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審計局年終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我局在縣委、縣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以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率先發展為目標,緊緊圍繞縣委、縣府“讓權力運行更加規范透明,讓人民群眾更加放心滿意”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突出“審計轉型年”這一主線,強化審計監督職能,加強審計監督力度,嚴格審計執法程序,深化審計調查分析,提升審計成果質量,提高審計工作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各項工作亮點紛呈,成效明顯。總結全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監督出實績
(一)財政“同級審”再創佳績
一是目標明確。今年的財政“同級審”,我們緊緊圍繞“促進規范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社會主義公共財政制度”這一目標,在審計實施中,以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充分運用專項審計調查手段,加強績效審計力度,強化對公共資金、公共服務、公共產品、公共政策的審計和監督。通過審計,從體制機制上分析和揭露了全部政府性資金收、支、管、用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較好地促進了國家宏觀管理措施和縣委縣政府大政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推進了公共行政管理體制及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揮了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作用,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駕護航。
二是重點突出。今年財政預算執行和其它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按照總體目標,以全部政府性資金收支為基礎,以創新審計理念、拓展審計范圍、整合審計資源為抓手,突出支出審計這一重點,加大對住房資金、社保資金、教育經費、國土資金等公共資金的審計監督,深化了財政審計內涵,提升了財政審計質量。
三是績效明顯。縣政府對財政“同級審”揭示的問題和提出的審計建議非常重視,審計結果報告上報政府以后,馮建榮縣長對報告作出了批示,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吉安同志牽頭抓整改,政府常務會議、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整改措施,并制定出臺了《*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財政財務管理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了財政財務管理,強化了預算約束,增加了預算剛性。“同級審”配套的專項審計調查中,有4只調查報告被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要求,開展了專題調研,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規范和完善。
(二)財政投資審計再造績效
20*年,我局共完成投資審計項目36只,送審金額6.45億元,核減造價9303.93萬元,核減率14.42%。
1、依法審計抓質量。投資審計的工作質量、查證深度,直接關系政府資金的節約,關系審計的權威性和威懾力。因此,我們一是嚴格立本。在審計中突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項目定價標準統一,取費口徑統一,執行招標及合同口徑統一,做到嚴之有理,嚴之依法,使審計在社會上具有良好信譽,使領導滿意,群眾放心,施工企業無話可說。二是務實強基。審計質量來自于扎實工作,在審計中堅持局主審人員與協審人員同到現場踏看、同清點、同計算工程量。據統計,局審計人員共現場清點苗木16.42萬棵,丈量草坪19.36萬平方米,丈量道路花崗巖7.88萬平方米。通過扎實細致的工作,發現大量工程建設中的問題,如柯橋城區八路綜合改造項目審計,審計人員通過36次聯系單會審,106次現場踏看丈量,發現原路基路渣利用未減少工程量,丈量中發現多計工程量等問題,在3049.66萬元的送審額中,核減造價1071萬元,又如浙東運河環境整治工程,審計組21次現場踏看,多次市場采價,在4483萬元送審造價中核減965萬元,保證了審計質量。三是規范提質。為確保審計質量,在審計中規定要做到“四個到位”,把好“三個關口”,即審前調查到位、聯系單會審到位、現場踏看到位、工程量對賬到位和合同口徑關、聯系單會審關、定價材料采價關。據對已完成的36個審計項目統計,聯系單全部進行了會審,次數到達129次,全部工程均進行了現場踏看,次數達到269次,全部工程均進行了工程量對賬,次數達到322次,對定價材料價格,有同類工程價格的進行類比,無同類工程的,在協審機構采價的基礎上,由局抽查再采價進行核準,通過一系列規范操作,確保了審計質量。
2、揭露問題健管理。審計要揭露問題,更要通過揭露問題達到糾錯防弊、健全管理的目的。一年中,我們將投資審計中遇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以多種形式向領導反映,以引起重視,促進改進。全年有九篇涉及政府投資審計的信息被市級以上審計機關或縣政府錄用。如通過對四個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計情況的分類整理,發現工期延期現象比較嚴重,變更隨意,聯系單過多過濫,極易引起建設資金流失。為此,局以審計信息形式進行披露,引起了馮建榮縣長、陳吉安常務副縣長的高度重視,批示要求出臺文件予以規范,縣府為此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鎮街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八個嚴格管理”的要求,促進了鎮街投資項目的管理。
3、規范程序提效率。投資審計績效好,但審計時間長、效率低,也是投資審計的一個通病,特別是審計結果直接關系施工方個人的經濟利益,施工方往往拖延、糾纏,影響審計結案。為此,我們進一步明確建設單位是被審計對象,遇事不必與施工企業糾纏。進一步規范審計方法,對審計中出現爭議的問題,確定為業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先由業主自行向施工企業溝通,自行糾正存在的問題,審計人員多業務指導,少直接參與。同時進一步優化程序,把審計程序具體分為四步實施,一是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向局領導進行匯報,分析研究,確定初步處理方案。二是與業主進行溝通反饋,達成共識。三是以業主為主,向施工企業反饋并取得一致意見。四是施工企業認為有不同意見的,由業主提供相關證明和初步意見,經審計局核實,依據事實進行處理。通過上述程序上的優化,提高了審計效率。
(三)經濟責任審計再顯亮點
全年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24人,其中:局辦領導14人,鎮街領導10人。實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36人,其中:局辦領導19人,鎮街領導17人。具體抓了如下工作:
1、以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為目標,全面實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
圍繞交清資金底、資產底、政策底和記錄底等“四個底”,全面實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在交接過程中,我們著重把握以下三個環節:一是把握交接準備環節。縣委組織部下達交接通知后,召開離任領導所在單位紀檢、組織、財務等部門負責人會議,進行部署和業務輔導,發放交接表格,明確交接時間,提出具體要求,填寫交接表格,撰寫說明材料,并裝訂成冊,經審計審核后實施。二是把握交接儀式環節。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在離任領導所在單位舉行有組織、紀檢、財政、審計部門領導和離接任領導及所在單位相關人員參加的交接儀式。離任領導陳述交接事項并作具體說明,接任領導對交接事項發表意見,并對離任者提出的建議和移交事項作出表態,然后由監交、協交單位代表核對交接資料,清點交接物品,離任、接任領導和監交、協交單位簽名。三是把握交接紀律環節。為嚴肅離任交接紀律,規定對未辦理交接手續的領導干部,組織部門不予辦理組織關系、人事工資等調動手續;在交接過程中,如發現交接資料不真實、不完整的,當場追究離任領導的責任;交接后,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或其他檢查中如發現其離任前的違規違紀問題、并在交接中未予說明的,要從嚴追究離任者的責任。我們的這一做法,得到了省審計廳的肯定,并在全省會議上作了交流。
同時,我們還強化交接與經濟責任審計的結合。一是以審計結果驗證交接資料的準確性;二是將交接成果運用到經濟責任審計上,為編制審計方案、把握審計重點指明了方向,為全面反映“家底”奠定了基礎,為科學界定經濟責任提供了證據,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如在某鎮審計時,交接資料中反映部分房產從事經營性活動并注明了年收益,審計組以此為線索,查證了該鎮收益在某居委會核算、未納入鎮綜合財政管理這一問題。
2、以監督領導干部重大經濟決策為重點,突出重大經濟決策審計內容。
今年來,我們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不斷探索和完善經濟決策審計,繼續加強對領導干部經濟決策內容合法性、程序規范性、落實的實效性的審計監督,收到了較好效果。一是增強經濟決策的責任意識,為部門、鎮街提供了政策服務;二是查處經濟決策的程序問題,彌補了經濟管理中的漏洞;三是規范經濟決策實施行為,促進了單位的內部管理。通過經濟決策審計,分析反映部門、鎮街領導在經濟決策中不健全的內控制度、不規范的操作方法,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促進整改。
3、以深化鎮街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為重點,突出“五項資金”審計。
為使鎮街經濟責任審計更好地服務農村綜合改革和新農村建設,我們以全部政府性資金為主線,突出對群眾關注的五項重點資金的審計監督,為科學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起到較好作用。一是突出行政經費支出結構,分析評價政府運行成本;二是突出獎勵資金兌現,分析評價各項獎勵政策執行效果;三是突出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發放,分析評價社會保障政策執行情況;四是突出教育經費管理,分析評價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五是突出新農村建設資金使用,分析評價基本建設投資績效。通過對五項資金的審計監督,客觀評價領導干部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的政策績效、公共財政的建立情況,科學反映領導干部推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水平。
二、圍繞中心出特色
(一)聯村聯心,建立“愛心互助會”
今年來,我局圍繞“發展村級經濟、發展家庭工業、增加農民收入”聯村工作重點,在局主要領導蹲點調研的基礎上,局班子成員先后9次27人次深入村、農戶、企業開展調研,召開各類座談會5個,走訪農戶17戶、企業8家,對村在新農村建設、土地整理和家庭工業、個私經濟發展等方面遇到的困難,主動出面與相關部門協調,為促進村級經濟發展、家庭工業發展、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局聯系村——安昌鎮前畈村村級經濟收入138萬元,比去年同期107萬元增加31萬元,增長28.97%。新增家庭工廠11戶,農民人均純收入11760元,比去年同期10889元增加871元,增長7.99%。
在“走進矛盾,破解難題”專項行動中,了解到聯系村——安昌鎮前畈村740戶農戶中,需要社會救助和關愛的困難黨員、困難群眾達30戶,占村總戶數的4.05%。局針對農村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災返貧的客觀現象,為破解長期困擾農村扶貧助困難題,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我局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建立以村民互助形式的“愛心互助會”建議,得到鎮、村和全體村民的贊同和擁護,在我局倡導和資助下,全縣首個村民扶貧助困自治組織——“*縣安昌鎮前畈村愛心互助會”于今年6月27日在安昌鎮前畈村成立。成立大會上共收到捐款313600元,其中我局捐款202800元(單位捐款20萬元,個人捐款2800元),并對8戶困難群眾實施了首次救助。20*年底,我局又對互助會捐款50000元。
(二)訪貧問苦,解決山區吃水困難
在作風建設年活動走訪調研中了解到,王壇鎮舒村因經費原因至今尚未安裝自來水,群眾吃水困難,生活不方便。局黨組想基層群眾所想,幫基層群眾所需,從歷年節約經費中拿出8萬元,資助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使群眾盼望已久的吃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群眾動情地說,你們為我們山區子孫后代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是民心工程、積德工程。
今年來,我局還采取多種形式關愛弱勢群體,全局黨員干部結對了1名孤兒,每年捐款3500元,使孤兒學習生活有了保障。局班子成員結對了4名困難黨員,“七一”前夕向每位結對黨員送去近千元慰問金和慰問品,給困難黨員送去了黨組織的關懷和克服困難的信心。與此同時,今年還為7名困難群眾、烈軍屬捐款、捐物近8000元。
(三)加強監督,派出投資審核監督組
近幾年來,我局在政府投資建設工程竣工決算審計中發現,政府投資建設工程實行公開招投標和竣工決算審計制度后,存在頭尾控制較嚴,中間監管缺失的現象,違背招標文件條款簽訂施工合同、隨意變更、聯系單簽證不嚴、工程造價“三超”較為普遍,由于手續“合法”,給竣工決算審計帶來難度,造成政府建設資金流失。
為深化政府投資建設工程審計監督,創新監督機制,將審計關口前移,由原來的事后監督,提前為到事前事中監控。縣委、縣政府決定,實行派駐審核監督組制度,由縣審計局選調工程審計骨干,組成兩個“審核監督組”,進駐承擔政府建設工程項目較多的“縣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和“縣建設管理中心”,對政府投資建設工程變更情況實行全程審核監督。
這一制度初步探索了投資建設項目事前、事中監督的路子,自今年四月實行以來,兩個監督組共實施審核監督事項272項,其中招標文件55項,施工(采購)合同109項,金額40461.87萬元,工程變更聯系單108份,金額1185萬元,由于審核監督到位,及時發現和糾正了送審事項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變更行為,并主動為進駐單位出謀劃策,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根據同期造價比對,派駐后變更下降13.80%,減少政府投資14075萬元,監督效果較為顯著。
(四)服務經濟,抓好內部審計工作
1、抓好內審指導
落實任務,明確重點,加強聯系,重點搞好九個機關部門、九個縣直屬投融資公司(開發區)、九個民營上市企業的指導服務。幫助他們建機構、定人員、立制度、做項目,運用自身的力量監控財、物,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直接效益,以點帶面推動全縣面上。在內審指導對象上,結合縣委縣府的工作重點,擴大內審指導范圍,新增了五個新型集鎮、兩個辦(兩湖辦、輕管委)作為重點指導對象,進一步發揮了內部審計的作用。
2、搞好內審培訓
我們組織25名內審人員參加了由市內部審計協會舉辦的內審人員崗位資格證書考前輔導培訓班,21名內審人員參加了考試,19名內審人員發到了由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頒發的《內部審計人員崗位資格證書》。組織開展了《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執行情況問卷調查。積極鼓勵內審人員參加CIA報名考試,已有5名內審人員參加了考試報名。為進一步提高內審人員的業務素質,舉辦了一期130名內審人員參加的后續教育業務培訓班,請浙江工商大學審計系主任王寶慶教授作了“風險管理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輔導講課。
3、做好內審調研
為了全面了解全縣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情況,切實加強對內部審計指導服務,走訪了全縣41家內審單位,向所在單位領導宣傳內審,爭取支持。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推介典型,通過信息簡報等形式先后向《中國審計報》、《中國內部審計》、《浙江審計》和《浙江內部審計》等報刊雜志投稿,以擴大*內審的影響。“*縣農村合作銀行采取有力措施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和“*縣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中心認真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審計工作成效顯著”二篇稿件先后被市審計局《審計簡報》、《中國審計報》、《中國內部審計》采用。局內審中心被評為省內審先進單位。
4、建好內審協會
為進一步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成立了*縣內部審計協會。協會的成立,為內部審計服務、管理、宣傳、交流建立了平臺,促進了內部審計業務指導、培訓,提高了內部審計隊伍素質,提升了內部審計的地位和影響,維護了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內審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全縣內部審計事業的發展。
三、隊伍建設出效率
(一)著力抓好“三項教育”
1、深入開展“兩個更加”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規范“人權、事權、財權”為重點,圍繞推進權力運行規范化、程序化、辦事服務高效化、優質化這一目標,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加強領導,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深入發動,教育為先,把握環節,注重實效。針對存在的問題,在即知即改、邊整邊改的同時,提出了“完善規章制度、強化隊伍建設、加快審計轉型、推進陽光審計”等四項措施,并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了完善,建立了50項長效制度。
2、扎實開展“三立”教育。在審計轉型年活動中,開展了“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教育,先后組織了現代審計知識、宏觀經濟管理、法律法規、計算機審計技術等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并圍繞轉型主題開展了一次專題大討論,較好地統一了思想認識。討論中全局上下一致認為,審計轉型關鍵在人,必須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轉變思維觀念,調整知識結構,夯實轉型基礎。
3、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通過領導講課、專家輔導、組織學習等形式,使全局人員的思想素質得到提高。特別是通過中心組、學習日和黨日活動等陣地,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理論教育。一是學習貫徹了總書記倡導的“八方面良好風氣”,要求黨員理解和實踐上下功夫,努力爭做“八種良好風氣”的模范實踐者和積極探索者,為全局干部職工樹好榜樣。二是抓了以黨章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理論、基本知識、時事政治的學習。三是學習貫徹了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四是開展了“五五”法制宣傳教育。五是組織學習先進活動。開展了向王寶山、朱小忠同志學習活動,圍繞“學先進、見行動、促工作”開展了專題討論。同時,全局黨員干部聯系實際寫了學習體會文章。
(二)著力培養三種能力。
1、培養計算機審計能力。計算機審計是現代審計的主要手段,是在信息化條件下履行審計職責的基本要求。為此,我局采取上級培養、自己培訓、撰寫案例、專網建設和計算機項目質量考核等手段,強力推進計算機審計,舉辦了一次計算機審計應用培訓班,審計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不斷提高,計算機審計面不斷擴大,全年實行計算機審計項目35只,比去年增加24只,占全局年度項目的72.9%,擬定審計案例8個,有效推進了計算機審計工作。
2、培養審計業務能力。局采取集中學習、理論研討、專題培訓、知識競賽、質量考評等形式,加強對審計人員的業務學習和專業技能培養,使審計人員得到及時充電和知識更新,為履行審計職能提供了知識支持。今年全局完成審計項目48只,共查出違規金額4575萬元,上繳財政金額2437萬元,圓滿完成了各級交給的審計任務。
3、培養審計創新能力。一是要求全局審計人員樹立為大局服務、民本審計、績效審計、責任審計、文明審計、計算機審計等六個理念。二是要求全局審計人員樹立由微觀審計向宏觀服務轉變。今年來開展了交通部門財政收支、社會保險資金、教育經費投入、國土出讓金、公路養路費績效、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等專項審計調查,特別是鎮街債權債務等專項調查受到了馮建榮縣長關注,縣里及時出臺了控制債務的相關政策。
(三)著力抓好廉潔從審。
為確保廉潔從審,維護審計形象,今年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以專項活動促進廉潔從審。認真開展了“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專項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學習了中紀委的《若干規定》、《若干準則》,在此基礎上,對照中紀委“十條規定”和審計紀律“八不準”規定,開展自查自糾。二是以制度落實規范廉潔從審。在抓好述評廉的同時,加強對重點崗位監管,開展行風、效能檢查巡查,強化禁止網上聊天、上班炒股、網上游戲的監管督查,促進了各項制度的落實,“三在”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增強,做到了依法行政,規范執法,文明辦公,優質高效。三是以監督機制確保廉潔從審。局黨組充分運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諾廉評廉、審計回訪、行風監督員、特邀審計員、政務公開、走訪征詢、投訴電話等監督機制,對黨風廉政建設實行全方位、多渠道監督。還把黨風廉政建設列入年度崗位責任制考核,實行一票否決。今年向聯系派、特邀審計員通報了一次行風效能建設情況,對48只審計項目進行了回訪,沒有發現違反職業紀律和廉政規定的人和事,較好地維護了審計權威和自身形象。
一年來全局班子和隊伍團結和諧,奮發向上。一是反映在班子盡力工作。局班子成員團結一致,和衷共濟,身先士卒,有事共商量,有難齊攻克,保證了核心作用的發揮。二是反映在骨干盡責工作。中層骨干積極進取,以身作則,勇挑重擔,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三是反映在大家盡心工作。全局上下正氣盎然,勇爭一流,蓬勃向上,8小時內積極干,8小時外加班干,圓滿完成了組織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