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殘疾總結及謀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就業工作依法穩步推進
1、殘保金征收工作。2012年以來,我縣殘聯按照冀殘聯字[2012]23號、87號通知要求和李民理事長重要講話精神,與地稅部門溝通協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企業甄別、審核和錄入工作。4月25日,聯合縣地稅局聯合向轄區510個企業下發了《關于地方稅務局代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通知》(永殘聯[2012]8);進一步規范完善了財政部門代扣行政、事業單位就業保障金制度(《關于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勞動就業和財政部門代扣保障金年審工作的通知》永政殘工委[2012]3號);在縣電視臺開辦專題講座,就征收殘保金的目的、意義、程序等進行詳細講解,強化了用人單位依法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意識。現有16個行政事業單位完成了年審工作,財政代扣代繳殘保金13萬元,地稅代征81萬元。全年分散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92人。2、培訓工作。除按要求組織好上級殘聯安排的培訓,我們還積極協調關系、創造條件,指導管家務、養馬莊、劉其營、街道辦等鄉鎮殘聯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7場次,累計培訓貧困殘疾人433名。培訓以種植、養殖、殘疾人優惠政策、殘聯工作基本知識等內容為主。2012年6月12日上午,我縣殘聯與市長虹飼料有限公司合作舉辦了貧困殘疾人養殖技術培訓班,38名養殖戶及有意向從事養殖的殘疾人或殘疾人家屬參加了培訓班。培訓由長虹公司高薪聘請的留德博士主講。培訓結束后,縣殘聯為每名參訓人員發放了20公斤優質飼料、路費及午餐補助。3、資助貧困學生工作。2012年救助貧困殘疾人大學生或殘疾人子女大學生16名,助學金年底前可發放到位。
扶貧工作扎實開展
1、危房改造。50戶危改戶已全部完工,并達到了入住標準。為保證這項民心工程真正惠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工作中我們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摸清底數。在鄉鎮殘聯按照相關程序層層篩查上報的基礎上,縣殘聯又進行了現場勘查、拍照,最終確定50戶危改對象,確保了危改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二是強化責任。我們將危改任務分解到鄉鎮、村街,同時對資金匹配、工程質量、完成時限、獎懲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三是嚴格督導。縣殘聯不定期召開由鄉鎮殘聯理事長參加的危改工作調度會,及時了解掌握工程進度,協調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2、扶貧貸款發放。發放康復扶貧到戶貸款210萬元,為29名家庭貧困、致富愿望迫切、資金缺乏的貧困殘疾人創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3、應急救助。對115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救助,發放應急救助款30.85萬元。4、農村貧困殘疾人調查摸底工作。根據省《關于農村貧困殘疾人信息進行調查摸底的通知》(冀殘聯教就字〔2012〕8號)文件及市殘聯有關文件要求,為準確摸清全縣農村貧困殘疾人底數,我們指導各鄉鎮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貧困殘疾人狀況調查摸底。截至目前,已調查匯總錄入貧困殘疾人4859人。5、慰問幫扶特困殘疾人。2012年1月10日,副縣長辛瑾分別深入到街道辦李沐楓和劉其營鄉東新民莊村劉炳輝兩名貧困殘疾人子女大學生家中慰問,為他們送去了助學金;5月17日上午,在第二十二次“全國助殘日”來臨前夕,副縣長辛瑾分別深入到縣特校和養馬莊鄉司小營村貧困殘疾人徐玉水家中慰問。在縣特校,辛縣長為孩子們送去了校服和書包、彩筆、文具盒等學習用品。在徐玉水家中,辛縣長為他送去了米、面、油和一輛輪椅車;經縣殘聯協調聯系,9月27日上午,我縣基督教會愛心人士為前第五中學的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子女學生捐款3500元;為縣特校捐贈價值3萬余元的康復器材17臺(套、個),為35名在校殘障兒童各投保意外險一份,保金總額達35萬元。此外,為38戶個體工商戶發放保險補貼7600元,為12名殘疾人發放燃油補貼3120元,經調查審核使874名重度貧困殘疾人免交城鄉養老保險,協調民政部門把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了低保。
康復工作成效明顯
1、“萬人復聽工程”與“萬人復視工程”。2012年以來我們組織實施了“萬人復聽工程”與“萬人復視工程”。已免費驗配發放助聽器113臺,市級助視器的撥付及縣級相關資金的匹配正在積極的申請爭取當中。2、腦癱兒童康復。繼續按照中、挪腦癱兒童康復項目實施計劃,扎實開展各項康復工作。4月25日,組織轄區高飛、尚禹彤、史家寶等19名腦癱兒童及家長,分別到縣直幼兒園和縣人民公園開展社會融入活動,效果良好;5月31日,組織腦癱兒童及家長共計26人到自然公園游園。活動中,每個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潛能得到了發揮;9月29日上午,聯合縣直第一幼兒園組織了一次聯誼活動,12名兒童參加了活動,其中6名為腦癱兒童。活動的開展,使腦癱兒童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幸福,體驗到了融入大家的快樂。因我縣工作開展扎實,康復效果明顯,中殘聯決定將項目結束時間由2013年延長至2016年。3、愛耳知識宣傳。2012年3月3日是第十三次全國“愛耳日”。為擴大宣傳面,有效提高廣大民眾的愛耳護耳意識,在“愛耳日”期間,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活動中,共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接受咨詢200余人次,免費義診84人次,贈送助聽器5臺。4、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經我縣殘聯積極爭取,申請到貧困精神病患者門診服務救助名額40個,住院治療救助名額3個。該項目將在2011—2015年5年間,為貧困常年服藥的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提供藥費補貼900元,為3名住院治療的貧困精神病患者每人提供住院補貼4000元,救助總金額為19.2萬元。5、發放輪椅。2012年市殘聯為我縣配發輪椅22輛。為盡量滿足需求,我們又多方籌資3萬余元購買輪椅80輛。全年累計發放71輛。6、安裝假肢。協調省殘聯用品用具中心為貧困下肢肢殘者免費安裝假肢3例,有效改善了貧困下肢殘疾人的出行條件。7、白內障復明。我們積極籌措資金,指定洛基眼科醫院為定點醫院,繼續為縣域內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現已完成手術84例。五、家庭無障礙改造惠及弱勢群體自2012年4月24日開始至7月9日結束,圓滿完成了35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任務。共完成輪椅坡道改造57處、安裝扶手122.28米,臥室、浴室廁所安全抓手38支,配發輪椅4輛,沐浴凳4個,坐便椅2把,各方投入資金15萬余元。
宣傳文體工作靈活多樣
1、殘疾人運動員選拔工作。指導各鄉鎮深入村街,廣泛發動,共調查上報有體育專長的殘疾人運動員39名。7月31日省殘聯專家組來我縣集中選拔,其中5名運動員被納入省體育人才庫。2、“第二十二次全國助殘日”活動。一是廣造聲勢、大力宣傳。采取在縣殘聯機關、縣音樂廣場、縣城主要路口懸掛標語,在縣電視臺點播歌曲,各村街高音廣播等形式,向廣大殘疾人,向全縣人民宣傳本次助殘日的主題,倡導全社會關心、關注、關愛殘疾人。二是深入挖掘、培樹典型。我縣管家務鄉盲人孫艷兵憑借頑強的毅力、執著的精神,刻苦練習架子鼓的事跡和他感恩社會,笑對人生的態度令人感動。為培樹典型,實行典型引路,聯合縣電視臺為他錄制了專題片。三是調查走訪、薦賢舉能。在全縣范圍內進行廣泛調查,共發掘文藝人才7名,并逐一進行了走訪,引導他們要勇于展示文藝才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同時擇優向省第七屆殘疾人文藝匯演推薦人才3名。四是創新載體、組織表演。“助殘日”前夕,我們為轄區10名腦癱兒童各發放運動服裝一套和書包、文具盒、彩筆、生字本等學習用品。另外,我們聯合永清縣“老年人合唱團”,于5月17日上午在縣音樂廣場舉辦文藝演出,兩名殘疾人展示了自己的才藝。3、殘疾人文體比賽。向省殘聯報送殘疾人書法、繪畫作品各一件。組織3名殘疾人赴省參加輪椅體操和輪椅太極比賽,并獲集體二等獎。4、開展好宣傳報道工作。鼓勵機關干部深入基層、挖掘線索、采寫稿件,較好地宣傳了我縣的殘疾人事業。2012年以來,在中殘聯網站發稿4篇、《中國殘疾人》發稿1篇、省殘聯網站發稿6篇。在市殘聯半年工作會上,我縣就宣傳、文體、信息工作作典型發言,主要作法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市推廣。5、法制宣傳工作。在“國際殘疾人日”、“全國法制宣傳日”期間,聯合縣司法局在“金地陽光”小區門前設立“法律宣傳咨詢服務臺”,對《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無障礙設施建設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了集中宣傳。活動中,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接受咨詢47人次。
招商引資任務圓滿完成
截至目前,已引進域外資金104.75萬元。其中,危房改造引資55.75萬元,殘疾人培訓引資16萬元,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引資6萬元,外方腦癱項目引資7萬元,康復項目引資20萬元。
存在的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與當前發展形勢、與廣大殘疾人的期待、與兄弟縣市殘聯相比,我們在思想解放程度、工作推進力度、殘疾人幸福度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與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和解決。
2013年工作安排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舉措、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深入、扎實、有序開展,為全縣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1、組織建設。切實做好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工作,強化對村殘協專職委員的培訓,使鄉、村殘疾人組織有陣地、有人抓、有活動、見實效,為廣大殘疾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2、教育就業。繼續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摸底工作,做好應屆考入大中專院校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學生上報工作;加大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依法全面推進行政、企事業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及征收保障金工作;培訓殘疾人400名。3、危房改造。切實解決好50戶困難群眾住房問題。4、應急救助。深入調查摸底,救助1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5、康復工作。充分利用社區康復網絡,廣泛開展社區康復服務工作。進一步做好腦癱兒童康復、假肢安裝、輔助器具發放、白內障復明等工作。6、繼續推動城鄉無障礙建設,重點抓好城鎮、新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建設和改造工作。7、做好殘疾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及信訪工作。8、配合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和托養中心建設。謀劃我縣殘疾人康復中心和托養中心的建設,在縣城落實20畝土地。9、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市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廊政辦[2012]50)要求,我縣應于2012年年底前建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財務獨立管理的輔助器具服務站。建筑面積不少于600平方米,在編人員不少于10人,其中2人以上取得假肢或矯形器職業技師資格。10、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殘聯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