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發展規劃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把握脫貧攻堅“發力點”,努力打好收官之戰
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實施產業扶持精準到戶工程,統籌用好各類扶貧專項資金,完善“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利益聯結模式,發展壯大馬家柚種植、稻蝦養殖等特色富民產業,完善合作社經營管理制度,切實提高防范風險能力,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
持續完善保障脫貧。對勞動能力脆弱、因病致貧的貧困群眾,通過兜底救助脫貧。大力實施“雨露計劃”“飛翔工程”,讓貧困家庭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健全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重大疾病救助制度,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的好病,切實減少因病返貧現象。
著力改變落后村貌。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改善貧困村的道路、水利、電力、通訊、飲水、衛生、文化等落后基礎設施,最大力度破除發展瓶頸,為貧困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創造良好條件。
(二)筑牢環境美化 “創新點”,奮力打造美麗鄉村
鞏固提升人居環境整治。以我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持續抓好集鎮美化、亮化、綠化、潔化工程,進一步完善村莊布局規劃,按照“七改三網”的要求,加大鎮村道路、綠化亮化、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持續加強農民建房管理,著力控新拆舊,努力創建“無違鄉鎮”。繼續實施好農村衛生廁改造,持續宅基地改革成果,讓廣大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
堅持做旺做活鄉村旅游。突出項目大建設、交通大優化、服務大提升、產業大融合,大力實施“旅游+”,持續深挖豐富的旅游資源,以芮王殿,豐塘胡居仁故居、鄧墩古建筑、蜜蜂廣場等現有鄉村旅游點為樣板,突出重點打造更多展現歷史人文和農耕民俗文化的鄉村旅游景點。持續豐富旅游產品和業態,推廣好“楊梅采摘節”等特色活動,讓來到的游客有得看、玩得好、想再來。
(三)突破全局發展“重難點”,聚力滿足群眾期盼
高質量實現民生工程目標。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要求,加快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覆蓋面。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開展就業培訓,加強創業引導,依托就業扶貧車間和就業扶貧驛站,轉移和擴大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面。
高密度織牢社會治理網絡。健全“第三方”安全隱患風險評估機制。強化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工作。落實“訪調對接”工作機制。深挖線索推動把掃黑除惡工作向縱深推進,多措并舉提升鎮域內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四)站穩作風建設“落腳點”,全力強化自身建設
講政治,始終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政治立場,恪守政治原則,把握政治方向,嚴守政治規矩。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決策部署,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群眾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做好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等政府信息公開,確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講奉獻,始終堅持為民執政。進一步提振鎮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深入推行“最多跑一趟”,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黨委決定的事、上級部署的事和群眾關心的事,都能及時安排布置,劃定工作時限,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處處都規范。
講紀律,始終堅持廉潔從政。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大監督力度,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推動構建親而又清的新型政商關系,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加大對專項資金,特別是涉農惠農資金的監管,嚴查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各位代表!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奔跑的道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鎮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矢志不渝的決心,咬定目標、鉚足干勁,精準發力,為高質量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繼續不懈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