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運輸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十三五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上級交通部門的正確指導下,深入貫徹黨的精神,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圍繞“暢安舒美”交通建設目標,加大交通設施建設,強化行業監管,助推我市精準扶貧,為建設大美同步小康目標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一、十三五以來工作情況
(一)公路建設實現大跨越,路網結構日趨完善
緊緊圍繞“交通先行”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快推進交通設施建設。目前我市初步形成繞城高速、都九高速為主通道,G532 、G105、S212等國省道為主骨架,縣鄉村道為次干道的三級公路網絡體系。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920.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4公里,國道68.59公里、省道12.87公里、縣道92.59公里、鄉道160.15公里、村道55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02.97公里,行政村水泥路面硬化率達到100%。
一是高速公路建設飛速發展。2017年6月28日,投資3.96億元,全長5589米,主橋寬28米的都九高速二期的控制性工程鄱陽湖二橋順利通車,我市從此邁入境內都九、九繞兩條高速公路相互貫通的交通新時代;自2017年10月份起,市內溫泉、南、星子北、通遠四處高速公路收費廣場以外的連接線由市交通運輸局級管理局負責管養。2020年4月啟動并完成高速公路市轄區內原通遠站、星子站、溫泉站、星子北4個出口收費站名稱更名。
二是國省道公路建設持續推進。2016年4月7日,原星子境內12.6公里昌九發展大道經過2年的緊張建設,全面竣工通車。2017年按照“大美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先后推動了沙山作業區疏港公路和濱湖旅游公路(一期)即神靈湖作業區疏港公路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其中濱湖旅游公路項目一期11.2公里一級公路已完成地勘、初步設計、環評、濕地林地報批、土地調規,還有紅線范圍內墳墓遷移,洪評和用地批復還在報批之中,用地已由白鹿鎮和海會鎮進行了測量和村小組協議簽訂,白鹿鎮對需拆遷房屋進行了測繪和評估,項目前期工程及工作經費支出已超過900萬元;今年10月份全長1.932公里G532國道連接線(橫塘段)建成通車。
三是農村公路通行條件明顯改善。市政府出臺了《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辦法》、《愛路護路鄉規民約》及《市“四好農村路”兩年規劃》。五年來,累計共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80.83公里,危橋重建11座,完成建設資金19359萬元,投入公路養護資金2773.5萬元,其中縣道路面改造105.7公里,村道拓寬改造198公里,道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77.13公里;神靈湖橋橋梁檢測和維修各1次。新建星子鎮等5個鄉鎮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16公里。2020年7月份“路長制”正式實施,10月份7條農村公路納入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10月底已完成大蓼線和錢橫線兩條縣道的招投標工作。
四是水路運輸迅猛發展。神靈湖東貨運碼頭于2017年3月始依法申請試營業。2020年6月份開工的船舶生活垃圾污水接受船已基本完成船體建設任務,專用碼頭泊位建設8月施工單位將進場施工,截止11月份已完成投資230余萬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水上交通運輸企業7家,擁有各類營運船舶167艘,載重噸位達到25.56萬噸;散貨深水碼頭1個,在建垃圾中轉碼頭1個,擁有萬噸級泊位5個,年吞吐量約500萬噸。
(二)運輸保障有序推進,城鄉客運格局發生巨大變化
一是城市出行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不斷優化、延伸現有城市公交11條線路,先后購置新能源純電動公交汽車15臺,建設充電場所2處,充電樁8個,環山公路候車亭13個。殘疾人、優撫對象及70歲以上老人免費坐公交車政策得到全覆蓋,政府每年補貼公交企業220萬元;二是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成效初顯。按照《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實施方案》,已同長運公司簽訂了企業主體框架協議,農村客運班線已完成48臺農巴收購,城市公交收經營權回收及環山旅游公交開通工作正在有序商洽之中。三是建制村通客車全面完成。蛟塘鎮西廟村道路于2019年列入改造計劃,今年6月初已完成該建制村通客運班線的許可,至此我市所有建制村實現全部通客車,省廳村村通車率達百分之百的目標圓滿完成。四是ETC發行任務圓滿完成。 按照省市政府時間節點要求,我市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1.5萬余輛ETC發行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國家高速公路收費公路制度改革。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縣級汽車站1個,公路客運企業5家,城市公交公司1家,公交線路11條,公交始末站2個;出租車公司2家,98輛,全年客運量在 97萬人次。
(三)行業管理不斷加強,運輸市場繁榮有序
一是超限超載治理保持高壓態勢。通過加強對礦石、河沙、碼頭源頭管控路面巡查及重點貨運企業管控,超載超限治理得到有效遏制,超限超載率始終控制在1%以內。二是行業安全監管日益規范。建立培訓、現場咨詢、應急演練常態機制,重點落實春運、五一、國慶等節日期間的安全和在建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通過開展安全大檢查、隱患排查治理“掃雷清零”行動及專項整治行動,五年來全系統未發生任何一件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運輸市場有序發展。依法開展了道路客貨運市場、駕培市場、維修市場、危貨品運輸市場、出租車市場的專項整治,查處了一批非法改裝、無證經營的車輛和企業,有力地凈化了運輸市場。四是路域環境得到改善。通過加大路域環境整治及“藍天保衛戰”攻堅力度,重點強化了大蓼線、五太線等重點、特殊路段的路面監管和監控,五年來共清理道路非法廣告懸掛物520余處,清理占道攤點60余處,清除道路障礙物4900余平方,五太線被列為“文明示范路”,營造了“暢安舒美”的公路環境,公路好路率達到95%以上,暢通率達到100%。
二、2020年工作情況
(一)加強組織、加強領導
為切實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局黨委為了落實市關于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成效考核指出問題整改工作方案等。落實總負責,責任領導為具體整改負責人,細化工作措施、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加強督查考核,適時開展整改“回頭看”,強化社會監督,設立局舉報電話(0792—2666344)和舉報信箱、郵箱(1097237919@qq.com)
(二)強化責任,精準扶貧
1﹑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加快我市農村公路品質全面提升,助力全市扶貧、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針對我市農村公路現狀,對縣道、鄉村主干道進行全面提升。全市現有縣道7條共69.237公里,鄉道60條184.43公里,建制村公路70條192.3公里。根據道路現狀,充分征求鄉鎮意見,縣道按三級公路標準進行示范路打造,有條件的進行白改黑,我市所有境內所有建制村和自然村都已通水泥路。2020年,我局已向上爭取農村公路項目資金7000多萬元,縣鄉道路面改造項目66.3公里,村道拓寬改造項目16.5公里,新建產業路項目16公里,道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0公里,危橋改造項目6座。其中縣鄉道路面改造項目占市各縣(市、區)的三分之一。
2﹑實現農村客運村村通客車工程。“兩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兜底目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性任務,市交通運輸行業向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全國人民立下的軍令狀,是連接民意、凝聚民心的基礎工程,為了加強我市農村客運發展工作,我局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因村施策,今年6月22日,我局開通蛟塘西廟村通客車,從而實現了全市63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客運通客車率通達率達到100%。并全面排查杜絕“數字通車”、“虛假通車”,對群眾反映強烈和疫情期間停運的班線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盡快恢復了通車,保障了全市農村群眾的出行需要。
3﹑加強質量監督,一是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監管,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對完工項目進行質量檢測和質量鑒定,二是嚴格落實全市農村公路項目質量檢查,對公路工程質量情況進行抽檢,分析主要質量指標的變化情況,評估總體質量狀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質量管理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性意見,定期質量動態信息。
三、典型經驗做法
建設“四好”農村公路,助推鄉村產業發展。我局在開展項目申報的調研工作,充分征求鄉鎮和行政村意見,尤其是涉及鄉村產業發展,優先列入項目計劃申報,盡可能多爭資爭項。在今年實施的項目建設中,就有:文化旅游發展項目等鄉鎮“一鄉一園、一鄉一景”現代農業產業園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局全力支持,助推鄉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