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鄉鎮工作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2013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實現“生態、文明、和諧、幸福”工作目標的重要一年,今年來我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帶領全鄉黨員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圍繞鄉、村兩級換屆選舉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持續、快速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21萬元,同比增長21%,農民人平純收入3168元,同比增長20%。較好地完成了財稅等各項目標任務,現將2013年工作匯報如下:
一、打造生態
鄉是一個以林業為主導產業的山區鄉,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境內郁郁蔥蔥,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空氣質量指數非常高,是我縣生態環境最好的鄉鎮,也是我鄉最引以為傲的政績。
1、大力發展生態公益林
“要想富,多造林”,圍繞造林,鄉黨政一把手多次組織鄉、村兩級干部學習國家關于林業方面的政策、法規,同時親自到縣林業局了解咨詢我縣在造林方面的優惠政策,并把這些優惠政策向農民宣傳,鼓勵群眾自發造林。一年來,我鄉完成荒山造林2000余畝,低產林改造1500余畝,實現“三邊”造林200余畝。
2、建立合理的砍伐審批機制,禁止亂砍亂伐
(一)創新機制,加強黨的建設
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一是建立黨員干部駐村制度,黨建駐村干部要幫助各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黨建工作計劃,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二是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通過三升級三分類活動,評定后進黨支部,分別梳理出發展滯后、信訪問題突出、班子軟弱等問題,建立了問題臺賬,并下派兩名干部到后進村任第一書記,力爭一年內實現兩個軟弱渙散黨組織的轉化升級。三是加強基層服務型組織建設,落實“四議兩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對黨務政務村(居)務公開,繼續推行“三雙”綜合考核機制,全年組織機關干部職工到村(社區)開展清潔衛生服務、禁毒宣傳、惠民政策宣傳、司法援助等義工服務15次。
2.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扎實開展“干群一家親”活動,一是利用2個月時間,召開專題會25場,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村(居)短信平臺等傳播媒介,廣泛宣傳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縣紀委反腐倡廉發展成果,同時在場鎮交通要道、各村醒目位置懸掛橫幅53幅、書寫巖標48幅,給在家和外出群眾發送短信3147條。二是堅持“走訪覆蓋不差一個、問題整改不漏一個”的原則,以矛盾多的村社、五保戶、困難戶、上訪戶等為重點對象,共計走訪在家群眾1512戶,收集并整理出群眾訴求及意見建議52條,建立訴求臺賬,逐一解決落實存在的問題,目前已解決44條,8條正在落實中,進一步和諧了干群關系,提高了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
3.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黨員干部整體素質。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召開專題學習會30次,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章》、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省、市、縣領導講話精神,不斷提高干部理論水平和綜合素養。二是制定了《干部考核辦法》,建立黨建、黨風廉政建設、產業發展、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環境衛生六本工作臺賬,實行量化考核。三是注重解決黨員老齡化、斷檔斷層、結構不合理現象,全年培訓入黨積極分子15名,講專題黨課3次,新發展黨員10名,其中35歲以下年輕黨員4名。
4.加大基礎投入。在原老政府落實兩間辦公室作鳳凰社區支部活動室,投資70萬元修建鹽村支部活動室,解決了三個基層支部無活動陣地問題,更換遠程教育老化設備,對25個遠程教育站點進行改版升級,并對25名遠程教育管理員進行操作技能培訓。
(二)多措并舉,做好綜治信訪等工作
今年以來,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緊緊扭住“第一要務”不放松,圍繞建設經濟強鎮、和諧強鎮兩大目標,堅持把經濟總量抓上去、把信訪穩定抓下來、把民生事業活起來作為三大主攻方向,牢牢把握項目招商、產業升級、民生投入、基層建設四大抓手,按照“規范、簡便、實效、創新”四項要求,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保持了全鎮經濟社會健康向上的發展勢頭,實現了鎮域經濟和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高站位服務,推動經濟發展升級
鎮的主導產業以羊絨為主,羊絨產業約占全鎮經濟總量的80%以上,羊絨產業的運行情況就是全鎮經濟狀況的晴雨表。近年來,因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作為貿易加工型產業的羊絨產業持續面臨巨大挑戰。面對不利的工作局面,鎮自我加壓,積極應對,大力推進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提升服務經濟、服務企業發展能力,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重點工作,推動羊絨產業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升級,大力引進新興產業項目,優化了全鎮產業結構,保持了鎮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圍繞企業運營抓服務,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針對羊絨產業形勢不穩,合金產業不景氣的現實,我們審時度勢,為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提升服務企業質量,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抽調懂經濟、素質高、服務能力強的9名機關干部,成立了”鎮產業和企業運行風險評估辦公室”,為企業運營提供“全過程服務、全領域服務、全天候服務”。鎮產業企業風險評估辦公室,在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產業發展狀況、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幫扶企業解決現實問題,幫助企業優化發展方式、細化內部管理,傳遞國家政策、市場走勢、幫助企業規避市場風險,幫扶企業擴展融資渠道、提高生產運營效益。通過對企業運營的客觀評估,及時為企業發展決策提供建議,實打實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銷售、資金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有力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保持了經濟平穩運行。二是圍繞項目招商抓服務,不斷擴充經濟總量。樹立“抓招商就是抓發展,上項目就是上經濟”的發展意識,圍繞羊絨產業升級抓招商,圍繞新興產業引進抓項目,積極引導企業家轉變觀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家主動上項目,促升級。圍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主要工作,堅持抓死抓牢重點環節,在招商引資上,注重篩選重大招商線索,由黨政主要領導親自聯系、洽談落實,力促重大招商項目談成落地。在項目建設上,盯緊簽約的大項目、好項目,抓協調、抓服務、抓進度,推進重大簽約項目早日建成達產。三是圍繞工作落實抓服務,保障工作扎實著地。為了保障工作落實,鎮黨委政府建立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臺帳,對各項工作明確責任目標、工作進度和完成時限,實行量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指標按進度推進;對各項重點工作實行定期、不定期督察,并對存在問題召開不同類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確保工作進度。的項目招商工作已形成“儲備一批,建設一批,達產一批”的良好發展態勢,為全鎮經濟發展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一批超億元項目投產運營:總投資1億元的甘泉藥業PVC軟包裝大輸液項目投產達效,總投資2.12億元的維力斯羊絨深加工項目8條粗紡線達產、1.8萬錠精紡生產線正在安裝,總投資4.5億元的天之源禽類分割項目飼料廠正式投產,總投資5億元的商貿城建材市場項目一期開業,總投資1.2億元的新東方城市廣場商住樓項目已竣工;一批簽約新建項目加緊建設:總投資1.1億元上海依韻羊絨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1億元的湖州米皇羊絨深加工項目、投資1.2億元的西藏金珠羊絨制品項目、世翔投資5100萬元汽車密封件項目等一批新建、簽約項目談成落地,正在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的泰利羊絨制品有限公司土建已完工;一批儲備項目正在運作:另有嘉興浩篁羊絨深加工項目、淄博維特威汽車配件項目、雷肯汽配項目、上海絨信羊絨深加工項目、兆君羊絨工業園項目等前期項目正在積極洽談運作,達成初步投資意向。
二、抓入庫,培稅源,確保財稅完成進度
一是統一思想,完成全年目標不動搖。強化重點稅源監控管理,準確把握稅源現狀和變化趨勢,對重點納稅大戶實行跟蹤管理,確實做到“加強征管,應征盡征”。二是分包到人,落實到企業。對年度稅收任務,分解到人、分解到企業,制定征收時間表,明確財稅小分隊收入目標,落實征收責任,嚴格督促獎懲,對分配到各企業的征收任務實行目標管理,明確征繳入庫時限,確保各項稅收按時間進度征收。三是大力培植稅源。為確保稅收持續增長,針對羊絨產業的特殊性,組織力量分包企業和規模經營戶,包業務協調、包手續辦理,包納稅增長,廣泛培源增收,在今年新辦一般納稅人16家的基礎上,爭取到年底再辦5家,使一般納稅人企業由現有的115家達到120家以上。
三、打硬仗,啃骨頭,干硬活,圓滿完成縣下達的各項突擊任務
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鎮域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預計到12月份,民營經濟營業收入完成99618萬元,增加值完成39850萬元,占年計劃的102%;上交稅金完成2480萬元,占年計劃的10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5730萬元,同期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900萬元,占年計劃的113%,其中: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900萬元,占年計劃的112%;引進省外資金9500萬元,占年計劃的105%;引進技術3個,引進人才24人,占年計劃的100%。
二、項目建設助推經濟發展,鎮域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1)投資800萬元的億潔綜合洗滌中心項目:完成全年投資。
(2)投資1000萬元的綠利亞藤藝加工項目:完成全年投資。
(3)總投資1200萬元塑膠制品加工項目:完成全年投資,進入試生產階段。
2013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緊緊圍繞全縣“13445”發展戰略,認真謀劃,周密部署,立足實際,提振精神,迎難而上,發揚要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作風,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全鎮經濟發展及各項社會事業都實現了既定目標。
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提升戰斗力
在班子自身建設上,我們建立了“橫分管、縱分包”工作機制(“橫分管”,就是要求每位科級干部認真研究分管工作,做分管工作的謀劃者、決策者和工作落實指導者;“縱分包”,就是要求每位科級干部分包1-2個村,明確為所包村黨建、穩定和發展的直接責任人,全權負責所分包村各項工作的安排部署、督導落實、協調推進、信息反饋)、年輕干部多崗位鍛煉工作機制(針對基層干部能力素質多元化要求,明確要求一人多崗)、定期談話交流機制(書記、鎮長定期與各位副職及各村書記主任進行談話交流,科級干部定期與一般干部談話交流,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通過完善工作機制,下放了權力,也傳導了壓力,極大地增強了全體干部的工作責任感。在村級組織建設上,一是我們深入開展了“兩比一看”活動。“兩比”,即比穩定(村里沒有發生到縣以上的信訪問題)、比干事(落實上級工作部署、為群眾辦實事);“一看”,就是看村容村貌和民意民風的向好變化。通過開展“兩比一看”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各村維護穩定、扎實干事的積極性。二是我們率先實施了“動車組工程”,先后組建了以村為車頭的核桃產業、以柳溝村為車頭的扶貧開發養驢、以大臺峨村為車頭的規范化建設三列動車組,在各村又劃分了若干個黨員動車組。三是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2013年,井子會、泉塘、三個村被列為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幫扶村,我們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和多數人受益、長久性受益”的原則,圓滿完成了水電路等十件實事。
二、強化工作舉措,維護穩定,確保安全
信訪穩定方面,我們堅持完善和落實信訪逐級負責、領導包案、信訪接待、每周排查等制度,小問題科級干部上,大問題書記鎮長親自上。安全生產方面,大力開展打非治違和危爆物品整治活動,堅持每周一巡查、每月一例會,每季一分析調度,同時,加強日常監管,大力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共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31份,開展聯合專項安全檢查活動20余次,日常巡查50余次,下發安全提示卡130余份,有效遏制了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發生。防火方面,采取包村、包片,入村入戶辦法,突出宣傳、巡查、監控、打擊手段,發放各類防火宣傳資料3000多份,簽訂防火保證書2000余份,刷寫標語100余條,出動巡邏車200多次。防汛方面,嚴格落實各項防汛工作制度,鎮政府與各行政村、各有關單位簽訂了防汛責任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認真開展河道清理工作,全面開展轄區尾礦庫進行專項檢查。全鎮村共投入人工680余個,動用鏟車、挖掘機25臺次,清理河道淤積物、垃圾1.6萬方,河道樹木6.2萬余棵。
三、加大落實力度,促進發展,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