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將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十四屆十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繼續實施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實現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努力打造中國“中部聲谷”、創新型科技園區、高新產業集聚區、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力爭主營業務收入65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收入達480億元,占園區比重73.8%。
一是堅持項目為王,加快產業集聚
扎實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堅持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大健康食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四大主導產業,對電子信息首位產業進行首位培育、首位支持,落實電子信息骨干企業“5125”工程,力促立訊智造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立景創新科技一期竣工投產,著力打造百億企業,積極培育博碩科技、伊戈爾電氣、聯基實業等50億項目。大力開展產業集群“滿園擴園”行動,著力招引“大、好、高”項目,力爭引進5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億元以上項目30個。
二是堅持創新為要,加快動能轉換
堅持把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關于支持創新驅動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出資3000萬加入鄱陽湖自創區科技發展基金,力促科技創新獎勵政策先行先試。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力爭星空間獲批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在電子信息產業園、創新創業園建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推進科技型企業培育,新增高企10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10戶以上,力爭獲批瞪羚企業4家以上。瞄準跟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發展態勢,推動實現“產業高端、產品終端、科技尖端”發展目標。
三是堅持改革為重,加快體制創新
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企業服務中心全面運行,實施行政審批“一網通辦”,實現“園區事、園區辦”。綜合運用股權、債權、產業投資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新型融資工具,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壯大廬陵建設公司規模和實力,與省財投、大成公司、新廬陵合作設立產業引導資金10億元左右,發行10億元企業債券。加快推進人事和薪酬體制改革,實行全員聘任制,建立完善以績效工資為核心的企事業單位薪酬管理制度。
四是堅持融合為本,加快承載力提升
按照“以產帶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理念,加快推進城南大企業組團18個項目建設,不斷完善道路、商業住宅、教育醫療、休閑娛樂等綜合配套,努力打造新型產城融合示范區。加快鳳凰園區和鳳凰鎮區融合發展,完成希望大道西延、鳳凰八路一期、規劃四路、規劃五路、規劃六路、棲鳳大道北延、鳳鳴大道東延等道路建設,提升鳳凰園區學校、醫院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創新創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和職業技術學校建設,確保職校秋季投入使用;大力實施騰籠換鳥,依法處置閑置用地和低效用地。
五是堅持企業為先,加快環境優化
牢固樹立“圍墻內的事情企業說了算、圍墻外的事情我們幫著辦”服務理念,積極踐行“擔當實干、馬上就辦”工作作風,持續深入開展“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深化與省國資委對接合作,切實降低企業用工、用地、融資等生產經營成本,全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