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社、公司,市屬各企事業單位: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社區衛生服務站是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高農民群眾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各鎮(區)積極努力,全市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437家,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已達到99.6%,遠遠超過省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要求。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全市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都依托原村落所建,游離公共服務中心之外,據統計,建在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的僅有97家。為了方便群眾,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務中心功能,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更好地發揮社區衛生服務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服務指導和康復等“六位一體”功能,現對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實現全面小康為目標,牢固確立“要奔小康,先保健康”的理念,進一步完善和增強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的功能,健全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將社區衛生服務站納入村(居)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加快全市小康進程,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和設置標準
1.一般每村(居)設置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超過5000人或地域跨度范圍較大,設立多個農民集中居住點的村(居)可以設置兩個服務站。
2.社區衛生服務站原則上建在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第二個服務站建在農民集中居住小區。
3.根據《江蘇省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標準》,社區衛生服務站業務用房的使用面積確保80㎡(合格站),力爭120㎡以上(示范站)。合理設置業務科室,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學。設有全科診斷室、觀察室(同時掛健康宣教室)、藥房、治療室、換藥室和中醫診療室,有條件的也可設立計生指導室和處置室。
三、操作方法
1.社區衛生服務站已納入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的,應對照標準規范完善,確保面積達標,六室分開,布局科學,流程科學。
2.現公共服務中心如有富余房屋或通過功能調整能調配房屋的,應盡快將社區衛生服務站遷入村(居)公共服務中心。
3.無富余房屋但有擴建條件的應盡快依托公共服務中心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
4.待新建公共服務中心和新建農民集中居住區的,應將社區衛生服務站納入統一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公共服務中心和農民集中居住區以外不得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
四、工作要求
1.強化思想認識。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為農村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是各級政府應當履行的職責。各鎮政府要從關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的重要意義,將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主要內容,切實落實到位。
2.強化政策支持。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公益性醫療衛生機構,各鎮要在資金投入、土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導,由鎮、村投入資金,建設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給鄉村醫生執業。對鎮、村資金投入確有困難的,也可以先由鄉村醫生墊資,以后再由村委會逐年返還建設費用。
3.強化技術指導。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過程中,市衛生局要加強技術指導,嚴格把好建站質量關。要統一設計2-3套圖紙供各村選用,各村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施工圖紙須各鎮衛生所報經市衛生局審核同意后方可開工建設。
4.強化時點控制。年內,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有80%進入村公共服務中心或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其中,年內達標的小康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必需全部進入村(居)公共服務中心,其余,2009年實施到位。
5.強化考核獎懲。將各村(居)社區衛生服務建設情況納入小康村建設考核的內容,也作為年終對各鎮新農村建設農民健康工程考核內容。今年將社區衛生服務站納入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并達到省標準的,經市衛生局考核通過,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達到示范站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按每站1.5萬元的標準獎勵配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