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衛生服務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配套文件》和省《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落實我市二十項民生工程,現就大力推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優化衛生資源配置,縮小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差距,以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完善農村衛生機構服務功能和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能力為核心,以鄉鎮衛生院建設為重點,村衛生室建設為基礎,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上為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條件。
二、建設原則
省級為主、地方配套;整合資源、填平補齊;完善功能、滿足需求;統一標準、規范建設;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三、建設目標
從**7年到2011年,利用五年時間,建設改造135所鄉鎮衛生院和830個村室,使其達到標準化,基本建立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相適應,設施較齊全,專業素質較高,運轉有效,初步滿足農民群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需求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
四、建設內容
一是改善就醫條件為目標,改擴建業務用房;二是以提高診療技術為目標,添置與更新設備。
五、建設標準
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和設備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鄉鎮衛生院建設基本標準》填平補齊,業務用房建設造價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設備添置更新按每所平均20萬元左右控制。
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和設備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村衛生室建設標準》建設。業務用房建設造價按每平方米500元控制,設備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6000元控制。
六、投資規模及經費來源
**7年至2011年總投資1.175億元,用于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建設、設備購置與更新。按國家標準和《安徽省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投資4000萬元,改擴建設65900平方米,投資約3100萬元,添置和更新135所鄉鎮衛生院診療設備;投資4150萬元,改擴建村衛生室業務用房83000平方米;投資500萬元,添置和更新830個村衛生室診療設備??偼顿Y1.175億元,其中爭取中央、省財政支持1.015億元左右,按《安徽省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市、縣級財政配套資金占總投資的20%,約需資金1600萬元,市級財政對迎江、大觀及宜秀區改造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適當給予補助,各縣(市)區配套資金由本級財政解決。中央、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及各縣(市)區配套資金主要用于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和設備購置與更新。年度分配計劃依據市下達的年度改造計劃和配套比例,由各縣(市)區財政安排落實。
七、分年計劃安排
分年度計劃安排上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優先安排中心鄉鎮衛生院;二是優先安排血吸蟲病、結核病、艾滋病集中的鄉村衛生機構;三是優先安排實施鄉村一體化管理建設的鄉村衛生機構。
鄉鎮衛生院:**7年計劃安排建設32所,**8年計劃安排建設31所,**9年計劃安排建設33所,2010年計劃安排建設20所,2011年計劃安排建設19所。
村衛生室:**7年計劃安排建設83所,選擇試點1-2個縣,**8年至2010年每年計劃安排建設207所,2011年計劃安排建設126所。
八、項目建設與管理
(一)制定建設規劃。根據全市農村衛生發展實際,研究制定符合市情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規劃制定的程序是:
鄉鎮衛生院:根據行政區劃調整以后的鄉鎮數,按照1個鄉鎮有1所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在已經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按標準進行填平補齊建設,由市將**7-2011年建設規劃規模和年度建設計劃下達到各縣(市)區。
村衛生室:按照1個建制村建設1所標準化的公益性村衛生室的總體考慮,鄉鎮政府所在地不再設衛生室(工作職能由鄉鎮衛生院承擔),結合各縣(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后的行政村數、人口數以及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實施情況,將**7-2011年計劃建設控制數下達到各縣(市)區,由縣(市)區結合自身實際提出**7—2011年分年度建設計劃,經市審核后,報省發展改革、衛生、財政部門審批。
(二)項目建設與管理模式。
項目堅持以縣為主,實行“六統一”,即統一規劃立項,統一計劃下達,統一勘探設計,統一招標監理,統一資金管理,統一驗收和預算審計。項目建設實行縣(市)區衛生部門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對村衛生室進行統一設計,提供幾套適應不同區域、地形和地質條件需要的標準圖紙,供各縣村衛生室選擇;在項目建設上,以縣為單位進行集中打捆分包招標,引入合格有資質的施工隊伍,以降低建設費用,保證施工質量。
(三)運行體制與管理模式。
實行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模式。政府投資的新建村衛生室所有權歸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由鄉鎮衛生院從有資質的鄉村醫生中招聘從業人員,村衛生室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財政根據其所承擔的公共服務適當予以補助,逐步建立鄉、村衛生服務運行管理體制和日常運行經費保障機制。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協調機構。在市民生工程協調小組統一領導下,建立由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研究和解決問題,總結、交流工作經驗,部署階段性工作重點和任務,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二)明確職責分工。
縣(市)區政府是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負責本區域項目實施的組織領導、審定建設規劃、以及配套資金、建設用地的落實和其他優惠政策等??h(市)區發展改革、衛生、財政部門負責項目實施日常工作,具體負責項目立項審批、編制上報建設規劃和年度投資計劃、勘探設計、招標管理、施工監理、項目督查、資金使用、統計報表上報、竣工驗收、決算審計、檔案管理等工作。縣(市)區建設、國土、審計、監察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履行職責并予以配合。鄉、村負責建設用地劃撥的落實和施工環境的保證。
市發展改革委、衛生局、財政局等部門按照市政府要求和職能分工各負其責。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牽頭組織制定鄉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編制建設規劃,下達年度投資計劃,并協調項目啟動與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與問題以及項目建成后的評估評價工作。
市衛生局負責牽頭組織項目的實施和建設、統計表上報以及制度建設、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管理和驗收工作;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制定鄉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編制建設規劃以及下達年度投資計劃。
市財政局負責安排落實市級財政資金和建設資金管理,督促縣(市)區財政部門落實配套資金。
(三)制定優惠政策。
一是制定出臺在建設用地、建設費用減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保障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民生工程順利推進;二是制定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辦法,以保障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安全。
(四)建立項目公示與督查制度。
實行項目公示制度,所有利用國家國債資金和省專項建設資金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必須通過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網站等媒體進行公示,接受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市發展改革、衛生、財政、審計和監察等有關部門建立項目督查制度,組織力量對各地建設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全面跟蹤督查。
對因組織領導不力、工作不到位、配套資金不落實以及擠占、挪用、截留建設資金,不能按時完成建設任務的,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