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社區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面上工作
按照南社建〔20*〕3號文要求,我局工作職責是“開展畜牧水產技術指導和服務,搞好動物防疫工作,宣傳畜牧水產相關法律法規”,著重從三個方面認真抓好面上工作。
1、開展畜牧水產技術指導和服務。認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畜牧水產科技下鄉活動,形成全市聯動,全市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18期(農民班121期、農技人員班97期),共培訓人員6712人次(農民5475人次、農技人員1237人次);組織95支科技小分隊,參與技術人員839人次,分赴10個縣(市、區),服務農民達19478人次,贈送科技圖書8767冊、科技光盤406盤、發放技術明白紙41738張;科技趕虛21場,技術咨詢5200人次,現場指導510起,科技人員技術門診920余次,開出處方3650余張。
2、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全年采取春、秋兩季集中防疫,全市共組織人員15132人次,其中村級動物防疫員3479人次,在1632個行政村,85個農場,132個涉農居委會開展動物防疫工作。舉辦動物防疫知識培訓班458期,培訓人員8457人次,投入防疫經費435.53萬元。全年全市防疫亞Ⅰ-○型口蹄疫牛9.42萬頭次,羊10.24萬只次;○型口蹄疫豬262.07萬頭次,豬瘟254.43萬頭次,防疫豬藍耳病256.13萬頭次;禽流感防疫雞1842.52萬羽次、鴨447.17萬羽次、鵝32.41萬羽次,防疫雞新城疫2033.2萬羽次,發放防疫證23.1萬本。
3、宣傳畜牧水產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五五”普法宣傳教育,重點開展《動物防疫法》、《畜牧法》、《漁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的宣傳,配合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認真開展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嚴把動物產品質量源頭關,讓市民吃上放心動物產品。全市共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110多次,參加活動人員2700多人次,組織專家講座16場,發放宣傳材料6000多份,還通過電視、廣播、報刊、標語、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使全社會宣傳教育面有很大提高,知曉率也有很大提升。
(二)點上工作
20*年我局共掛點“三村一鎮”,即延*區爐下鎮*村、*市*鎮*村和*鄉*村,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掛點的*市*鎮。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掛村服務的工作部署,局領導高度重視始終把掛點村發展作為履職盡責的關鍵,將掛點村視為一個科站看待,注重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有力推進掛村服務工作順利開展,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
1、圍繞“生產發展”,提供科技服務。充分發揮畜牧水產專業優勢,整合市、縣、鄉三級專業技術人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力量,組成科技服務組,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先后在“三村一鎮”舉辦畜禽養殖及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班10多期,培訓人數達1000多人次,贈送畜禽養殖技術和水產養殖技術手冊2000多冊、養豬技術流程掛圖1000多張,深受農民歡迎;培育畜牧水產養殖科技示范戶52戶,組建農民養殖合作組織5個,為農民提供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種苗飼料供應、疫病防控、信息流通等全方位服務,使農民得到效益。
2、圍繞“生活寬裕”,建立幫扶機制。按照城鄉公共基本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對市直部門掛村幫扶資金每年每村不少于2萬元的要求,建立幫扶機制,在財力困難的情況下,20*年我局幫扶“三村一鎮”資金8萬元,無償提供消特靈等消毒藥2噸,幫助特困大學生1人1000元,為農村社區建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圍繞“鄉風文明”,營造和諧氛圍。一是開展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舉辦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知識講座,教育村民做一個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尊老愛幼、互助友愛的好公民。二是開展群眾性文娛活動。幫助完善黨員活動室、老人活動中心、青年文化俱樂部和村民體育健身點,經常性地組織開展活動,豐富農民業余文化生活,提升農村社區文明程度。三是抓好醫療衛生保健和計劃生育工作。建立村醫療衛生所,配備赤腳醫生和計生協管員,配合鄉鎮衛生院和計生辦,做好農村婦女、兒童醫療保健巡查工作,做好每個階段計生對象的放環和結扎工作,做好已婚育齡婦女查環查孕工作,做到以人為本,維護國策。四是開展*安村建設。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力度,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使農民懂法、守法;配備村治保、調解員,建立治保、調解委員工作責任制,協調處理村與農戶、農戶與農戶之間各類矛盾糾紛,把矛盾糾紛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維護農村社區安定穩定。
4、圍繞“村容整潔”,完善基礎設施。幫助掛點村成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掛靠在村委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依托黨員活動室、青年文化俱樂部開展各項活動,吸引了許多農村青年積極參與。緊密配合村兩委,多方籌措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鋪設3條進村水泥路約3.5公里長,安裝村主干道路燈42盞,建設村級供水工程,改善村民飲用水質量,接通有線電視和電腦寬帶線,維修小學校舍危墻、廁所和藍球場,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建立18個垃圾箱和3個焚燒爐,配備衛生保潔員,做到定時清運垃圾,保持村容村貌整治,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5、圍繞“管理民主”,加強制度建設。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實施“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參與、要做主、要監督、要滿意”的“五要”工程。推進農村社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一是民主選舉。建立村民自治組織選舉制度,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對社區自治組織的領導,認真做好每三年一屆的村民自治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二是民主決策。建立村兩委民主議事制度,將村民普遍關心、反映強烈、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以及對村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或其它特別重大的村務事項,實行“一事一議”和民主聽證;三是民主管理。建立村民代表參與村務工作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務公開制度。設立村務公開欄,每月將村財收支、發展黨員、計生對象落實情況、征兵工作、資金補助和公益捐款等內容向村民公開一次,增加村務工作透明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四是民主監督。完善村財托管、村級招投標委托、村級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建立村民代表議事小組和理財小組,完善戶代表會議,規范“三資”管理,推進社區民主評議工作。
二、2010年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計劃
2010年,我局繼續在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履行成員單位職責,認真抓好點上和面上工作。
(一)點上工作。因為*市*鎮*村第三輪互動聯動、掛村服務結束,改為第四輪互動聯動、掛村服務*縣*鄉*村,這樣2010年點上工作繼續是“三村一鎮”,即延*區*村、*市*鄉*村、*縣*鄉*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市*鎮,仍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五個方面工作任務抓好落實。
(二)面上工作。繼續抓好畜牧水產技術指導和服務,搞好動物防疫工作,開展畜牧水產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等三大塊工作任務,并將其分解落實到相關科站抓好每塊工作任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