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實驗室建設教學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縣(區)教育局:
近年來,隨著我省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中小學實驗室建設不斷得到發展。截至*年底,全省中小學已擁有實驗室61798個,教學儀器總值達36.7億元,為中小學實驗教學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對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和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保障。但隨著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實施,我省中小學的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實驗教師配備不足,素質不高;儀器配備數量不足,實驗儀器設備陳舊,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意見》(教基[*]11號),適應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加快我省中小學實驗室建設的步伐,提高我省基礎教育裝備的整體水平。現就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中小學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實驗室是學校基本的辦學條件,是全面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開展實驗教學、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實驗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一代人才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常規實驗教學,因地制宜地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圖書館(室)及體育、藝術、勞動技術等教育設施的建設,并充分向學生開放,提高教學儀器設備、圖書的使用效益”。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中小學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工作,加強領導,要將中小學實驗室建設工作作為基礎教育整體發展和改革的組成部分,作為衡量當地教育改革和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明確主管部門,充實人員,落實工作責任,大力推進中小學實驗室建設,加強實驗教學工作,為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加大投入,加快中小學實驗室的建設步伐。
中小學實驗室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要按照有關文件規定,每年應在教育經費中按一定比例設立實驗室建設專項經費。要進一步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有所增加。實驗室建設經費包括基建投入、設備購置、人員培訓等經費,主要由各級政府負責籌措,納入財政預算安排,專款專用。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新機制。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動員社會力量,采取幾個一點的辦法,拓寬實驗室建設資金的渠道。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投入,重點解決農村中小學薄弱學校的實驗室建設。同時,要積極鼓勵和提倡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實驗室建設。對教育裝備的采購,要積極推行招投標制度,確保質優價廉的設備進入學校。
三、堅持標準,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的設備設施。
中小學實驗室的建設,要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區的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進行。中小學實驗室要按照國家頒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學校舍建設標準》(建標[*]102號)、《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試行)》(國家建委建標[*]640號)、《中小學教室規范圖冊》(教備廳[*]037號)以及教育部最新頒布的標準和規范的要求設計施工。實驗室的建設要有超前的意識,設計方案中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成熟的科技成果,有條件的學校實驗室應向現代化裝備的方向發展,體現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實驗室的數量要與學校規模相適應,保證滿足教學的需要和實驗教學的開展。
各級教育裝備部門和學校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最新頒布的教學儀器配備目錄配備教學儀器,并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要求,做好剔舊和更新換代工作,逐步提高學校的裝備水平。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廣東省示范性中小學實驗室及功能教室建設標準》,在省級示范性高中、初中和小學加強中小學標準化實驗室建設,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建設一批適應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需要的標準化實驗室,使其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全省中小學實驗室建設。
要切實加強對學校實驗室建設的指導,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有計劃、分層次地合理配置實驗室和各類功能教室;要把學校的實驗室建設工作納入當地辦學水平的督導評估體系,加強督導和評估。
四、加強中小學實驗室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實驗室的綜合效益。
實驗室必須建立完備的工作規范和工作制度。各級教育裝備部門和學校要按照《中小學校實驗室工作的規定》和《廣東省普教系統學校實驗室工作章程》的要求,加強中小學實驗室管理工作,健全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各項管理制度,使儀器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狀態,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學校應把各種管理制度裝框懸掛在有關場室,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并使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要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以利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和實驗操作的復習,充分發揮實驗室的綜合效益,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五、切實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
實驗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和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直接取決于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和業務素質。根據專兼結合,一人多崗的原則,今后,中小學實驗教學與管理等工作,均由實驗教師兼任。實驗教師配備,在學校總編制內解決。實驗教師應具有與學校類別、規模相適應的學歷和評聘相應的職稱。中學要求達到大專以上學歷或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小學達到中專以上學歷或小學中級以上職稱。對沒有達到要求的實驗教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實驗教師的業務培訓工作,并將實驗教師的培訓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之中,堅持培訓合格上崗制度。要制訂適應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要求的培訓計劃,使實驗教師更好地掌握中小學各學科實驗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和維修技能,不斷提高實驗教學的水平。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關心實驗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對他們的職稱評定、職務聘任等要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規定執行;在調資、晉級、評獎時,應與學科教師一視同仁,并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要合理計算他們的工作量,發放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和營養津貼。
六、加強實驗教學,積極推進中小學實驗操作考核工作。
開展實驗教學是貫徹教學大綱及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應將實驗教學內容列入教學工作計劃,切實解決好實驗教學所需的經費,并按教材要求開齊開足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近年來,教育部和省的有關文件都要求各地要切實加強實驗內容的考核,要把實驗操作能力考核工作列入考試范疇。《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要重視實驗操作能力考查”。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意見》(教基[*]11號)中也提出:“要完善和加強實驗操作考查,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實驗教學,積極推進中小學實驗操作考核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實驗操作考核的評價機制,全省爭取在3年內大部分中小學要開展實驗操作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