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部門年終報告及來年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人民政府:
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科技管理部門的重視、關心與支持下,圍繞全縣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茶產業、高新技術三大產業,努力把打造成“中國最美的鄉村、世界最大的生態文化公園”發展思路,依照省政府“六個一”工程和市政府“工程要求以“整合科技資源、推動科技創新”為著力點,全面實踐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科技工作方針。較好的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年。為構建和諧發揮了科技應有的作用,全力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年工作回顧
一、科技項目的管理和申報工作效果顯著。
1依照“集中目標、突出重點”要求。年。其中重點科技效果推廣計劃1項、科技入園2項、星火計劃1項;縣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列為省級農業科技園。獲市級項目3項、市專利專項1項。獲得年度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縣夢里老家實業有限公司承當的荷包紅鯉魚酒糟魚糟糟制方法及加工技術研究)二等獎2項半球家用品實業有限公司承當的大型充氣帳篷新工藝的研究)縣人民醫院承當的慢性鼻竇炎內境術后中藥熏吸加內服治療的臨床觀察)市級效果鑒定2項。佑美制藥有限公司承當的---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組培優選杏香兔耳風GAP種植,進行現場驗收,該項目已完成各項合同指標,并打出89.5分的優秀成果。縣人民政府承當的省山江湖可繼續發展實驗建設,順利通過驗收,家組一致建議以示范區的形式向全省推廣。科技立項極大地提高了項目承擔單位的積極性,降低了項目實施風險,加快了實施進度。
2積極做好本級科技計劃項目工作
采取實地調研,安排社會發展項目9項,科技效果推廣1項,星火項目8項。科技支撐項目2項。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我縣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將進一步推動我縣技術創新和科技事業的發展,將為我縣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經濟增強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全年共安排縣本級科技計劃項目20項,安排科技經費36萬元。以科技園區為重點依托科研所、民營科技型企業等各方面科技力量。
3年全縣共發展民營科技型企業5家,并積極開展了省級民營科技園的建設工作,組織專家對半球家用品實業有限公司—大型充氣帳篷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
二、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一是積極參與縣科技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依照縣委、縣政府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抓好國家可繼續發展實驗區項目的實施,重點跟蹤“城鎮污水處置廠污泥過程減呈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項目示范工程的技術改造工作。目前縣污水處置廠現已建成投入運營,采取的國內先進的污水處置過程減量化技術---水蚯蚓原位消解污泥,每年減少進入“母親河”---星江河的污染物468萬噸,對保護我母親河”水體,提高人民的生活環境質量,發展有機作物生產河改善鄉村生態都具有重要意義。此基礎上我乘勢而上積極協助污水處置廠申報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年是國節能減排關健一年,中呈光電年實現產值2億元上繳稅收1700萬,國家對中呈光電在申報金太陽示范工程給予無償扶持資金達1千萬元以上。目前金太陽示范工程太陽能發電站(天佑中學分站)已建成,并勝利投入運營,預計每年發電量40萬余度,填補了市無太陽能發電的空白。
二是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縣科技局情報站在勝利研發“茶黃酮—新型高脂兒茶素”后。目前與吉林大森林科技有限公司來進行考察后以進行大批量生產,下步主要是開拓市場。
三、國家可繼續發展實驗區工作效果斐然
圍繞建設“中國最美鄉村、世界最大文化生態公園”確立生態強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思路。縣批準為國家可繼續發展實驗區后,縣委、縣政府堅持可繼續發展理念。
林生實業有限公司已立足生態科學種植,1實驗區經濟模式初顯端倪。縣可繼續發展實驗區重點項目林生實業有限公司承當的縣有機茶科技示范園建設”和溪頭鄉政府承當的縣生態觀光園”通過項目的實施。引進先進制茶設備,完善加工工藝,使茶葉的品質、外觀與西湖龍井相媲美,并建成有機茶基地8000畝,形成以公司+農戶+公司的模式,使當地農民增收160多萬元,每戶平均增收5000多元,從而引領他共同走出一條既壯大自生經濟又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生態觀光園建設項目的實施,江嶺風光”也使當地農民人均增收1200元,群眾真正從中得到實惠。一望無垠,迎風飄逸的花海,讓踏青的游客從菜花飄香中領略到中國最美鄉村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文化底蘊深厚。從縣情出發,2生態環境優美。圍繞建設“中國最美鄉村”這一大目標,確立生態立縣、生態強縣,并積極探索建設循環型社會體系的發展思路。結合省山江湖可繼續發展實驗區,生態區建設與維護構建循環型社會進行了細致認真的調研。
四、以科技示范村建設為切入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為契機,組織縣、鄉、村三級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5期,一是著力推進“科技進村”廣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培訓農民1500余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近萬份。9月4日縣科技局聯合勞動社會保證局、農業局組織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深入清華鎮詩春為村民講解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并帶去投影機,為300多村民進行圖文并茂的農業種植、養殖等方面實用技術知識進行講授,農民兄弟齊夸上課內容聽的懂、用的上。
汪口村俞樹標在科技局500元/畝的科技經費扶持下,二是改變農村單一經濟模式。縣科技局在江灣鎮汪口村進行木瓜種植示范推廣(采取種子補貼農戶并請專家培訓指導)與上海億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率先進行了木瓜種植實驗,現已掛果,為發展1000畝木瓜種植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從而使汪口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了一個良好開端。
居安思危,三是做好防震減災工作。5月12日是全國人民紀念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強烈地震之日。同時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防災減災日”隨著“中國最美鄉村”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和旅游人數的急劇攀升。利用好流動人口多的這一有利契機在全縣范圍和游客中積極的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地震平安性評價管理條例》中國地震局《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規定》和《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縣科技局印制了600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小冊子,中小學校和人群集中的地方,通過“科普志愿者”廣為散發,讓民眾加深對地質災害的解。于5月在電視臺、廣播中播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口號。各中小學校的師生組織了地震災害發生時緊急蔬散演練,使廣大民眾遇到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時能開展自救互救能力。
為了推動我縣專利申請量的繼續增長,四積極做好專利工作。今年以來。提高專利申請量的質量,局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特別是通過加強對重點企業的工作力度、完善和落實專利申請在連續幾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穩步發展。一是加快知識產權維護的宣傳培訓工作。配合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開展了知識產權維護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維護意識。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實施專利申請的激勵政策,加強引導激勵。有力地推動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發明發明的積極性。結合干部聯系企業制度,把做好企業的專利工作,向企業宣傳專利和知識產權知識作為干部掛聯企業工作的重要內容。經常主動聯系上級專利部門、專利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為重點企業上門服務。積極向上級爭取專利申請經費資助及專利實施的資助工作.通過我堅持不懈的努力專利工作已逐步滲透到各部門各行業,有力地促進了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全縣運用專利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不時提高,涌現了一批運用專利戰略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企業。
五、進一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
服務許諾制,科技局推行了政務公開制度。實行限時方法制、首問負責制和一次告知制。加強了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機關思想作風建設,不時提高機關干部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是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切實提高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聯系實際,制定了學習計劃,注重學習針對性和時效性,做到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效果三落實。二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度原則上,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有關規定,班子成員未發生任何違紀行為。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重視健全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及時召開民主生活會,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氣氛和團結氛圍。三是深入開展科技調研工作。6月15日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邵接峰,副局長林敏華,辦公室主任蔣贛中等一行深入縣高新技術企業、鄉(鎮)進行科技調研。對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大、有科技發展前途的項目進行重點培育,通過與企業法人,鄉(鎮)企業負責人進行交流,重點對企業開展科技服務,推介技術信息,征集技術難題,積極為企業提供科技項目立項方面的協助和支持,受到企業和基層的一致好評。
年科技工作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縣“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進一步強化縣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大力實施企業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強產學研結合和知識產權維護,為建設和諧提供科技支撐。
1以積極申報富民強縣為抓手。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創業的政策措施,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
2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改造提升激進產業步伐。一是積極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激進優質產業。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開發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三是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培育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為目標,面向守業初期的科技型小企業建立完善工作互動、信息互動、人員互動等合作機制,以形成合力,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四是加強和完善高新技術園區孵化企業的指導和服務,積極創建省級民營科技園,增強我縣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后勁。
3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一是結合我縣農業產業特點。推廣一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提升我縣農業的總體水平。二是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強特色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和共性關鍵與配套技術的重點攻關,加快激進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進程。三是開展多各形式的科技培訓和科技下鄉活動,進一步激發農村勞動者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素質與生活質量。
4加強環生態經濟區項目申報工作。聘請北京師大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編制我縣生態資源環境維護項目申報書。多方征求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做好項目資料準備工作,積極申報國家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