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莊安全整治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村莊整治工作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一切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組織動員和支持引導農民自主投工投勞,完善村莊最基本的公共設施,改善農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二、基本原則
村莊整治工作總的思路是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先整治,后規范;先試點,后推廣;先近期,后長遠”的工作原則進行,制定規劃,分步實施。具體工作中要堅持以下五條基本原則:
1、堅持規劃先行、政策引導的原則。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合理確定整治項目,規范運作程序,嚴格按規劃推進村莊整治工作,建立政策體系,引導村莊整治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
2、堅持群眾為主、政府扶持的原則。建立農民參與機制,確立農民在村莊整治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整治的積極性;堅持政府主導,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以政府投入為主。
3、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注意農村與城市的區別,尊重農村建設的客觀規律,堅持以改善農村最迫切需要的生產生活條件為中心,充分利用農村現有條件和設施,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突出地方特色,體現農村風貌。
4、堅持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推進,分步驟、分階段地推進村莊整治工作。
5、堅持以人為本、環境優先的原則。以滿足群眾的實際需要為前提,盡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風格、原有綠化,不推山、不砍樹、不填塘,不隨意拆房開路或取直道路,維護農民利益,營造安全、方便、舒適的村鎮人居環境。
三、村莊整治的重點內容和目標
村莊整治的主要內容是“三清”(清理糞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欄)、“四通”(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寬帶網)、“五化”(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
村莊整治的著力點要放在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上,引導和推動農村地區逐步實現居住社區化、廁所水沖化、廚房燃氣化。村內道路全部硬化,主要街道兩側有排水設施。村莊主要街道兩旁栽植花草樹木,庭院內外搞好綠化。村內主要街道安裝路燈,實現亮化。村內設有垃圾集運點和垃圾箱,公共部位無糞堆、柴草堆、垃圾堆,無臟污水,無大牲畜在院外拴養或畜禽散養,規模禽養殖集中圈養,建設衛生廁所,有環境衛生、環境保護、村容村貌治理的規章制度,有環衛清潔隊伍或專門人員。整治后的村莊,要努力達到村容整潔、路面硬化、飲水達標、廁所衛生、塘渠清潔、垃圾收集、住房適用、設施配套、村風文明。
三、村莊整治的主要步驟
(一)編制規劃、制定行動計劃。一是以鄉、鎮、辦事處為單位統一編制鎮域村莊整治布點規劃,確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莊,明確整治侯選對象。二是所有保留的村莊,都應編制村莊整治規劃。行動計劃要確定整治項目和規模,提出具體實施方案和要求。明確整治的重點和時序、組織領導的方式和費用分擔的模式、監督檢查的內容與形式等。所有整治內容都要由農民自主決定。對生態環境、村莊的安全防災(如防洪、防水、防震、防地質災害等)、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要重點做好專項規劃
。
(二)先行試點。抓好5個試點鎮、50個示范村、100個試點村的整治工作。經過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力爭全市三分之一的村莊達到“五好”、“五新”標準,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鄉鎮辦事處在全力抓好試點村整治的同時,也要選取一定數量的村莊作為整治試點,探索村莊整治的路子。選擇整治試點村的基本要求是:1、村莊人口規模1000人以上,屬村鎮體系規劃中確定保留的村莊;2、村兩委班子強,群眾基礎好,村集體有一定收入,具有村莊整治的積極性;3、編制完成村莊規劃并已按規劃實施;4、有一定的基礎設施。
全市確定的村莊整治試點鎮,主要對鎮駐地村莊進行整治。對未列入市級試點的村鎮,由各鄉鎮辦事處參照本方案,確定各自的整治重點,積極開展整治工作。要重點治理村鎮“臟、亂、差”現象,通過整治,力爭使全市村鎮環境面貌有新的變化,達到村容整潔的標準。
(三)分類整治。村莊整治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意不同類型:1、改造小城鎮駐地村。根據小城鎮規劃實行綜合開發,規劃一步到位,有計劃、分步驟就地改造或集中遷建,使駐地村成為城鎮社區。2、建設中心村。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整治村莊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盡快將其建設改造成為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貌優美的新農村。3、合并弱小村。對規模較小、交通不便、經濟實力差、基礎設施不配套的村莊,逐步引導其向城鎮或中心村集中。4、治理空心村。以村莊規劃為抓手,對一戶多宅和空閑宅基地進行有效清理;對于經濟基礎好的村,實行連片拆舊;經濟實力一般的村,抓舊建新,填實“空心村”。5、培植特色村。對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建筑特色、農業產業特色的村落注意保護和開發,發展特色產業。
(四)檢查驗收。每年10月開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對當年村莊整治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和考核。各鄉鎮辦事處要對列入整治的村莊進行檢查和考核,市里在各鄉鎮辦事處考核的基礎上,對試點村、示范村逐個進行考核驗收。對達到目標要求的,給予表彰獎勵;對沒有編制村莊規劃或規劃過期的、整治成效不明顯的進行通報批評,并取消試點資格。
四、保障措施
(一)領導機制。開展村莊整治活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惠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德政工程,涉及面廣,任務量大。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市建設局成立村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在村鎮科設立辦公室,具體負責村莊整治的指導、督促、檢查、考核等工作。各鄉、鎮、辦事處建設辦公室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和民心工程來抓,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靠上抓,明確牽頭單位和責任人,在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給予保障,用主要精力抓好這項工作。
(二)責任分解機制。村莊整治工作,市里主要負責面上的指導,主要責任在鄉鎮黨委政府,關鍵在村支部、村委會。各鄉鎮辦事處和試點村、示范村,要根據本方案,結合今后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整治標準和時限要求,示范帶動,全面推進村莊整治和村莊建設。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將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各個層面、各個部門、各個村莊,確保村莊整治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資金支持機制。采取財政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幫扶單位助一點,受益群眾出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的辦法,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各鄉鎮建設辦公室要與農業、水利、衛生、交通、林業等有關部門搞好協調,爭取各部門涉農資金適當集中向試點村傾斜。要本著群眾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動員群眾投資投勞。村莊要把各渠道資金、物質,統籌安排,捆綁使
。
(二)先行試點。抓好5個試點鎮、50個示范村、100個試點村的整治工作。經過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力爭全市三分之一的村莊達到“五好”、“五新”標準,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鄉鎮辦事處在全力抓好試點村整治的同時,也要選取一定數量的村莊作為整治試點,探索村莊整治的路子。選擇整治試點村的基本要求是:1、村莊人口規模1000人以上,屬村鎮體系規劃中確定保留的村莊;2、村兩委班子強,群眾基礎好,村集體有一定收入,具有村莊整治的積極性;3、編制完成村莊規劃并已按規劃實施;4、有一定的基礎設施。
全市確定的村莊整治試點鎮,主要對鎮駐地村莊進行整治。對未列入市級試點的村鎮,由各鄉鎮辦事處參照本方案,確定各自的整治重點,積極開展整治工作。要重點治理村鎮“臟、亂、差”現象,通過整治,力爭使全市村鎮環境面貌有新的變化,達到村容整潔的標準。
(三)分類整治。村莊整治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意不同類型:1、改造小城鎮駐地村。根據小城鎮規劃實行綜合開發,規劃一步到位,有計劃、分步驟就地改造或集中遷建,使駐地村成為城鎮社區。2、建設中心村。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整治村莊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盡快將其建設改造成為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貌優美的新農村。3、合并弱小村。對規模較小、交通不便、經濟實力差、基礎設施不配套的村莊,逐步引導其向城鎮或中心村集中。4、治理空心村。以村莊規劃為抓手,對一戶多宅和空閑宅基地進行有效清理;對于經濟基礎好的村,實行連片拆舊;經濟實力一般的村,抓舊建新,填實“空心村”。5、培植特色村。對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建筑特色、農業產業特色的村落注意保護和開發,發展特色產業。
(四)檢查驗收。每年10月開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對當年村莊整治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和考核。各鄉鎮辦事處要對列入整治的村莊進行檢查和考核,市里在各鄉鎮辦事處考核的基礎上,對試點村、示范村逐個進行考核驗收。對達到目標要求的,給予表彰獎勵;對沒有編制村莊規劃或規劃過期的、整治成效不明顯的進行通報批評,并取消試點資格。