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委緊緊圍繞上級部門工作部署,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積極履職盡責,較好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年來,我們主動作為、擔當實干,為扎實推動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主要表現為:“一鞏固、四提升”:
“一鞏固”:即: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態勢不斷鞏固。制定印發了《關于建立全縣主要經濟指標旬調度、月通報、季約談機制工作方案》、《全縣經濟運行專班調度工作方案》,以旬為單位、以各經濟指標責任單位為主體,定期跟蹤、協調、調度主要經濟指標進度及完成情況。上旬抓報送、保質量;中旬查進度、定目標;下旬找差距、補短板。著力穩定經濟發展預期,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為縣委、縣政府部署經濟工作提供有力參考,確保全縣經濟行穩致遠、社會長期穩定。
“四提升”:
一是抓項目擴投資成效不斷提升。謀劃儲備項目有后勁。積極做好重點項目謀劃,建立了1年綠色項目庫,共個項目,總投資.5億元;申報了2年省大中型建設項目28個,總投資.29億元,計劃完成投資95.11億元;申報省重點項目2個,總投資.5億元,計劃完成投資25.6億元;申報市2年市重點項目40個,總投資.9億元,計劃完成投資120.96億元;申報了2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個,總投資14.96億元,申請資金11.億元。爭項目爭資金有成效。在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方面,爭取到資金36萬元,其中:爭取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建項目中央預算內資7萬元、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1585萬元、縣馬家林場管護用房資金40萬元、老舊小區改造資金6萬元。縣天然林保護與營造林工程1年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資金6萬元。在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方面,申報1年第一批專項債項目個,總投資33億元,資金需求25.3億元,下達資金9.28億元,安排債券資金8.28億元。在融資方面,有力推動了投資12.5億元的鄉村振興暨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和投資5億元的鄉村振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一期)PPP項目前期各項工作,預計融資約14億元。在爭取平臺資金方面,明正變電設備有限公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獲批省基建資金0萬元。重點項目建設有突破。今年我縣納入省級光伏發電規劃論證優選庫一類能源企業1家、二類能源企業3家。正在全力爭取通用機場選址落戶;加快推進昌莆高速(段)項目前期工作;高位推動吉撫溫武鐵路站點選址工作,開展東鄉至至市域鐵路的前期研究工作。全力推動天然氣管網一期工程(--宜黃)建設,確保按期通氣。截至月底,納入市重點項目34個,已完成投資73.億元,占年度計劃8.22%;納入省大中型項目18個,已完成投資.76億元,占年度計劃2.69%。
二是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高質量編制了《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十四五”發展的戰略思路、任務和布局,為下一步重點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力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截至月底,共網上審批項目2個,總投資93.5億元,其中:審批類297個,總投資.6億元;備案類75個,總投資.9億元。積極落實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牽頭單位責任,截止目前,經濟體制改革涉及8個方面項改革事項,已完成8項改革,正在推進落實的有38項,待省市統一安排的有7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涉及4個方面14項改革事項,已完成銷號3項,正在推進落實的有7項,待省市統一安排的有3項,需長期推進的有1項。營商環境改革深入推進。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工作群、手機消息等方式推送了我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舉措、進展和成果,并通過網絡進行相關工作問卷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數333個。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電視公開承諾”活動和展縣營商環境“服務最差窗口(股室)”園區企業現場集中測評(90家園區內企業,家園區外企業)活動。嚴厲打擊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違法違規行為,對縣18個項目進行進行自查,共查處34個問題,已整改33個問題。同時,牽頭開展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整治專項行動,制定了5大方面11個整改問題工作臺賬和工作銷號表,每周將工作推進情況及佐證材料匯總,并歸類裝盒留檔。社會信用體系工作扎實推進。主動邀請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三方企業征信有限公司)對全縣有關單位進行雙公示報送業務培訓。截至月底,累計報送市場主體信用承諾書7條,雙公示1條,其中行政許可9025條,行政處罰1125條。完成了5家失信企業信用修復工作,2家企業退出省市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臺賬。民生改善工作有序推進。密切監測全縣糧、油、蛋等65個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市場變化情況,認真開展農本成本調查監審,為政府價格決策和宏觀經濟調控提供科學參考。落實糧食收購價格監測,為政府價格決策和宏觀經濟調控提供科學參考。清理規范供電供水供氣行業收費標準,減輕用戶負擔余萬元。依法公正地制定至宜黃城際公交票價。調整了縣公辦幼兒園保教費,促進公辦幼兒園健康發展。著力做好價格認證工作。今年以來共受理29個案件,涉案金額.6萬元。強化能源運行監測調度,及今年入秋以來能源保供工作,確保我縣能源安全。落實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公室責任,常態化抓好縣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制度規則清理工作和不見面開標及遠程異地評標工作。
三是綠色轉型發展效應不斷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積極推進。全力推進生態產品權益類貸款工作,截至月底,各項貸款累計完成33.4億元,占年任務89.9%,列全市第3,今年以來累計新增貸款額21.7億元,占年任務96.9%,列全市第5。加快推進生態資產交易,截至月底完成交易14萬元。加大碳普惠碳普惠公共服務(綠寶)平臺推廣力度,制定了縣綠寶平臺應用對接建設方案,選定公交出行、小唄出行、垃圾分類、綠色志愿者活動、贛服通率先接入綠寶碳普惠平臺。同時建立每周通報制度,重點跟蹤掌握注冊和獲取碳幣情況,截至目前,全縣完成注冊9408人,累計獲取碳幣萬個,人均獲得碳幣11個。生態文明建設穩步實施。切實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我縣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到實處。組織相關單位參加6次《長江保護法》專題學習培訓。集中精力開展能耗“雙控”和遏制“兩高”項目摸底,組織全縣未按規定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單位編制節能報告。縣生活污水處理廠整體提標改造工程完成建設,縣0年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等工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成效明顯。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積極營造民眾環保和節約意識。組織參加“紅色傳承綠色發展”宣教行動、全省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云”啟動暨公共機構低碳積分制(綠寶碳匯)平臺“云”儀式,在全縣開展第二批“節約型機關”創建和行政中心大樓公共機構能耗監測平臺建設,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積極營造崇尚節儉、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大力推進節約用電、節約用水、推廣電子化無紙化辦公、制止餐飲浪費、推進公共機構垃圾分類等工作,指導縣委黨校創建成功市“十四五水效領跑者”。
四是檢視初心錘煉黨性不斷提升。兩巡整改有新提升。發改委牽頭中央第五巡視組巡視反饋6個具體問題14條整改措施。截至目前,12條整改措施完成銷號,其他2條整改措施整改正在穩步推進中。牽頭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反饋6個具體問題9條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銷號;牽頭省紀委省監委紀檢監察建議書4個具體問題正在穩步推進中。黨的建設有新提升。堅持以黨的建設統攬工作全局,充分發揮黨組“把大局、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大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組織全體黨員同志赴樂安縣湖坪鄉紅色教育基地、相山鎮東山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員干部現場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組織觀看紅色電影《半條棉被》和《三灣改編》。作風建設有新提升。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困難。協調解決塘仁村基礎設施薄弱短板問題,爭取上級有關資金萬元,為塘仁村興建一條便民道路。自身建設有新提升。大力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和“五型”政府機關建設,嚴格落實組織生活會、“”制度,做好黨建與業務融合文章,打造堅強戰斗堡壘。今年7月,縣發改委黨支部被縣直屬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爭項目爭資金成功率不夠高。一方面,在謀劃項目上對上級政策把握得不深不透,路徑不開闊,出現申報的項目多,而通過上級審核的項目少,不少項目被篩選出局;另一方面,項目申報部門配合還不夠到位,沒有及時做好如項目可研報告、用地預審及選址、規劃設計、財審的前期準備工作。
(二)部分重大重點項目推進不夠快。一是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部分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如S3改建工程涉及占用基本農田需調規,需要國家自然資源部批復,程序復雜且時間較長,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如鄉村振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項目,前期因社會資本方未能按時明確,影響進度。二是部分項目資金短缺。部分項目因資金未落實到位,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如我縣鄉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建設項目,一直未能有效解決資金問題,導致項目推進較為緩慢,未按計劃推進。
(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亮點不突出。這項改革試點工作,我縣一直按照市的部署要求進行,但真正體現我們亮點的試點工作還未完全呈現,如我們的鄉村振興生態產品價值試點項目還處在起步探索階段,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途徑還未完全發揮出來;我們力源現代農業的綠色蔬菜項目,金融服務助推力度還不大,在打造集育苗、生產、加工、儲藏、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龍頭上還有差距。
三、2年工作計劃
(一)矢志不渝地筑牢投資“壓艙石”。抓好項目謀劃推進,在產業升級、新型基礎設施、冷鏈物流、公共服務、社會民生、鄉村振興等方面,滾動謀劃一批投資大、作用強、效益好的項目,形成接續不斷、壓茬推進的項目推進格局。扎實做好2年已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和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形成項目等資金格局。充分發揮重點建設項目調度協調推進機制的作用,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統籌解決好土地、環評審批等瓶頸制約因素,加快推進投資12.5億元的鄉村振興PPP項目和投資5億元的鄉村振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一期)PPP項目各項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同時按時序要求大力推進2年省大中型、省重點、市重點、縣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頂的上、建的好”。
(二)堅定不移地勇闖改革“深水區”。鞏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成果,繼續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和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和傳統村落(古建筑)等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完善鄉(鎮)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樣板”。積極探索碳匯林業發展模式,進一步打通生態資源變資本資金的通道。建立健全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補償機制,推動自然資源的多元化市場化運作。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推動生態資產權和產品收益權抵押、質押融資,爭取發行綠色債券、設立生態基金,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和居民收入雙提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和地區生產總值雙增長。
(三)鍥而不舍地打造生態“升級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為統領,防治與整治并重、保護與修復齊抓,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鞏固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成果。持續推進城市揚塵、餐飲油煙、農業面源、畜禽養殖、秸稈焚燒等專項整治。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嚴厲打擊非法采砂、非法捕撈、非法捕獵、非法排污等行為,全面清理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加大城鄉飲用水源保護力度,推進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繼續實施封山育林,開展造林綠化。推動樂豐省級濕地公園晉升國家級濕地公園、馬鞍鎮申報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積極推進國土綜合整治、裸露山體修復、水土流失治理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推進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基本消除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管網空白區,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制鎮全覆蓋。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全部達標排放,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快“生態云”大數據平臺建設,建立生態環境質量立體監測網絡,完善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推動環境監管網格化、全覆蓋管理。同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深化綠色示范創建,打造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生態杯”綠色創建品牌。全面推廣“綠寶”碳普惠機制,推動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綠色金融快速融合,激勵群眾自覺參與節能減碳行動。大力推行綠色出行,鼓勵公共交通優先,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
(四)持之以恒地優化發展“軟環境”。著力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司法環境,把服務客商、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兩宣一幫”活動、“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大力推行“一對一”保姆式、“店小二”式跟蹤服務,開展入企走訪連心活動,推動惠企政策落實落細。精準查找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抓好抓實問題整改,推動損害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走深走實、見行見效。著力優化服務水平,把好項目審批關,按照國家投資導向,做好項目審批、備案、核準工作,減少審批環節和辦理時限,不斷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全面推廣投資項目“容缺審批+承諾制”“六多合一”集成式審批等改革。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升級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加強信用信息歸集應用,加大部門信用聯合懲戒力度,不斷提高社會誠信治理水平,打響“誠信”品牌。
(五)毫不動搖地當好經濟發展“踐行者”。嚴格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水平。引導全委黨員干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體現到增強黨性、提高能力、改進作風、推動工作上來,做好調研成果轉化,確保為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提供科學依據。切實履行“一崗雙責”,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抓好本單位懲防體系建設和廉政防控工作。狠抓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落實,維護好意識形態安全,嚴格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準則,全面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