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公路養護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是建立制度,健全機制。
縣政府成立了專門調研小組,對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工作展開調研,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縣群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規定》和《*縣群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農村公路養護的原則、管理責任主體、主體職責、養護資金籌措與管理、養護管理辦法等,明確“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責任主體,在全縣建立和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管理網絡和體制,建立起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交通督促、市場運作”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新機制。
二是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成立全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成員由縣政府辦、財政局、交通局、公路局以及各鄉鎮行政主要領導組成,加強對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突出政府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各鄉鎮也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領導小組,由鄉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鄉鎮公路站站長負責日常事務,從組織機構上保證了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的順利實施。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的作用,采用會議、知識講座、巡回宣傳、會議座談等多種形式在全縣廣泛進行“愛路護路”的宣傳教育活動。
三是拓寬渠道,保障資金。
在資金籌措上,堅持多管齊下、多方籌集。一是爭取省、市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二是每年縣財政預算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專項補助資金;三是積極引導企業或個人等開展社會捐助,或通過轉讓農村公路(橋梁)冠名權、路域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籌集;四是將林業部門收取的“一金兩費”(育林基金、維持簡單再生產費用和林業建設保護費)總額的5%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五是村民委員會利用“一事一議”、山林產權拍賣、沿線資源開發等方式籌資;六是其他合法形式籌措。
四是健全隊伍,強化考評。
突出抓好兩支隊伍建設:一是路政管理隊伍。每個鄉鎮設置兩名路政協管員,由鄉鎮分管領導和公路站長擔任,通過執法考試合格后發給執法證,由縣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執法??h政府給每個鄉鎮配置一部路政巡查摩托車,提升路政人員日常道路執法巡查效率。二是養護隊伍。由各鄉鎮組建養路工隊伍,縣交通局每年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對養護工進行業務培訓,確保養護工作的有序開展,保證養護質量提升。從而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專職或兼職管理員制度。在養護員的選聘上提出明確選聘條件,并實行“一年一聘”、“鄉聘村用”或“村聘村用”相結合的辦法,競爭聘用,培訓后持證上崗,并實行合同化管理;在強化考評上,著重建立農村公路數據庫檔案、鄉鎮路政協管員和養護工業績檔案。我們通過學習設置養護監督牌,對養護工的養護質量進行季檢查、半年考評、全年考核,對鄉鎮進行年終績效考評。
五是齊抓共管,派出所參與。
隨著農村公路技術狀況好轉,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也日趨突出,成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焦點、盲點和重點。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依法管理、綜合整治、長效機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把交通安全作為生產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制定了《關于加強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機制的實施意見》,通過采取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下達道路交通安全責任書,定期召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分析會等形式,扎實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縣130個行政村都建立了交通安全組織機構,配齊了交通安全員,納入全縣協管員統一考評和兌現補助金,做到認真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強化了鄉、村兩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網絡;各鄉鎮成立了由鄉鎮綜治副書記任組長,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綜治辦、司法所、運管所、財政所、各中小學校等主要領導組成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形成“責任共擔,管理共為,安全共創,機制共建”的農村派出所管理農村交通安全的新模式,強力推進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
盡管我縣在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農村公路管養方面還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開拓思路、探索創新,力爭把我縣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