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委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的通知》(中發〔*〕18號),加快全省社會事業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教育事業發展
(一)加快農村中小學校舍改造。今明兩年,利用國債資金、國家財政資金、省級財政資金88億元,繼續實施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在確保已下達投資計劃的101所學校完成改造任務基礎上,新改造128所農村初中校舍;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和布局調整工程,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校舍90萬平方米。
(二)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中等職業教育,盡快下達國債資金126億元,重點支持24所縣級職教中心、13所重點中職學校、10所技工學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購置實訓設備。2009年,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8000萬元,支持4所國家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60個具有教育、培訓、職業技能鑒定以及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的中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師資培訓。
(三)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程。盡快下達國債資金5180萬元,新建、改擴建特殊教育學校16所,改善辦學條件。
(四)推進高校新校區和“雙重工程”建設。加快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等新校區建設步伐。認真落實老校區土地置換政策,高校老校區土地和資產轉讓給社會公益事業單位的,其所得收入扣除轉讓成本外,全部返還高校;轉讓其他單位的,所在市可留10%(含轉讓成本費用),其余部分返還高校,用于新校區建設。2009年,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1億元,用于高校貸款貼息和補助新校區建設;安排專項資金19億元,推進高校“雙重工程”建設,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加強10所省屬重點骨干大學建設,支持建設高水平大學。安排資金9800萬元,支持一般本科院校發展。組織實施河北工業大學“211工程”三期項目建設。
二、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五)加快農村衛生服務設施建設。盡快下達國債資金286億元,新建、改擴建一批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
(六)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支持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建設,到2009年底,社區衛生服務街道覆蓋率達到95%以上。
(七)加強省、市級重點醫療機構建設。加快推進省胸科醫院門診醫技樓、省老年病醫院病房樓、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腦血管綜合樓、省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和體檢中心綜合樓、省兒童醫院兒研病房樓、省中醫院門診醫技樓、秦皇島市中醫院病房樓、張家口市中醫院病房樓等項目建設。
(八)完善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盡快下達國債資金6272萬元,建設385個中心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為65個縣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更新、增加流動服務車。
三、加快文化、體育設施建設
(九)加快重大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爭取河北博物館項目2009年底竣工,省圖書館改擴建項目2009年上半年竣工,河北體育中心項目2009年年初開工建設。加快省群藝館、省檔案館等重大文化工程前期工作。改造和新建一批市級圖書館、群藝館、體育中心、文化廣場和部分文物重點市、縣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抓緊編制《省級文化基礎設施發展建設規劃》,整合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繁榮。
(十)推進基層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到2009年底,利用國債資金18億元,新建127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在7030個行政村建設新農村書屋。到2010年底,在6800個行政村新建農民體育健身設施,在全省298個城鎮廣場和132個城市公園建設全民健身工程,在老少邊窮地區新建7個小型體育館。
(十一)繼續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到2010年底,完成全省7260個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解決25萬山區農戶看電視、聽廣播難的問題。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2009年底將1500余套數字電影放映設備發放到位,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至少放映一次電影。
(十二)加強世界文化遺產地、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開發。重點做好雞鳴驛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清東陵、清西陵、山海關古城、承德灤河老街、蔚縣暖泉古鎮的修繕、整治、保護、開發。
(十三)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以出版印刷、報業、廣播電視電影、文博會展、體育健身、網絡文化、演出娛樂、動漫游戲等為重點,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重點推動石家莊動漫基地、保定動漫基地、全省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工程、京東文化產業園、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程、成功(中國)大廣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以體育服務業為重點,加快“環京津健身休閑圈”建設。
四、加快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十四)組織實施重大自主創新項目。以石藥集團、華藥集團為依托,組織抗生素、維生素兩個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實施石藥集團企業新藥物孵化基地、抗生素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創新和華藥集團新藥產業化技術體系、維生素C與B12生產工藝技術創新研究與開發等重大自主創新項目,項目總投資53億元,省財政投入2000萬元,科技部專項科研經費152億元。積極推進河北鋼鐵集團鋼鐵企業低壓余熱蒸汽發電和鋼渣改性氣淬處理技術及示范、新奧集團煤催化氣化制天然氣、省環科院白洋淀水污染負荷消減技術工程示范等項目建設。
(十五)抓好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抓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為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努力建好20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營造良好環境。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增強發展能力。
(十六)加快科技創新基礎平臺建設。圍繞提升冶金、制藥、化工等優勢主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及競爭能力,建設20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60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個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
(十七)鼓勵科技創新創業。打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瓶頸,省級財政安排5000萬元、省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籌資5000萬元,創立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引導社會各類資金投資創業風險投資機構,進入創新創業市場。
五、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十八)著力打造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重點建設以濱海、草原、滑雪、溫泉為特色的七大產業聚集區,積極開發休閑旅游產品。推進昌黎黃金假日濱海度假城、張北仙那都國際生態休閑度假村、木蘭圍場狩獵場、崇禮多樂美地滑雪場、茅荊壩—七家溫泉度假區、樂亭三島度假城等重大休閑旅游項目建設。
(十九)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西柏坡紀念館、邢臺前南峪抗大舊址、紀念館及革命活動舊址、狼牙山、白洋淀等紅色旅游重點景區(點)建設。加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自然遺產地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淶源白石山自然遺產地、靈壽五岳寨森林公園、塞罕壩森林公園等一批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六、加強民政、民族宗教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推進社會福利機構建設。建成一批設施完善、功能健全的養老服務機構,爭取到2009年底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50%左右,城市養老機構床位增長25%以上。到2010年底,每個設區市各建成一所示范性養老機構、一所光榮院、一所兒童福利院和一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爭取所有縣(市)、市轄區各建成一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
(二十一)加快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實施少數民族聚居村科學發展示范項目。重點建設民族村的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實施民族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工程,修建9個縣級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博物館,扶持12個少數民族教育和傳統體育訓練基地建設,加強15個滿族、回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從今年起,適當集中財力,支持衡水、張家口、邢臺、邯鄲4個天主教主教府建設,對11個設區市161處危舊教堂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