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村(居)民委員會、鄉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達州市人民政府和*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統一規劃、干部引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運行機制,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輸一體化發展,走科學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道路,促進農村公路建設健康有效發展。
二、目標任務
今年將鳳凰村2.3km、李馥村2.2km、互助村2km的農村公路硬化,在“十一五”期間,到2010年底實現我鄉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其中6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基本形成農村公路運輸網絡,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求。
三、具體實施步驟
1、成立李馥鄉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由鄉長雷長春同志擔任,分管農村工作的副鄉長鄧仁慶同志任副組長,楊曉瓊、李彪、余小秋、雷全林、王光輝、吳平、曾杰、等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鄧仁慶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2、宣傳發動。
按照總理在通江縣考察公路建設時的講話精神,即“公益事業要靠群眾自己議、自己定、自己干,農民以自己的雙手改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直接受益的像鄉村公路這樣的公益設施,不能算是增加農民負擔,農村公路建設要學會用民主協商的辦法”,利用院壩會、群眾會、廣播電視、標語等進行廣泛的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發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尊重民意、愛護民力,形成農民群眾自愿改善公路通行條件的強烈愿望和強大動力。
3、群眾商議,民主決策。
農村公路在鄉人民政府的組織協調和縣交通局的支持幫助下,由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村民大會討論決策。在實施中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議、群眾自愿、民主決策”的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嚴格執行“四算”(即:修不修路,修多長,什么時候修,投資多少由群眾商議說了算)。按照“照顧大多數、群眾能負擔、大部分群眾滿意”的原則,堅決不修群眾不滿意修的路,不修群眾不參與修的路。
4、確定建設模式和標準。
通村公路建設承包不允許總體發包,宜采用包工不包料的形式,實行公示制度。通村公路基本寬度原則上不低于4.5m,特別困難路段不低于3.5m,路面寬度原則上不低于3.5m,特別困難路段不低于3m,并注意公路排水系統的完善及錯車道設置和必要的安全保障設施。
5、組建機構、定案審批。
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民主挑選成立宣傳動員組、資金籌集組、工程質量監督組和后勤供應保障組。建設方案由村民民主協商,村民大會通過后報鄉人代會審批。
6、資金籌措。
村道公路的建設應充分調動群眾已有的熱情,爭取做到資金籌措到位。
7、竣工驗收。
通村公路竣工后,需經縣交通局驗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做到六不驗收,即:①沒有設計和預算不驗收;②寬度達不到標準不驗收;③沒有管護措施和公示牌不驗收;④排水不暢不驗收;⑤安全措施不完善不驗收;⑥質量不合格不驗收。
四、補助資金撥付與管理
1、通村公路建設資金撥付按照先建后補的原則,要求通村公路建設資金由村民委員會發動群眾多方籌集資金,達到工程建設所需資金的60%,并實行專戶儲存。縣交通局再下達補助計劃。
2、計劃建設資金根據資金的到位情況驗收合格后分批撥付。
3、已經納入規劃建設的村道一律按10萬元/公里的標準補助。
4、國家補助資金和群眾籌集的建設資金必須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