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年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責任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責任單位:工商行政管理局
監督單位: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特別是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堅持標本兼治、防打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切實加強流通領域商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執政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職盡責,真正樹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意識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根據國務院賦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的職能實現監管到位,特制定本責任書。
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本責任書的監督考核單位為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責任方為各縣、區工商局、分局;各縣、區工商局、分局局長為主要負責人;分管局長為具體負責人。
責任范圍
1、責任方對管轄范圍內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綜合監管負全面責任;
2、各縣、區工商局、分局局長負總責;
3、分管局長負主責;負責消保工作的股長負具體責任;
4、具體做消保工作的干部負直接責任
責任內容
(一)建立基層工商所轄區責任制。健全市場巡查職責、巡查內容、工作程序、考核標準等巡查制度。在巡查中對一般違法違章行為和簡單消費爭議,應現場即時查處和解決。
(二)嚴格市場巡查制度。建立與“經濟戶口”管理相配套的市場巡查工作檔案,規范市場巡查工作行為。以工商行政管理所為責任單位,將監管任務落實到人。
(三)對進入流通領域商品的質量,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的商品是:突發、特殊商品,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以“六查六看”為主要內容,全面加強市場巡查工作。
(四)按照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要求,結合轄區內商品質量狀況,針對問題突出的商品和監管的薄弱環節適時開展轄區商品市場專項檢查。
(五)加強流通領域以食品為重點的商品質量監測,實施規范的商品質量快速檢測,充分利用已配備的商品(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及時發現和查處存在質量問題的商品(食品)。
(六)積極配合省局、市局組織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對發現的假冒偽劣商品、不合格商品,要依法進行查處,并責令經營者限期下架,退出市場,同時建立經營者檔案,進行跟蹤監督管理。
(七)認真實施商品質量監管抽查制度和市場巡查制度,對各經營戶的檢查情況、處理結果及其整改效果如實記錄,建立公示制度,對在檢查和抽查中發現的假冒偽劣商品和不合格商品,應及時向消費者發出消費警示。切實保證轄區內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質量監督管理的規定,嚴禁假冒偽劣商品和不合格商品進入市場流通。
(八)以工商監管、群眾監督、企業自律為基礎,全面構筑“三網”工程
(1)完善“監管責任網”,增強工商所在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中的作用。層層簽定責任書,落實責任制,實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登記制。
(2)完善“群眾監督網”,增強廣大農村消費者參與監督的意識。發揮消委會及基層組織、12315申訴舉報網絡、輿論監督的作用,加快建設覆蓋全市的縣、鄉、村三級消費維權監督網絡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廣大消費者維權意識。
(3)構筑“農村現代流通網”,實施“放心示范店”工程。在全市社區、鄉鎮、行政村積極推行連鎖超市和放心購物示范店,引導和支持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向社區、農村發展連鎖經營網點,并向有條件的村延伸開設便利店。
(九)積極探索工商系統對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充分發揮工商系統在維護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建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長效機制。
⑴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突出“五個重點、五個確保”,切實維護食品消費安全。針對食品季節性、節日性、區域性消費特點及消費申訴舉報多和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品種,集中開展三項專項執法檢查:
①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開展重點區域執法檢查,重點解決無照經營和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問題;
②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重點開展自律制度專項執法檢查,重點解決經營者進貨驗證驗票、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質量責任等自律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問題,引導和監督經營者切實對消費者和食品安全負責;
③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節為重點開展節日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重點解決銷售有毒有害和不合格節日食品問題,確保節日消費安全。
⑵加大清理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力度,嚴格規范食品市場主體準入行為。主要內容包括證照是否齊全有效、經營事項與登記事項是否一致、年檢和驗照是否通過等。對發現存在主體準入方面的問題依法及時處理,確保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合法有效。對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嚴格堅持先證后照,堅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
⑶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嚴格規范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行為。認真貫徹《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按照“監管責任落實,監管重心下移”、“所管片、人管段”的要求,推進基層監管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基層工商所要做到“五有”:即有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度、有食品經營者經濟戶口、有食品監管巡查記錄、有食品快速檢測手段、有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切實抓好工商所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工作。在日常監管中,要以食品質量監管和規范經營行為為重點,嚴格食品市場準入管理;以“六查六看”為主要內容,全面加強食品市場巡查工作;以“查驗登記”和“不合格退市”為重點,引導監管經營者健全和落實各項自律制度。
⑷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認真貫徹總局和省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市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處置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以快速信息收集、快速科學決策、快速指揮調度、快速應急處置為主要內容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預防和快速反應機制,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和突發問題處置的能力和水平。
(十)進一步加強服務消費維權工作,繼續加強對餐飲、旅游、修理、美容美發、電信服務等重點服務行業的監管,切實維護消費安全。
(十一)積極推行“五制兩查一承諾一指導”的監管模式,在推行中,通過“兩查一指導”監督指導轄區流通領域商品經營者分類型、分批次、有計劃地全面建立質量準入、查驗登記、不合格退市、質量承諾等自律制度,年底前必須達到90%以上。
(十二)重視和加強消保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學習和培訓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消保執法人員把握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保障商品(特別是食品)消費安全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預警防范和應急處置突發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和協同作戰的能力。
(十三)收集、掌握轄區內商品質量的不良信息,準確向上級匯報并及時安排專項整治,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利益。
(十四)做好本轄區內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法律法規宣傳,并積極探索健全消費維權體系,完善消費維權機制。
(十五)各局要對本局履行職責是否到位進行自查,對工商所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特別是對食品安全監管)進行督察,確保工商所履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職責落到實處。
(十六)認真完成上級部署的各項專項整治和檢查任務,及時準確上報工作情況。
責任追究
1、工作無計劃、無安排布置,市局將不予考核,并給予通報批評。
2、責任方領導不重視、不認真履行職責,以文件傳達文件,以會議傳達會議,監管不到位,出現嚴重假冒偽劣問題處理不及時、恰當,造成嚴重后果的,作“不作為”責任追究,給予嚴肅處理,并追究領導人的責任。
3、對嚴重違法行為需要立案調查的,按有關辦案程序處理。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巡而不查,查而不究的,作“不作為”追究。
4、對不及時查處在檢查和抽查中發現的假冒偽劣商品、不合格商品,以及制假售假、非法經營、欺詐消費者等違法行為的,要給予通報批評和作“不作為”追究。
5、執法人員因不負責任,工作失職,給消費者或經營者造成較大損失的,給予通報批評或賠償損失。造成嚴重后果的,視情節輕重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6、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不力,造成嚴重的社會不良反響,影響部門工作開展及隊伍形象的,追究主要負責人、具體責任人責任,直至撤職處分。
7、在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中,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紀給予行政處分。
(1)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2)工作中,包庇、放縱商品經營戶的違法行為的;
(3)向違法銷售商品的當事人通風報信,幫助其逃避查處的;
(4)查處商品(特別是食品)經營違法行為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
8、在查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案件過程中、落實市場巡查檢查工作中、對流通商品質量監管中,出現超越職權的行為(包括橫向越權和縱向越權的)的給予通報批評。
9、對通過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等途徑獲得的案件線索擱置不積極主動地查處,已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獲知轄區內存在違法行為而不積極地調查處理的給予行政處分。
10、各局對工商所的監管工作督察不到位的,將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主要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11、對平時不認真履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職責,年終考核弄虛作假的,將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主要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12、對不及時上報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檢查情況和虛報、瞞報商品質量監督檢查中存在問題的,將給予通報批評;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人的責任。
附則
(一)本責任書一式二份,責任單位、監督單位雙方各持一份。
(二)本責任書自簽定之日起有效。
監督單位: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負責人簽名:
二○○六年月日
責任方: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要負責人簽名:
二○○六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