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志辦公室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市、區地方志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地方史志辦公室的指導下,堅持以*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地方志工作指示精神,把搞好市、區兩級地方志編修作為首要任務,認真完成省史志辦和市政府布置的任務和辦公室其他工作,努力推動地方志事業的發展。一年來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認真組織學習《地方志工作條例》和上級有關修志文件精神
今年五月,國務院總理*簽署頒發了《地方志工作條例》,使地方志編修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我市各級地方志部門認真組織工作人員學習領會《地方志工作條例》精神。并結合實際,對照《地方志工作條例》規定,組織討論廣東省《地方志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省提出了地方志工作立法的具體修改意見。并組織辦公室人員認真學習省領導有關地方志工作的講話。
二、認真做好地方志編修工作,努力解決修志遇到的各種困難
*年,*市及*、*、*區開展修志工作三年有余。*市志共分三十一篇和180章,約300萬字。承修單位130個多個,涉及到全市各機關和各個行業。《*市志》除個別章節未完成以外,各單位的送審稿已進入總纂。其中,有相當多的志稿已完成二審,部分志稿審核還在加緊進行。
*區屬66個修志單位已有61個單位交送了志稿。未完成單位,將在近期交稿。目前,已通過區編審人員初審的稿件有163篇(占兩區志稿總數181篇的90%),《*市城區志》的“概述”部分,經十多次修改和補充,定稿后已報區政府審閱。12月,*區方志辦根據草擬《*區地方志資料年報制度》報區政府審定下發各單位,通過地方志資料年報制度,為修志工作積累、保存更多的資料,促進地方志資料收集、整理、積累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更好地為*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除此,還認真完成市志布置的工作任務。
*區方志辦先后3次修改和完善《*市志(*~*)》篇目。志稿初稿分纂達72.9萬字,占全書計劃總字數125萬字的58.3%。全區106個市志承修單位有104個送交了市志分志資料長編,53部部門(專業)志有39部完成了資料長編,完成志書初稿10部,18部鎮(街道)志有14部完成了資料長編,完成志書初稿2部。
*區方史志辦在認真做本職工作外,認真完成市方志辦布置的《*市志》*部分內容的編寫任務,并協助相關單位完成志稿撰寫和資料補充。
*區方志辦認真,做好第一屆修志的掃尾工作。
*年,審驗了《*司法志》,并于年內出版。對《*人大志》的送審稿進行驗收。并撰寫了《*市志》(文化分志)“地方志與年鑒(*部分)”稿件;為《*市志》撰寫《*報》內容;為《廣東省百科全書》撰寫*區內容。
*區本屆地方志編修工作已進入總纂階段。目前,《*市志》初稿已完成50%;部門志(專業志)已出版17本、進行排版13本、修改返回有48個單位、退回沒返回的有16個單位的志稿。*區方史志辦在還認真完成市方志辦布置的《*市志》*部分內容的編寫任務。
在修志過程中,市、區地方志部門都遇到不少困難,經過認真組織,并積極爭取上級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克服了人手少,修志工作面廣,時間緊張、任務重的問題。市、區方志辦部門也積極幫助各承修單位解決修志過程所遇到難題,使本屆修志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三、認真做好人物志的組織編修工作
*市及*、*、*區地方志部門認真組織人物志編修,市、區方志辦制定人物志編纂規劃,草擬編修人物志的有關文件,組織人員認真資料搜集和編寫。目前,市方志辦已對人物志初稿進行多次修改,進入最后的審改編纂工作。
*、*、*區方志辦也在按計劃進行人物志資料的收集、編寫。
四、加強修志人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總纂人員理論素質
*年,為了搞好志書總纂工作,市、區方志辦都把加強隊伍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定期組織全體修志人員理論學習和工作交流,努力提高修志人員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水平。10月市方志辦通過組織全體修志人員到*參觀學習,開拓眼界,為搞好修志工作鼓舞士氣。11月底到12月初,市、區方志辦先后分兩批派員參加了省史志辦舉辦的縣(市、區)志二審人員培訓班,重點學習了志書審查驗收工作的程序、操作方法及要求。通過培訓學習,使修志人員對志稿編纂的總體要求有了更深的認識。
*區辦鼓勵編審人員積極參加省、市地方志機構組織的學術研究。編審人員劉新生結合我區修志的實際情況撰寫的論文《淺談區志編寫》,參加了*市方志辦在*區舉辦的論文研討會。
*區方志辦發動修志人員利用工作之余,結合實際撰寫學術性論文10篇,分別為:《談談方志索引》、《淺談新式詞匯與修志》、《新方志應深層次記述精神文明建設》、《試論志書的政治質量》、《淺談將部門(專業)志改寫成分志》、《志書的“靈魂”》、《編余瑣談》、《編纂鎮(街道)志大事記的幾個問題》、《如何提高志稿編纂質量》和《淺談方志文化》,其中有1篇在《中國地方志》上發表。此外還積極參與省地方志法規文件的意見征求工作。
其他各區方志辦也結合實際組織有關同志開展理論學習,努力提高修志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地方志工作的活力。
五、抓好部門(專業)志、鎮(街道)志編修工作
*市方志辦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編修專業志,把各單位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史進行詳細記載,以補市志之不足。市志辦的同志還利用業余時間幫助有關單位審改志稿,嚴把志稿出版質量關。受到有關單位的好評。
*為有效地推進了部門(專業)志、鎮(街道)志編修工作的協調開展我,我區成立和調整*區鎮(街道)志、部門(專業)志審查驗收小組;組織人員審閱了26部部門(專業)志和鎮(街道)志資料長編,并提出書面修改意見;組織和落實了《*市體育志》和《*市物價志》稿的初審工作,《*市政協志》、《*市精神文明志》、《*市審計志》正在審查。
六、收集整理地情資料和編輯出版《年鑒》
市方志辦組織編寫了*年《*市大事記》。并將有關修志的文件、論文及修志的動態消息等內容錄入和掛網。
*區方志辦經過認真的篩選、整理和核對,至10月份,收集兩區《大事記》共40多萬字,初步整理成8萬多字。
*區積極開展地情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利用報刊、互聯網、信函等途徑,大力收集“*風俗”、“*人物”、“*人文地理”、“*古村”以及各鎮(街道)最早開村的自然村等文化價值較高的地情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保存,并根據各鎮(街道)方志辦及志書編輯室填報的“自然村情調查表”,重新編輯和出版《*姓氏概況》(修訂本)1000冊。重印《*縣志》(宣統版)。
*方志辦收集、整理和編輯《*年*地情資料》。并借鑒*市、*區、*區、*區等地年鑒的精華,力圖使下一年的地情資料從內容、格式等方面向年鑒靠攏,為后年正式出版年鑒作準備。
七、對上屆志書進行糾錯補遺
按本屆修志要求,市方志辦認真組織力量開展對上屆修志的糾錯補遺工作,現已完成原*地區機構設置補遺和《*市志》勘誤表等有關內容。并安排專人負責政治紀要部分編寫工作。
八、宣傳讀志用志,服務各類讀者。
*,市、區地方志部門都熱情接待了來自新聞、學校、研究單位等同志前來查找資料,回答有關地區方面的詢問。
*區地方志部門積極開展讀志用志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區讀志用志人數達10000人次。認真做好地情信息咨詢服務200人次。接待區內、海南、廣西、廣州等地前來查閱地情資料或來函來電要求協助查詢各類信息的約200人次,較好地提供地情咨詢服務。開展了自第二輪新方志編修工作開展以來各鎮(街道)發現的文物調查統計工作,較好地發揮了地方志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功能。
*方志辦圍繞中心工作做好方塊的開發利用。為區委宣傳部、龍江鎮等部門和地方舉辦有關七一題材的展覽提供資料。為《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珠江時報》、《珠江商報》和*電視臺等提供方志方面的材料。為馬來西亞華僑陳洪發先生提供《*地名志》、和《*縣志*人口》篇中的《人口分布》和《姓氏》的節目資料,為他研究*旅馬華僑來源提供依據。
十、認真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年,市方志辦認真組織各區方志辦的同志討論省有關地方志立法的問題,并向提交了地方志立法的補充修改意見。還組織推薦論文的討論會等。市、區地方志部門還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除此。市方志辦認真做好與省內外地方修志同行聯系工作,通過交換、購買等方式,不斷豐富方志地情庫館藏。
*年即將過去了,在當地黨和政府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各級地方志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全體修志人員共同努力,使新方志編修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推動了地方志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存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年底,區劃調整,機構變化,給修志工作帶來許多困難,使一些修志任務難以落實承修單位。一些熟悉本部門情況的同志提早退休,有些單位撤并、資料丟失等等,都增加了地方志編修工作的難度。尤其是經濟管理部門的變化、職能的轉變,給我們修志工作帶來的困難更多,承修任務難以安排、資料數據難以收集,還有銀行、證卷、保險等部門開展修志的問題都遇到不少麻煩,特別是區一級的修志對銀行、證卷、保險等內容的記載更難開展。
二、*、*兩區沒有啟動修志工作,給《*市志》編修也帶來不少麻煩。因本屆《*市志》是編修的一部大市志,缺一區資料不可,市、區修志工作不同步,使市直等有關單位在修志任務安排上帶來不少困難。
三、修志人員變動大,給修志工作了造成不利影響。為了保證本屆志書的編修質量,市、區地方志部門都加強對修志人員的業務培訓,但是,許多受訓人員回去后,沒過多久因工作需要又調到新的崗位,修志人員不穩定影響了修志工作的進度和質量。
四、部分單位對地方志編修工作重視不夠,一些同志編寫人員和審改同志工作水平良莠不齊,有些稿件修改難度很大,有些好稿被改差。使志書記述不夠詳實,沒能體現時代特色、地方特點或專業特征等,有的志稿還出現缺項、斷線、內容空洞、時間、數據不準確等現象。
五、市、區地方志機構普遍存在地位低、編制少和經費緊張及號召力不強等問題,與擔負繁重的修志任務相比不相稱,編纂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不能達到合理搭配,一些骨干編纂人員經常都處于滿負荷工作。為了解決這樣的窘急,各級地方志部門只好在社會上臨時聘請修志人員應付工作急需,隊伍不穩定,人員素質很難達到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要求。這些都給修志工作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