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生活難、看病難、上學難”等突出問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市政府決定,從**7年開始,在認真落實省政府提出的十二項民生工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集中財力,啟動實施二十項民生工程,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增強政府公共服務能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為此,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實行“一對一”幫扶,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對市級以上勞模、企業軍轉干部、夫妻雙下崗、單親家庭、公安民警家屬、現役軍人家屬、革命傷殘軍人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和“4050”人員實施就業援助,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二、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農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683元的絕對貧困人口納入低保范圍,給予每人每年平均260元補助,使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穩定保障。所需資金,各縣(市)按省規定負擔;市區除省負擔外,其余部分由市、區財政按7∶3比例負擔。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從每人每年平均850元提高到1**元,使全市農村“五保戶”達到當地農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所需資金,各縣(市)按省規定負擔,市區由市、區財政按3∶7比例負擔。
三、建立完善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保障機制。將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并按當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給個人基本生活費。
四、實施**市市區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按照《**市市區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暫行辦法》,組織實施**市市區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工作,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從今年7月1日起將每人每月100元基礎養老金發放到位。所需資金,按《暫行辦法》籌集。
五、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年在全市基本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所需資金,各縣(市)按省規定負擔,市區由市、區財政按規定負擔。
六、探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7年至**8年,用兩年時間將**市區未參加醫療保險的28萬城鎮居民,全部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范圍,并對**市區城市低保對象(無兒女、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殘疾人等)、未參保的市級以上勞模以及中小學生實行重點補助。所需資金,各縣(市)按省規定負擔,市區由市和區按7∶3比例負擔。推進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工作。
七、建立和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將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戶”、農村重點優撫對象納入救助范圍;對市區三無人員、無主病人、嚴重的精神病人以及突發公共事件中傷病人員進行重點救助,對生大病而無能力醫治人員實施救助。全市各級財政要加大財政投入,并多渠道籌集資金,逐步提高醫療救助水平。
八、逐步建立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機制。進一步落實對艾滋病人“四免一關懷”政策,逐步加大對艾滋病人的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力度;對血吸蟲病人、結核病人以及確診為人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以及霍亂等重大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病人,繼續按規定提供醫療救治費用。所需資金,按省規定負擔。
九、大力推進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今年改擴建11所鄉鎮衛生院、**個村級衛生室,鞏固和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開展“衛生下鄉”、“對口支援”等活動。
十、積極推進社區惠民醫療服務。今年按市區衛生區域規劃和服務范圍新建和完善5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增加醫療設備,培訓社區醫務人員,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
十一、全面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從**7年起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對市區低保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所需資金,各縣(市)按省規定負擔。市區城市義務教育保障經費由市、區財政分別負擔,市區農村義務教育保障經費由市、區財政按7∶3比例負擔。
十二、鞏固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成果。今年全市基本消除農村中小學危房,市區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務。所需資金,除積極爭取利用國家開行貸款和中央補助外,其余由省財政解決。
十三、建立貧困大學生助學基金。市財政安排部分資金,引導企業和廣大公民捐資助學,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確保學生不因貧困上不起大學。
十四、積極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今年解決7.7萬人飲水安全,其中市區1.4萬人。所需資金,除積極利用國債轉貸資金補助、爭取省級配套外,其余部分由市、縣(市、區)財政分別籌集解決。
十五、進一步完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按省政府有關規定,對農村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的計劃生育家庭,夫婦年滿60歲以后給予獎勵扶助。獎勵扶助金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標準發放,其中只生育一個獨生女的另增發120元。對子女死亡、且現無子女的獎勵扶助對象,其獎勵扶助標準從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元,其中只生育過一個獨生女、且死亡現無子女的,從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1320元。所需資金,國家規定的600元按規定負擔,省提標的120元及600元由省財政負擔。
十六、開展文化下基層進社區活動。支持文藝院團進社區或廣場演出、下基層到農村演出,鼓勵市直劇團平價或義務為市民演出,組織“大蓬車”文藝隊流動演出,豐富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十七、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定期食品安全信息,組織開展食品市場聯合檢查,落實《**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嚴肅查處食品安全事故。深入推進農村藥品供應網、監督網建設,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繼續推行群眾購到假藥由藥監部門先行退付藥款的做法。
十八、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通過發放租金補貼、實物配租、公房租金核減等方式逐步解決城鎮“雙困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市本級建立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帳戶,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
十九、菱湖公園免費開放。從**7年起,菱湖公園免費開放。公園管理機構要加強管理和服務,切實做好公園設施維護和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公園環境整潔、秩序正常。
二十、推進平安社區建設。各級財政相應安排資金,用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以及社區治安基層網底建設,做好治安聯防工作,形成群防群治局面,保障居民工作生活和企業生產平安。
各級各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執政為民、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民生工程的重大意義,增強實施民生工程的自覺性,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有所作為的原則,切實關注和改善民生。要大力整合資源,從制度上解決民生問題,特別是弱勢群體生活、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不斷加大民生問題的財政投入,需要財政承擔的部分,各級都要列入預算安排,同時積極拓寬資金渠道,做好受益群眾籌資工作,確保民生工程目標如期實現。要進一步做好細化分解工作,盡快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要加強宣傳引導,爭取群眾理解和方方面面的支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各級政府都要把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督促檢查,抓好工作落實,大力促進和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