展污染綜合治理,建立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積極推廣新技術、工藝或產品創新專利,通過技術進步、改進管理、創新生產和運營模式等途徑,在節能、降耗、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上樹立行業典范。
二是對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實施動態管理。在推進省試點單位工作進度的同時,鼓勵開展循環經濟條件成熟的企業申報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爭取*天富新合纖維有限公司和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內列入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同時建議省撤消*市鼎湖區蓮花鎮經濟發展總公司省循環經濟試點計劃。
三是組織*高新區制定《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方案》,重點推進在工業園區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逐步擴大循環經濟工作的范圍及深度。組織園區節能管理部門和企業赴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參觀學習先進經驗,探索在產業轉移園區、工業園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的工作方式方法。
四是在重點地區和行業加快推進清潔生產。計劃下半年有針對性在高新區等循環經濟工作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區,對重點耗能企業、有代表性的港資企業進行專題培訓,促進重點耗能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水平,逐步推進“粵港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培育參與計劃的伙伴企業,鼓勵條件成熟的企業申報省清潔生產企業。
五是在今年5月及10月,組織符合申報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條件的企業及認定期已過企業申報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減免稅,減少企業負擔,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四)實施六項行動計劃,堅決打好節能攻堅戰
1、實施完善節能“三個體系”行動計劃
一是完善節能考核體系。組織開展對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以及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考核工作,根據考核結果落實節能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二是完善節能基礎數據庫。建立健全我市重點耗能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季報制度,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情況的分析,實行“一季一報送、一季一分析”,及時全市能源利用狀況公報。
三是加強節能統計監測。開展全市以及市重點耗能企業能耗預警監測分析制度,及時掌握和分析各地和重點企業能耗變動趨勢。對各重點耗能企業、各地上報的節能統計數據,加強監測,確保數據質量。
2、實施節能監察行動計劃。
一是實行企業節能監察行動。制定2009年全市節能監察行動計劃,把節能監察任務予以分解落實,發揮市、縣(市、區)兩級積極性,實行市、縣(市、區)聯動,推動全市節能監察工作的開展。對節能目標完成不理想、節能措施不落實、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點耗能企業作為重點的節能監察對象。
二是開展節能專項監察檢查。根據節能監察工作計劃的要求,開展節能專項資金項目進展情況、公共機構節能、淘汰落后產能設備和能耗限額、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落實情況等專項節能監察行動和開展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報送情況、重點行業企業用能設備能源效率情況等節能專項檢查活動,依法促進各項節能法規、標準以及政策的落實。
三是加大節能懲處力度。建立節能監察情況定期通報制度,每半年向全市通報各地節能監察進展情況。落實懲處措施,對浪費能源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3、實施市重點耗能企業節能行動計劃。
一是建立健全市重點耗能企業工作網絡。對全市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管理機構、能源管理負責人、能源管理和統計人員及聯系方式進行重新填報,健全市重點耗能企業工作網絡。
二是組織對新納入的重點耗能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寫節能規劃,下達節能目標,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切實納入當地節能部門的管理。
三是加強對市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管理。加強對市重點耗能企業的協調服務,指導企業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配備能源管理負責人,夯實節能統計、計量等基礎,積極幫助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確保企業完成下達的節能目標。
4、實施節能宣傳培訓行動計劃。
一是開展全民節能行動。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每周少開一天車、減少電梯使用、普及使用節能產品等十一項全民節能行動,形成全民節能的強大聲勢,積極推動節能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
二是積極開展節能宣傳活動。以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節能宣傳活動。及早籌劃2009年的節能宣傳周活動,營造濃厚的節能輿論氛圍,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是加大節能培訓力度。實行分類培訓,分期分批組織市重點耗能企業參加省舉辦的節能知識培訓班,同時結合本市實際,加大節能培訓力度,開展各類的節能培訓班,以全面提高我市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管理水平。
5、實施公共機構節能行動計劃。
一是建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體系。按照省的要求和市政府領導的批示精神,承擔我市公共機構節能牽頭工作。建立由各地、各部門分管領導、聯絡員參加的節能工作體系。
二是編制出臺市公共機構節能“*”后兩年計劃。按照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和省經貿委的要求,編制我市公共機構節能“*”后兩年計劃。
三是實施公共機構節能改造項目。通過對全市公共機構用能狀況的調查分析,啟動實施一批節能改造項目,充分發揮公共機構在全市節能工作中的帶頭作用。
四是開展公共機構用能統計工作。根據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開展公共機構用能統計,全面掌握公共機構用能狀況,加強監測分析,及時提出開展公共機構節能的政策建議。
6、實施節能統籌協調行動計劃。
一是加強對各地節能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建立定期節能形勢分析制度,各地經貿部門要健全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季度報送制度,及時通報各地節能工作完成情況。將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
二是不定期召開市直相關部門節能形勢分析會。及時發現節能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理清工作思路,找出相應措施。
三是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調查研究,研究掌握節能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指導,及時幫助各地、各企業解決節能工作遇到的問題。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將交通、建筑、公共設施節能納入節能工作體系,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全市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