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團委加強青少年違法犯罪整治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團市委的關心支持和市委、區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團區委作為區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積極搭建工作平臺,按照“平安市”建設及首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部署,將首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核標準中的重要工作事項納入共青團年工作要點及《團區委年折子工程》,以“完善制度性安排”為核心,推動各項工作落實。通過在各項工作中延伸工作思路、拓寬服務手段、豐富活動載體、完善工作體系,努力在我區青少年權益工作中構建“黨政領導、群團推動、社會協同、青少年自護”的青少年合法權益維護和發展的新格局。
一、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概況
一年來,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基礎扎實、特色鮮明。全區共有“兩辦”委員單位40家,青少年事務聯席會委員單位10家;“市青少年權益工作試點社區”6個;社區青少年星光自護學校3個;公檢法司四家單位受聘法制校長總人數為108名(11人兼任兩所學校法制副校長);從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區青聯委員中聘請市“青少年成長導師”40名。截至年底,市在學校、社區累計共開展大規模集中法制宣傳教育活動2次,各成員單位、各鎮、街道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50余項,受教育學生人數15萬人次(其中舉辦講座550場次,受教育師生8萬余人次);開展自護教育活動200余項,教育覆蓋面達100%;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動100余次,參與學生人數2萬余人次。
一年來,共青團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呈現出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合力為源,構建起無縫銜接、運轉協調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體制機制;二是教育為本,夯實環環相扣、科學有效的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基礎性工作;三是服務為先,著力加強各類特殊困難青少年群體幫扶工作體系建設。
(一)完善制度化安排,建立青少年事務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1、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網格化青少年權益工作協調機制
通過深化“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協調委員會”的組織職能和社會職能,統籌建立青少年權益工作的網格化協調聯動機制。
團區委重新規范、修訂《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將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成員單位由31家增補至40家,并將17個鎮、街道主管副鎮長(副主任)新增為區未委會委員;成立由承擔青少年權益工作核心任務的10家委員單位組成的市青少年事務聯席會,探索建立青少年權益工作會商機制,統籌全區工作力量,共同聯手打造合法、有序、有效的罪錯青少年教育管理“一條龍”司法渠道,推動中小學校法制校長、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嘗試訂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職責部門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委員單位工作職能、量化考核標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能夠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制度、有考核、有專人負責。
同時,共青團積極探索建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專業社會組織和隊伍,與區社會工委聯合實施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市社區青少年管理與服務項目》,加強社會支撐體系建設。在高校成立首批“社區青少年幫扶公益實踐團”社工團體,通過采取政府購買社工團體公共服務方式在首批6個試點社區(村)實施服務項目,大力開展社區青少年教育、引導、幫扶工作,幫助社區青少年解決實際困難。
2、深化工作渠道,完善立體化青少年權益工作聯動機制
17個鎮(街道)進一步完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構,于年成立鎮(街道)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協調委員會,并通過建立“市青少年權益工作試點社區”的工作模式,著力推動資源到底、措施有效的“區、鎮(街道)、社區(村)”三級聯動青少年服務機制。不斷完善社區青少年權益工作隊伍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充分挖掘社區(村)在服務青少年權益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不斷擴大教育覆蓋面。鎮(街道)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構全部能夠開展集中性宣傳教育活動。南口鎮南廠東社區組織開展的“青春健康家長課堂”活動、依托市“青蘋果之家”開展暑期活動,城南街道昌盛園社區開展的“獨生子女講座會”、“我心中的英雄”中小學生演講比賽,東小口鎮天通北苑第二社區青少年“六合棋”比賽等各鎮(街道)開展的活動都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積極探索、總結試點社區青少年權益工作的有益做法,完善團組織服務、支持基層權益工作的方法和載體。
3、優化成長環境,初步建立青少年利益訴求溝通機制
自年以來,共青團系統開展的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傾聽青少年心聲服務青少年成長”共青團“傾聽”活動,初步建立起反映青少年利益訴求的溝通機制。市“兩會”期間,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呼吁青少年相關議題達3個;截至12月底,共青團“傾聽”活動累計共舉辦13次,涉及中小學生、社區青少年、農村青少年、來京務工人員子女、團代會代表、企業青年、志愿者各類青少年群體,參與人員達900余人,傾聽嘉賓累計參與113人次,在全區營造了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關注青少年普遍訴求的社會氛圍。同時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聯委員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機制,在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聯委員中聘請了40名市“青少年成長導師”,為青少年提供切實幫助。
(二)夯實基礎工作,完善青少年權益工作系統化規范化建設
1、校內校外法制教育各有側重
聯合公、檢、法、司在校內推進法制校長工作落實,法制校長來源單位與區教委、主責學校有效對接,并在寒暑假前組織法制校長集中開展普法講座,協助學校進行治安隱患排查。中小學校法制校長配備率達到100%,且全部能夠入校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全區108名法制校長在118所中小學校內講授法制教育課500余次,平均每人每年授課4次;區公安分局還派出400余名民警擔任學校法制輔導員,配合各校法制校長開展日常工作。團區委、區教委、區少工委聯合在各中小學校集中開展了“增強法治觀念促進學校科學發展”主題法制宣傳月集中宣傳活動和“法律在我身邊”法律案例故事征集活動,筑牢違法犯罪的堅強思想防線,營造全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氛圍。
同時,市積極開展“星光青春保護”行動,于寒暑假期間在各鎮(街道)開展校外青少年自護教育,由社區青少年“星光自護學校”舉辦年自護教育講座《社會與校園安全》、《意外傷害防范》12場,發放《小學生自護教育手冊》,培訓中小學生1200余人次,提高青少年自護自救意識和能力,受到師生及家長一致好評。加強三所社區青少年星光自護學校建設,能夠做到“有工作機構、有經費保障、有教學場地、有教材教具、有師資隊伍、有工作制度”。此外,組織200名青少年參加市市暑期“青少年遠離香煙”、“青少年禁毒教育”夏令營活動及禁毒宣傳及踏查活動。各中小學每學期能夠堅持開展1次以上自護教育活動。
2、各類青少年群體服務強化分類引導
各鎮、街道、社區建立家庭經濟困難高中生、家庭經濟困難初中小學生、低保困難家庭重度殘疾青少年數據庫、社區閑散青少年四個數據庫,認真做好重點青少年群體排查摸底工作,并建立起底數完備、事項明確和動態更新的工作管理臺帳,數據統計相對準確、符合實際情況。各鎮、街道分別組建了由社區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區主任及樓門長等組成的社區閑散青少年幫教工作隊伍,對青少年實施扶助型、引導型、監督型、幫教型等分類管理,并對有不良行為、心理和人格缺陷的青少年主動進行“一對一”、“多對一”的專門走訪、幫教和回訪。
(三)整合社會資源,服務青少年弱勢群體工作系統化長效化建設
1、進一步夯實工作站各項基礎工作
一是希望工程市捐助中心工作站不斷完善各類弱勢青少年群體數據庫,建立底數完備、事項明確、動態更新的服務臺帳,做好“希望之星(1+1)”、“愛心基金”、“學子陽光”等常項捐資助學項目。全年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助的“希望之星(1+1)獎學金”、“愛心基金”助學金等75600元。同時,累計共下發獎助學金10.4695萬元,資助中小學生173人。二是建立完善市青少年發展基金,依靠團的組織體系社會化運作籌募基金,為市各類特殊困難青少年提供教育資助和生活扶助,加強社會各界對弱勢青少年的關注程度,“希望工程”工作初步建立“品牌化推進、社會化運作、項目化管理”的運行機制。
2、大力開展弱勢青少年群體幫扶及公益項目實踐活動
聯合市佳蓮集團、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委員會、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市泰福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遠洋大廈物業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在市打工子弟學校及山區學校開展捐資助學及愛心公益活動9項,通過開展互助交流活動大力加強對受助學生的回訪、關愛行動,深化對捐方的服務。特別是團區委、區青聯與市佳蓮集團共同策劃推出了“市共青團100365首善行動——王雪蓮愛心行動”系列公益項目,由市佳蓮集團總計捐贈55萬元支持分為三個子項目的系列公益行動,主要包括“冬日暖陽”王雪蓮基金愛心煤公益項目、“愛心助成長”王雪蓮基金愛心奶公益項目和“愛心1+1”行動志愿者公益項目。截至年底,團區委累計向社會募集各類捐助款物總值達112.5278萬元,受益學生達29427人。
3、發揮市少工委職能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
年,團區委、區教委、區少工委聯合以鞏固“努力爭當四好少年——市紅領巾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成果為載體,結合“三個市”建設、“四大行動”計劃、陽光心語等品牌活動,帶領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爭當四好少年八個一行動”,包括擔任一個紅領巾道德崗、提出一個紅領巾科學創想、參加一次獻愛心公益活動、學會一個紅領巾快樂游戲、結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尋找一個身邊的學習榜樣、創作一個童謠、編輯一張手抄報。此外,共同開展市慶祝六一兒童節表彰大會暨四好少年風采展示活動、少先隊建隊日教育實踐活動等。
總結年,市青少年權益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但與此同時,工作中也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年,我們將在掌握青少年的新特點、新需求的基礎上,拓展青少年權益工作的方法和途徑,推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取得實效、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