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團委青年就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進一步做好再就業工作,按照*區社會保障和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20*年,團區委全緊緊圍繞我區中心工作,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在加強教育、提高素質、強化技能等方面開展了工作,現將落實就業促進法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滿足需求,促進成才
針對不同團員青年群體,通過滿足多樣化需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增長才干,提高就業的技能水平。
1、服務青少年增知成才需求。繼續深化“陽光?成長”品牌,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舉辦“心系*,童心獻愛心——與災區兒童心手相連”、“愛心福娃傳遞,共享和諧奧運——關愛貧困青少年”等活動,為區域貧困青少年送去幫助。截至目前,共募集發放助學金1,150,833元,資助我區貧困學生1,245名,并為3,520名青少年發放了價值357,500元的物品。發揮區未委會辦公室職能,協調各委員單位廣泛開展“青少年維權崗在行動”活動;依托“全國社區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統”,探索建立危險評估、幫助教育和預警監測等工作機制,定期開展社區青少年排查工作,實現社區閑散青少年管理向奧運安保社會面控制機制轉換;嚴格推薦流程,規范優秀“青少年維權崗”評比命名管理,提高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的服務能力。
2、服務青少年崗位建功需求。深化雙爭工作,廣泛號召全區各“青年文明號”班組積極參與活動,倡導優質服務,營造創建氣氛,樹立一流形象。加強爭創班組的跟蹤、指導、落實。積極發揮“青年文明號”監察委員會的作用,定期開展監察走訪工作,保證“青年文明號”班組的先進性。鼓勵社區、個體私營行業符合條件的青年班組通過街道團工委、區私個協等渠道參與申報,發揮出團組織在服務社區發展和區域經濟中的作用。
3、服務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
積極調動街道社區各類資源,將下崗青工的文化需求納入到工作中來。依托街道社區市民文明學校、社區服務中心等陣地,與各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了青春講堂、社區家庭日、趣味運動會一系列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各具特色的活動。一方面依托講堂等形式,積極宣傳再就業的政策法規、開展包括英語在內的知識普及培訓,提高再就業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類家庭日、趣味活動等文體活動,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區,擴大就業信息來源,增強信心。
二、發揮優勢,搭建平臺
1、深化“*—高校人才直通車”項目,營造成才環境。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以大學生就業推薦合作項目為載體,先后推薦60余名應屆畢業生到區委辦公室、區委研究室等單位面試。擴大社會實踐內涵,圍繞服務奧運,與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廣泛合作,吸納4000余名高校學生參與奧運城市志愿服務工作。二是與區委組織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第五屆“*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和“*區優秀青年人才”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并具體承擔“*區優秀青年人才”的組織推薦、評選表彰等工作。積極推薦青聯委員參加“*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區優秀青年人才”評選,充分發揮青聯委員中優秀典型代表的影響和示范作用。
2、豐富活動內涵,提供鍛煉舞臺。
全面開展奧運會志愿者相關工作。依托“學雷鋒”高潮日、奧運倒計時100天等,引導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社會志愿者“兩會”志愿服務活動、“五一服務周”集中城市志愿服務活動、抗震救災籌款募捐志愿服務等活動,通過組織參與不同的活動,使團員青年在志愿服務活動找到自身更多的優勢和潛能;幫助他們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為更好開展工作,就業創業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編制《*區奧運城市志愿者工作紀實片》,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我區城市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向奧組委志愿者部、團市委等相關部門推薦我區奧運城市志愿服務典型人物和事跡,促進了奧運城市志愿者素質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