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住建局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住建局的精心指導下,區住建局切實履行部門職責,各項工作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標扎實推進,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就2020年度工作報告如下:
一、二0二0年工作總結
1、招商引資和向上爭取資金工作
一是積極爭取方舟電子有限公司落戶經開區霞峰電子產業園區,市方舟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變壓器的企業,項目總投資9600萬元,廠房面積 3.7萬平方米;
二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2020年共爭取11.5億元,其中棚戶區改造資金11億元、農村危房改造專項資金300萬元,住房租賃補貼182萬元。
2、棚戶區改造工作
完成北河濱一期、二期棚戶區改造,其中一期改造完成房屋征收443戶、征收面積約16萬平方米;二期改造完成房屋征收1223戶、征收面積25萬平方米。
3、脫貧攻堅住房保障工作
2020年完成我區危房改造四類重點對象共245戶,并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攻堅驗收組的驗收。
一是組織22個工作組對全區建檔立卡戶住房進行全面排查和“回頭看”;
二是開展建檔立卡戶信息錄入工作,全區建檔立卡戶7429戶,全部錄入完成,做到“戶戶可查、戶戶精準”,并與農戶紙質檔案和臺帳信息一致,該項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二;
三是開展建檔立卡戶信息核驗工作,完成全區7429戶核驗工作(其中鑒定安全3394戶、改造安全3675戶、保障安全的327戶、死亡銷戶的32戶),實現了全市第一個完成此項工作的縣(市、區)。
4、村鎮建設工作
一是推進美麗集鎮建設。制定了《區高質量推進美麗集鎮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意見》,2020年將洋口鎮、毛村鎮、湖豐鎮列為美麗集鎮試點鄉鎮,按照突出規劃引領的要求,根據各自集鎮特色,完成美麗集鎮建設規劃編制、行動計劃,明確了美麗集鎮建設的任務書、路線圖、責任表和項目庫。3個試點鄉鎮美麗集鎮項目數38個,投入建設資金17246萬元,為形成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是推進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今年新建7個建制鎮(毛村鎮、排山鎮、湖豐鎮、泉波鎮、桐畈鎮、壺嶠鎮、橫山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住建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主動牽頭調度項目建設,積極協同項目責任單位、相關職能部門加快推進項目進展。目前7個項目均已開工建設,其中橫山鎮、毛村鎮、排山鎮主管網已鋪開建設;湖豐鎮、壺橋鎮、桐畈鎮完成了終端廠站清表工作。
5、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一是對全區23個老舊小區配套設施進行提升改造,項目總投資約16843萬元,已獲得中央補助資金共15063萬元,預計年前全部完工。二是開展全面調查摸底,做好項目儲備庫。根據工作要求,組織城區5個街道等單位召開會議對2001—2005年期間建成的老舊小區摸底調查工作進行協調,對各街道上報的老舊小區相關數據通過實地查看、詢問產權單位及各小區居民后,形成了我區2001—2005年建成的老舊小區摸底調查表,為下步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依據。
6、房地產市場管理工作
一是2020年區房地產市場運行呈現“六升四降”:開發投資同比上升,商品房竣工面積同比上升,全區商品房住宅均價同比上升,商品房總銷售面積同比上升,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上升,非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上升;二手房交易面積同比下降,施工面積同比下降,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稅收同比下降。2020年全區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30億元,同比上升17.62%;房地產銷售面積99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5.02%;商品房銷售額68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9.39%;商品房銷售均價6995元/平方米,同比上升0.29%。
二是加大房地產業政策支持。指導房地產企業創新銷售方式,大力推廣“互聯網+房地產”銷售模式,通過線上選房、線下“一對一”,促進商品房交易。制定出臺《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市區有效應對疫情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過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推進房地產發展,5月23日至5月27日開展“紅五月”房地產交易展銷活動,展銷活動累計成交商品房130套、面積15942.62
平方米、金額11099.92萬元。
7、建筑市場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堅持“防控和復工”兩手抓,指導施工企業做好開工前的人員、物資、場地、消毒等準備工作,切實幫助建筑施工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全年建筑業實現產值471億元,同比增長3.6%,建筑業企業數量和產值均居全市前列。
二是落實“六保、六穩”政策。制定出臺《關于做好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建筑企業復工工作的通知》,采取幫扶企業復工復產、落實優惠政策助力企業資金保障等措施,為建筑企業與銀行合作牽線搭橋,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今年為8家建筑企業申報“財園信貸通”貸款,申請“財園信貸通”3100萬元。
三是加強招投標市場監管。嚴格落實以報價承諾法為主的剛性制度,全區政府投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全部實行“報價承諾法”, 在招投標監督管理中,突出抓好規范化監管和優質服務兩個重點,全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標項目164個,工程造價11.09億元。
四是開展入庫工作。建立施工企業庫和監理、檢測、造價、勘察等中介機構入庫管理工作,通過對中介服務機構全面推行入庫搖號機制,減少了工程領域腐敗空間。
五是強化標后管理。制定了《關于開展全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標后履職專項整治的通知》,督促在建項目相關單位和從業人員履行法定程序和職責,強化各方主體的履職責任,進一步規范我區標后監管,促進建筑市場秩序規范有序。
8、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和驗收備案工作
一是加強消防業務培訓。對消防審驗、備案抽查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進行業務培訓,同時,擬定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的辦事指南、工作流程,規定辦結時限,完善執法文書用表。
二是加強消防設計和驗收審查。今年以來,共受理消防項目26個,發放消防設計行政審查合格意見書 26份,對28 個項目出具了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書,備案項目受理并辦結64項,備案抽查5項,針對專家提出的消防驗收問題積極督促建設單位整改落實到位。
9、城建重點項目建設工作
2020年度由住建局作為責任單位承建的區重點工程項目共計七個,其中續建項目五個、新建項目一個。其中希望路、興旺路、流霞路北段、蘆亭路南段已基本完工,輝騰路、學育路按照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10、物業小區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物業小區深度保潔工作。結合“雙創”工作, 37個物業小區共清運垃圾共6680多車,更換垃圾桶共1880個,補種綠地1500多平方米,修復路面2820多平方米,修復圍墻550多平米,更換消防設施設備1180多個,清除商業小廣告690多處,清理牛皮癬1160多處;
二是扎實開展住宅小區“亂象”整治,住建、公安、市管、消防、城管以及屬地街道聯合組成整治工作組,在城區五個街道深入開展空調外機隨意安放、高空拋物、“飛線”充電、車庫經營及“十亂”等亂象整治,拖移占用消防通道車輛128輛,清理樓道內電瓶車260多輛;
三是加強地下空間和停車難工作,26個物業小區對地下空間開展了自糾自查,清理亂堆亂放220多處,37個小區增畫停車位1800多個,12個小區進行電動車停車棚擴建,擴建面積2450多平方米。
四是做好物業小區信訪調解工作。全年以來共處理物業管理信訪交辦件85件,無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起訴。
11、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
一是整治公租房小區及直管老舊小區的環境衛生。向社會招聘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把三個公租房小區的物業管理包給責任心強、管理經驗豐富的物業企業,同時落實責任分工,把衛生保潔職責與獎勵工資相結合。
二是開展清理整頓公租房的違規轉租。制定了公租房清理整治工作方案逐戶核查、摸排,共清退轉租公租房41套。經過清理整治違規轉租,清退的公租房安排給其它的住房困難家庭,群眾的滿意度得到極大提高。
三是擴大住房政策保障面。根據省、市住建部門文件精神,加強住房租賃申請、審批、審核工作,將保障范圍從“三街一鎮”推廣到“五街兩鎮”, 大大提高了我區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覆蓋面,做到讓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讓更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到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溫暖。
12、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審批事項進駐。設立“區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服務窗口”,將工程建設項目合理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工程建設階段、施工許可階段、竣工驗收階段等四個階段。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將所有依申請審批事項和高頻服務事項及水、電、氣、通訊、電信等市政公用服務事項,全部按要求進駐中心辦事大廳。
二是精簡審批事項。取消了“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和施工、勘察、設計、監理合同備案手續,將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與施工許可合并辦理,全面推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的受理模式。認真把“清單之外無申報材料”的要求落到實處。
三是實行聯合圖審和聯合驗收。實行“多審合一”與“告知承諾制”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推行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并將消防、人防、技防等設計規范統一納入施工圖設計文件一并審查。推行“一窗受理、聯合驗收、限時辦結、統一出件”的驗收模式,組織實施了9個工程建設項目的聯合驗收。
二、2021年工作打算
1、突出重點,抓緊棚戶區的實施。2021年計劃實施牛奶廠、老車隊、前山、方伯第、竹航山底、城北等片區棚戶區改造,改造戶數5000多戶。
2、強化服務,推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圍繞房地產去庫存目標,合理安排供地節奏,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合理定價,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認真落實房地產業各項優惠政策,特別加大房地產市場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項目質量安全管理,在嚴把項目質量安全關的同時,保障企業和置業者雙方的合法權利,讓廣大置業群眾買得放心、住得安心。
3、深化改革,大力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結合建筑企業資質改革和信用評價,鼓勵建筑企業資質晉級和創優品牌,開拓區外省外建筑市場,用好“中國建筑之鄉”這一品牌,全力打造建筑強區。
4、規范管理,加強建筑市場監管。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大建設工程稽查執法力度,加強建設招投標監管和工程標后管理,嚴肅查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標后履職違法違規典型問題,有效打擊工程建設領域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及掛靠等違法行為;開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執法年”活動,落實工程建設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使我區建設工程質量總體水平得到明顯提升;開展創“優質工程”和“文明施工現場”活動,樹立質量安全意識、創文明施工現場意識。
5、統籌指導,加強村鎮建設管理。2021年是美麗集鎮“大力推廣年”,計劃在銅鈸山鎮、霞峰鎮、五都鎮、排山鎮、橫山鎮、桐畈鎮、泉波鎮、吳村鎮、壺嶠鎮等9個建制鎮全面鋪開集鎮建設;實施霞峰、枧底、沙田、大南、吳村等5個鄉鎮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6、強化舉措,加快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步伐。計劃開工建設的城建重點項目抓緊設計、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拓寬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確保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按質按質推進。
7、理順機制,規范物業小區管理。全面推進黨建+幸福小區工作,構建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共建共治的住宅小區治理新格局;將物業管理工作和維修資金征集、使用、管理工作劃轉給屬地街道(鄉鎮)統一接管;開展住宅小區維修改造提升,理順小區管理體制,提高物業服務水平,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8、抓好“一窗進”“一碼清”“一把抓”等系列工作,不斷完善“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系統合一”。盡快落實“多評合一”;加快推進“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和業務協同。完善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建立由牽頭部門負責的審批協調機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和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切實構建并落實“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規范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加快“多介合一”的組織實施,推進組建中介機構聯合體,有序推進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